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亭、茶史和粗茶婆

茶亭、茶史和粗茶婆

茶亭,自然與茶相關。

自古就有施茶的傳統,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唐代,始於僧人,逐漸傳衍到民間。明清以後,隨著社會發展,區域間人員及貿易往來逐漸頻繁,作為一種廣泛傳揚的善舉,傍路施茶日益普遍。

根據文史及碑刻記載,福鼎境內的茶亭大都始建於明清兩代。如萬古亭、北山亭、安泰亭、香山亭等,皆創自明代;五峰橋亭、藍家亭等,始建於清康熙;馬坪亭、龜後亭等,始建於乾隆;聖壽亭、翁溪亭等,始建於嘉慶;不過總體而言,數量並不太多。

茶亭大規模爆發,是從道光年間開始,之後,雖外患頻仍,國家多難,鄉野間建亭修亭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且有愈盛之勢。不難看出,這與福鼎茶產業發展繁榮的歷史高度吻合。

直至清末,除轉運的明礬外,福鼎自產的外銷貨物主要只有茶葉和煙葉兩項,且以茶葉為主。《福鼎鄉土志·商務表》載:白、紅、綠三宗。白茶,歲二千箱有奇;紅茶。歲二萬箱有奇。俱由船運福州銷售。綠茶,歲三千零擔,水陸並運,銷福州三之一,上海三之二。紅茶粗者,亦有運銷上海。

順便解釋一下:當時白茶的「箱」為二十五斤,紅茶的「箱」為四十斤,「擔」則是一百斤。

也就是說,距今百餘年前,福鼎便有大量茶葉外銷,其中每年白茶約五萬多斤,紅茶約八十多萬斤,綠茶約三十多萬斤。

而且,依該資料可知,早期外銷白茶的比例其實不高。當年那些挑夫肩上,更多還是紅茶或綠茶。

而在福鼎民間,現在四五十歲的這一代人,基本上都還有這樣的記憶:早年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茶缸,備一個長柄的竹茶勺。大人幹活歸來,或小孩放學、嬉鬧,大汗淋漓之際,隨時向缸中舀一大口,頓覺清涼舒爽,周身通泰。

這缸中之茶,俗稱叫「粗茶婆」。

直至今天,一些鄉村農戶的家中,依然還能見到這些。

近年因白茶興盛,許多人會將粗茶婆理解為白茶中的壽眉,其實不然。

最主要還是工藝方面的區別,粗茶婆是早年純民間自製,完全沒有現代這種明確的六大茶類概念,可以說基本上是揉雜了白茶、紅茶、綠茶的製作手法。你說它是其中任何一種茶,都對,也都不對。

簡單地說,就是自采一些青葉,有太陽就曬一曬,沒太陽就晾一晾,再就是揉一揉甚至放熱鍋里炒一炒,或者置於灶台烤一下,手法不一而足。

現在動輒就談傳統工藝,而且這傳統越悠久越牛逼。好吧,真正最傳統的工藝就是如此,怎麼樣,驚不驚喜?

限於當年落後的交通能力與貿易狀況,福鼎當地茶葉雖也大量外銷,但更多還是自產自用。白茶、紅茶、綠茶這些,都拿去外銷換銀子。自產自用的,便基本都是粗茶婆了。

當然也包括茶亭中的用茶。

事實上,在早年奔波勞作的鄉民眼裡,茶最基本的功能還是解渴。粗茶婆的香味濃淡不一,五花八門,但一律都很清甜,尤其對於那些歇駐茶亭的旅人,乾渴燥熱之餘痛飲,是莫大的享受。

福鼎茶葉的販售始於何年,現已無從考證。不過,清道光二十九年,福建始頒茶引,且僅限閩北崇安關卡,在那之前,不可能會有成批量的外銷。

咸豐三年始,因海禁稍馳,茶葉的海路外運成為可能,且自那以後,便一發而不可收。

相應的,咸豐、同治、光緒這幾朝,也是福鼎境內茶亭新建或翻修的高發期。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經行止歇於茶亭中的,許多便是販運茶葉的挑夫。

但這些挑夫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一輩子都沒喝過日日肩挑的那些作為商品的白茶紅茶綠茶,他們無論在家還是在途,喝的都是粗茶婆。而且,恐怕他們也會堅信,這瓢熟悉的清甜與芬芳,才是真正的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綠茶是越嫩越貴越好嗎
開心麻花再出新作,《李茶的姑媽》火熱來襲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