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市場‖美財長赴華談判結果未必皆大歡喜?豆粕市場「鴨梨」有點大!

市場‖美財長赴華談判結果未必皆大歡喜?豆粕市場「鴨梨」有點大!

美財長赴華談判結果未必皆大歡喜?

自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多種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來,已經超過一個月。這期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掛出過一份商品價值達50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中國商務部也擬定了500億美元的反制清單,充分體現了我國以「同等力度、同等規模」捍衛自己正當利益的決心。之後這場對抗似乎陷入「僵局」,中美兩國陸續發出貿易救濟調查,美國國內各種聲音也不斷浮現。不過,令人慶幸的是,溫和理性的聲音目前看上去在白宮內部漸漸佔了上風。

北京時間今天(25日)凌晨,特朗普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會見記者時親口確認,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將在未來數日赴北京會談,並強調「中國對貿易問題態度很嚴肅,我們的態度也很嚴肅。我認為雙方有非常大的把握最終達成貿易協定。」不過他也表示,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美國對中國數百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提議將按計劃生效。

豆粕人注意到,歐盟兩大主要領導人默克爾和馬克龍都在本月有訪美行程,兩人都認為單邊的貿易政策將帶來破壞性,他們試圖說服特朗普不要破壞基於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架構的貿易體系。不過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王朔表示,「在貿易問題上,歐洲不會站在中美任何一邊,歐洲和美國的分歧是在雙邊還是多邊的解決方式上,和中國的分歧則是在利益本身。而且下一步美歐之間不會爆發(大的)貿易問題,因為美歐之間還沒到因為貿易問題鬧僵的程度。」

此次中國之行將是努欽第一次以美國財長身份訪華。不過他曾在華盛頓及在歐洲二十國集團會議期間會晤過中國財經方面的高層官員,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最近三位前任都在出任美國財長後的頭幾個月內訪問了中國。不過姆努欽多次表達過願意承擔重任,來華進行貿易談判的願望。姆努欽此前對媒體強調,「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和中國進行貿易戰,我對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上周六在IMF會議間隙,姆努欽表示,「正考慮安排一次對中國的訪問」。對此,中國商務部表達出歡迎的態度。

但「豆粕人」關注到: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出了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建議清單。這份清單並非當下立即生效,而是有60天的公示期,公眾可以對此發表意見。美方計劃將於5月15日召開聽證會,5月22日為提交公眾意見的截止日期,這意味著中美雙方仍有時間來進一步商討。如果期間沒有決策改變,那麼這份清單將於今年6月初正式生效。而中國500億美元的貿易反制措施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這500億的清單中包含大豆產品。

豆粕市場「鴨梨」有點大,該如何應對?

一、市場概述

2018年第16周,國內豆粕行情持續下滑,市場成交清淡,觀望心態濃厚。受出口擔憂至中國需求擔憂以及周內獲利了結打壓,美豆期價持續下跌;國內豆粕現貨跟盤下跌,加之國內供給壓力進一步壓制行情。外圍方面,受出口擔憂至中國需求擔憂以及周內獲利了結打壓,周內四個交易日連續收跌,僅在周二晚上因買家在價格連跌兩日後步入市場,期價略有收高,截止周四7月合約收於1049美分。具體分析如下:

二、市場分析

本周,受出口擔憂至中國需求擔憂以及周內獲利了結打壓,周內四個交易日連續收跌,僅在周二晚上因買家在價格連跌兩日後步入市場,期價略有收高,截止周四7月合約收於1049美分。國內豆粕市場前四個交易日跟隨外盤下滑,當然近期國內大豆到港壓力龐大、部分工廠豆粕現貨甚至出現脹庫,進一步對行情形成打壓。在周二下午下午14:30分,我國商務部公布,自2018年4月18日起,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刺激當天下午連盤大豆豆粕期價飆升,但對豆粕現貨市場幾乎未形成利多刺激,這也顯示了在經歷上一輪貿易風波,行情暴漲暴跌後,市場顯得更加冷靜,當然也說明了國內當前供應市場的壓力。而在周五當天,因豆粕現貨經曆本周持續下滑後,當天報價多數轉穩,沿海局部地區窄幅漲跌互現,市場在等待新的消息指引。

1、美豆新作出口突破年度高位但市場仍憂慮對中國出口

4月12日止當周,美國2017/18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104.07萬噸,符合市場預估的90-140萬噸。2018/19市場年度大豆出口凈銷售109.07萬噸,明顯高出市場預估區間50-80萬噸,刷新年度高位。當周,美國大豆出口裝船為40.23萬噸,為市場年度低點。儘管新作出口良好,但因中美貿易衝突不斷,市場仍擔心減少了中國大買家的採購,美豆出口長線依舊受到威脅,因此期貨方面走勢在本周顯示很明顯。

2.貿易衝突方面中美雙方動作頻頻 國內豆粕現貨理性對待

本周貿易衝突烽煙再起,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鋼製輪轂以及限制美企向中興出售零件、技術,中國制約進口美國高粱、丁基橡膠、進口漿粕等產品進行反擊,雙方爭端呈以牙還牙狀態。在周二下午,我國商務部公布,自2018年4月18日起,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引發了市場對進口大豆關稅的新一輪擔憂,當天下午連盤飆升。不過,豆粕現貨幾乎相安無事。

3、豆粕現貨壓力仍存行情受壓持續下滑

據統計,截止上周全國油廠開機率為59.36%,而本周的開機率料回升至67.92%,一舉上升8.52個百分點,油廠壓榨大豆數量料提高約24萬噸;而大豆到港方面,上周的全國大豆到港量約為224.6萬噸,較上上周145萬噸增加約80萬噸,增幅高達約55%。後期料油廠開機率仍將維持相對高位運行且後續大豆到港量龐大。另一方面,目前生豬養殖虧損狀態難以一時扭轉,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欠佳,生豬存欄規模受影響,導致終端消耗較去年同期水平偏慢。豆粕庫存大多廠家保持充足,部分油廠出現脹庫現象,油廠方面催提貨日益漸緊,令豆粕現貨繼續明顯下滑。

三,後市預測

雖然從中長遠期看,即便排除貿易戰風險,國內外基本面都支持豆粕行情上漲,但短線國內供應量龐大、且養殖業尚未達到旺季,因此行情走勢還需要一個調整期。不過,近來中美貿易摩擦仍在升級,先是中興被美國掃地出門,隨後澳大利亞和台灣地區等紛紛加入雙反中國的大潮中,大豆關稅問題還沒談判,需要我們密切關注。一旦有此方面消息,豆粕市場仍會隨時掀起波瀾,因此低庫存企業可適度增加安全庫存,以防不測。

來源:糧油信息網、豆粕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飼料人 的精彩文章:

馬來西亞:棕櫚粕可以幫助中國取代美國高粱

TAG:飼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