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松桃地名故事:麻塘

松桃地名故事:麻塘

龍潛一 / 文

明朝末期,「代聰」(deb congd,苗語姓氏,後來寫漢姓「吳」)家族來到烏巢河西岸的一個山窩裡。這裡的山坡不是很高,山窩西側邊有一條小河溝(現稱為「瓦窯河」),河水從北向南邊流過山窩西側的山腳。遇到這麼一個看起來開闊、又能避風又接近河流的山窩,「代聰」人家認為這裡是再好不過的生存住地了,十分高興,就在河溝東岸的山腳處住下來了。

他們一邊建造房屋,一邊開荒造田,寨院形成了,寨前的山窩坪地也被他們開成稻田,這裡就呈現了一座美麗的田園山莊。他們建立的寨子就叫做「寨聰」(Zhes Congd,即「吳家寨」)。

很多年過去了,逐漸有人從其它地方遷來這個山窩邊線的山腳下建房居住。從「寨聰」(ZhesCongd)開始,按順序發展增加有「寨惹」(Zhes Rel,即「吳家寨」)、「寨鸛」(Zhes Ghueas ,即「石家寨」)、「寨巴建」(Zhes Bad Jant,即「龍家寨」)、「寨蛟」(Zhes Job ,即「吳家寨」)、「趴凼」(Npat Dangb ,即「垮塘坎的地方」)。

這幾個寨院相鄰著在山窩的邊線圍成一個圈,各自建設在山丘腳下背靠山坡、面向山窩中的田園,形成一個把田園包圍在中間的大寨子。所以,古人把山窩中的這幾個小寨院統一叫做「麻硐」(Max Dongs,即「山凹形狀」),後來音變為Max Dongb。

「麻硐」(Max Dongs)寨上的人們歷朝歷代都在傳承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苗族文化藝術,比如唱苗歌啦,跳舞啦,舞獅啦,練武術啦,還有上刀山、下火海很多絕技項目,最有名氣的就是lial nhol(接近漢語音「亮諾」)了。「亮諾」(lial nhol)的意思是「俏皮、狂野奔放、花樣很多的打鼓技法」,現在用漢語命名叫做「花鼓」。

他們的花鼓名氣很大,自從松桃苗族自治縣成立以後,寨上的人們經常接受邀請,參加縣內所有的大型文藝活動,藝術進入了空前發展的時期。從此,寨上有了專業人員長期從事苗族花鼓的研究、挖掘,進行花鼓舞的創編和演出。

1980年,參加了在秀山舉行的湘鄂川黔四省邊區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並且在1980年代就開始在原有技法的基礎上創編了四面鼓,開創了花鼓舞的新形式。

1982年5月,被縣民委、縣體委選拔參加在貴陽舉行的貴州省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同年9月,作為貴州省代表團松桃苗族自治縣花鼓舞表演隊,參加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的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被授予民族體育之花表演獎(該屆表演項目未設名次等級獎)。

1983年,參加在湖南鳳凰落潮井鄉舉行的 「四月八」活動表演花鼓,這是1950年代以來的第一次「四月八」大型祭祀活動。

1984年5月的端午節,他們的第一面苗族四面鼓在松桃縣城亮相。

1985年秋,他們的苗族花鼓舞進入貴州省歌舞團,在對面鼓和四面鼓的基礎上又創造八面鼓的打法和舞蹈套路。

1986年,參加了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行的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1988年,參加貴州苗族節日文化展演團隊到全國各大城市巡迴展演,讓全國各地更加了解貴州民族。

1989年,受到美國藝術團特邀前往美國參加 「華盛頓建洲一百周年」舉辦的四國藝術節演出,並把帶去的一面花鼓贈送當地苗族,讓他們放在苗族祠堂作紀念。同年,由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委派赴加拿大、美國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為國家在國際民間藝術交流上作出了貢獻。並且參加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少數民族藝術家聯合演出。

1989年到1990年期間,他們作為瓦窯花鼓參加在廣州舉辦的「中華羊城」博覽會。

1992年,在國家民委組派的中國民族藝術團赴法國、波蘭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的訪問演出中,獲得第二十五屆波蘭國際民間藝術節金獎(「金山杖」獎)。又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以《山之舞》表演節目獲得省文化廳特別表彰。同年,他們的《松桃花鼓舞》參加在北京舉辦「中國第二屆民族文化博覽會」。

1993,參加貴州首屆少數民族風情展,並且開始組團「貴州苗族風情文化表演團」常年駐演野三坡苗寨。

1995年,參加「上海」95中國民族風——全國56個民族音樂舞蹈邀請展演活動。

1999年,在國家民委為慶祝建國50周年、祝賀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隆重召開而主辦的大型民族歌舞晚會《團結頌》表演中,獲得優異成績。

2000年,參加國家民委所屬中國少數民族對外交流協會組派的「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團」赴韓國「亞歐藝術節」演出,成績顯著。

2006年,組織加入大型鼓隊參加本縣50周年縣慶花鼓舞節目表演,同年,寨上的苗族花鼓舞進入松桃民族中學校園。

2007和2009年,兩次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獲優秀獎。

2008年,創編了八面鼓,使苗族花鼓舞以獨特的特色享譽四方。

2009年,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榮獲優秀獎。他們編導《鼓之源》參加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鼓舞鼓樂大賽,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同年,他們與苗族花鼓舞愛好者和研究者共同成立了《松桃苗族自治縣花鼓協會》,又以《苗族四面鼓》參加「歡樂中國行.魅力梵凈山」和「魅力梵凈山.桃源銅仁美」大型文藝演出。同年9月30日,參加央視連線直播大型文藝演出。

2010年9月15日,參加第五屆貴州省旅發大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同年,參加全國民族民間絕技絕活比賽獲金獎,合編《苗族花鼓》參加CCTV-7央視春晚「億萬農民的笑聲」演出。

2011年,合編《八人秋》參加在貴陽「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榮獲最高獎一等獎。

2012年,在河南開封「全國鞦韆大賽」中獲金獎。

2013年,他們合著了《松桃苗族花鼓舞》一書。

2014年,合編《苗族八面鼓》參加在貴陽舉行的「貴州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同年,《苗族八面鼓》參加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的「全國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

2015年,《苗族八面鼓》參加在貴陽舉行的「全國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

2016年,寨上的花鼓技法進入松桃職校。同年,參與銅仁市第五屆旅發大會開幕式演出和松桃苗族自治縣60周年縣慶等大型表演活動。

2017年,參加鼓舞與絕技的「尕多彩」央視「我要上春晚」欄目2017年12期錄製並播放。

他們多次在全國多城市進行演出,獲得優異成績,同時遠赴美國、加拿大、韓國、法國、波蘭、英國、德國等國外進行表演和文化交流,得到極大認可。並且組團在多處旅遊景區固定包場演出。

由於「麻硐」(Max Dongs)寨院包圍的中間有一個天然的儲水塘,在1956年,工作人員以這口池塘為主要特徵,把寨子改名註冊為「麻塘」。1992年曾經恢復註冊為「麻硐」,2017年又改為「麻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注苗鄉 的精彩文章:

苗文化講堂:關於「山島苗族人格修養訓練營」

TAG:關注苗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