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息拜物教:信息的商品化過程

信息拜物教:信息的商品化過程

當「信息時代」的概念席捲全球,信息被視為第三次經濟浪潮時,21世紀初的網路泡沫和電信危機也在時刻提醒著人們信息文化傳播產業發展所具有的風險,如果想要促進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那麼就必須對信息本質及其商品化的過程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丹席勒的《信息拜物教》從傳播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揭示「信息」的社會歷史和它背後的社會關係,將信息商品化過程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作者:姚瑤

商品化的信息

在弄清信息商品化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信息並非天然就是商品,至少在英語文化語境中,「信息」在14世紀英國詩人喬叟時代開始使用時僅代表訓練規則、指令,伴隨時代的發展,信息才慢慢加入思想、交流等意涵,將藝術、文化內容涵蓋進去(P3)。換句話說,最初的信息商品化也是藝術、文化商品化的過程,即信息、文化生產逐漸被資本和市場掌握的過程。

信息的商品化沿革

那麼信息和文化在何種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成為商品的呢?當前學術界往往把信息和文化商品化的起源定位在18世紀的英國,例證分別是版權法的出現以及現代特徵文化類型的出現。「版權說」支持者認為(P34),18世紀中期,影響日益廣泛的著作權觀念「為知識產權提供了概念上的支撐和倫理上的基礎」。在著作權的保護下,集體的文化生產實踐終於也被納入法律保護的軌道,文化產業興起;同時通過版權法律,使得私人所有權在特定的文化商品中固定下來,當資本組織起一批獨立的文化創作者進行文化創作時,他們不僅可以從消費者身上榨取壟斷租金,還可以通過支付工資來從文化創作者吸取盈餘,利益驅逐下資本開始了大量的文化生產,信息和文化由此展開商品化。但是知識產權法律構成了文化及信息商品化的基礎嗎?答案是存疑的,因為信息和文化商品化的典型代表——圖書貿易,在英國版權法獲得通過的兩個世紀之前就已頗具規模,因此我們不應把產權法律視為首要因素。

「現代特徵文化類型說」支持者斯圖亞特霍爾(P37)認為,現代形式的媒體最初是與英國轉變為農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一道出現的,在新興資產階級的推動下,這時藝術產品第一次變成商品,藝術產品和文學作品作為一種交換價值在市場得以實現。但是,英國向農業資本主義的轉變並不發生在霍爾認為的18世紀,而是15世紀就開始,並且這一轉變是在資產階級、貴族和地主的共同推動下完成的,信息商品化的開端比預想中的時間更早。

因此席勒(P40)認為,文化和信息的商品化是伴隨英國農業內部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早期興旺而誕生的,它具有連續性,儘管其中存在起伏,但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

信息商品化的發展

得益於兩次工業革命,近代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需要新的市場、新的原料、新的生產過程以及更為廉價的熟練勞動力,這樣一種政治經濟所施加的特定條件和壓力,為信息和文化產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催化劑;此外,資本主義的商品化並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職業和領域,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發展是「不平衡」的,資本主義早已搶佔特殊的地點和空間並將其商品化,從印刷術、照相術、電影、數字信號處理到基因重組的生物技術,商品化過程也開始逐漸滲入到信息生產中,我們可以看見信息作為「終端產品」或者「生產的中間環節」被大量商品化了(P26)。

(1)信息作為商品的價值具體如何實現?

不同理論學派給予了不同的觀點。20世紀40年代,基於數學和工程領域的「資訊理論」把「信息」認定為是分析組織機構運作特徵的一個獨特維度,通過信息,我們可以解釋和掌握生物和工程,乃至社會系統的運作,具有極強的社會實用性(P4)。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則關注了信息的經濟價值,認為信息的資源屬性使其天然成為商品,並判斷信息已經取代資本和勞動力成為生產決定性要素(P6)。傳統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與上述兩種截然相反,他們借用《資本論》中勞動價值論,認為廣告、市場研究、法律、金融服務等信息密集型領域是非生產性勞動,否認了信息的經濟意義(P9)。通過對信息傳播政治經濟學中眾多「信息」的商品含義辨析,席勒(P16)認為,信息價值的實現不在於它作為資源的內在屬性,而在於它可以通過工資勞動和市場被不斷用於生產和交換。

(2)資本主義在信息商品化中的行動

當我們意識到信息商品化的價值,而且信息商品成為當代資本主義在世界市場體系內進行擴展的必要條件時(P17),資本主義社會早已展開了行動:首先,資本迎合受眾或目標群體的社會經驗,面向市場需求、僱傭勞動力的信息生產逐漸增加;其次、國家及社會重視信息作為中間產品對於利潤增長發揮的作用,比如在電信基礎設施的支持下,信息已經成為一種跨越所有經濟部門的日益重要的生產要素;最後,企業把信息當作資本從表面和深度上加以開發,過去對信息的投入往往是由小型經營者進行,現在則逐漸轉向工資勞動和市場交換進行大規模生產(P29),信息資本主義得到迅猛發展。

(3)信息商品化帶來的社會經濟蛻變

隨著商品關係進入以往被忽視的領域,新的信息產業獲得與其他我們更熟悉的產業相等同的意義(P30),比如生物技術憑藉其對基因和生化「信息」對編碼和解碼能力成為一種新信息技術,生物產業迅速發展。

但是伴隨資本主義的信息開發,許多系統性的不公平出現,這就帶來下個階段的問題,加速的信息商品化是否復興了經濟?網路信息商品化帶來了哪些新影響?

加速的信息商品化

1970年左右,資本主義社會因為生產過剩和競爭被迫努力振興市場體系,人們意識到信息和通訊部門所具有的活力,期盼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美國權威商業諮詢機構總結,「信息產業不久將成為許多經濟體的主導部門」,信息商品化在這一時期獲得持續加速動力(P51)。

(1)信息商品化如何被加速?

為了推動信息商品化進程,社會供應的原則發生了轉變:由商品交換主導新的信息業務和信息消費市場的結構。首先,政府通過出台相關法律,促進電信產業自由化、公共信息私有化、信息私有權合法化,為企業開展非專有信息爭奪提供了法律保障,大大推動了商品化進程。其次,企業通過非專業信息的爭奪,將電信、通訊、網路設施等現存社會投資領域納入工商業範疇(P55)。這種變革直接帶來的社會現象是:原本作為公共信息建立起來的非盈利服務被大量私有化,破壞了政府、教育等公共品的供應機制(P60)。

(2)信息商品化是萬能鑰匙嗎?

在政府和企業的眾多措施下,加速的信息商品化真的能夠解決資本主義產能過剩與新市場開發的問題嗎?現實是殘酷的。首先,世界政治經濟從信息和電信等前沿領域到製造業之類的傳統領域,都逐步走向多極化,美國的霸權地位和主導地位受到挑戰,其他國家如日本、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迅猛,市場競爭更為激烈(P65)。其次,加速的信息商品化帶來的互聯網泡沫引發了一場更廣泛的經濟下滑,資本主義的病根——過度生產,依舊沒能得到解決(P67)。

(3)網路信息商品化對民主的侵蝕

與此同時,邁入網路時代,信息與互聯網聯繫愈發緊密,網路信息商品化也帶來值得關注的問題。第一,網路信息監管問題,國家的安全監管為信息壓制披上了意識形態外衣,政府情報官員與大型電信及互聯網企業展開大量信息監控計劃,信息資本主義正在侵蝕公民權益(P72);第二,網路信息權力問題,互聯網並未真正賦權基層民眾,企業利益遠遠優先於一般用戶利益,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勢必會引發各方對網路信息權力的爭奪(P75)。第三,數字鴻溝問題,包括接入電腦和網路等硬體方面的社會不公平、收入不平等、計算機和操作能力的不均衡、對英文網站的依賴、在軟體和服務方面的差距等,這種在指定信息資源生產和分配政策方面的社會權力差距會使民主本身受到威脅(P76)。

結語

總體而言,信息商品化伴隨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產生,信息在商品化過程中產生價值,既可以成為終端產品,也可作為中間環節推動生產,越來越多的信息投入及規模化信息生產彰顯著信息商品化的進程。20世紀70年代後,藉助相關產權法律和信息產業私有化,信息商品化得以加速發展,但資本主義的產能過剩依舊未能解決,網路信息商品化也隨之帶來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丹?席勒著.信息拜物教:批判與解構[M].邢立軍,方軍祥,凌金良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4.

註:文中未詳細註明來源的圖片來自互聯網可被允許使用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說 的精彩文章:

虛擬民族志:網路社群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TAG: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