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話中國茶 茶與佛教

漫話中國茶 茶與佛教

茶在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被賦予了許多深意,不僅是文人士大夫松間石上、清泉烹茶的雅趣,也是歷代高僧大德修行時的良伴。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即坐禪時幫助驅趕睡魔,滿腹時有助消化,心躁時抑制慾望。這是因為茶本身具有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藥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恰到好處地彌補了僧人因修行和持戒所引發的生理不調。

所以,過午不食、戒葷戒酒的僧眾,在暮鼓晨鐘里誦經、打坐、參禪,唯許飲茶。且寺廟多隱於青山密林之中,環境優美、鍾靈毓秀,正是飲茶的絕佳之地。在南方甚至形成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風氣。禪宗興起後,更是形成了「茶禪一味」的佳構。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見聞記》記載:「茶,早采者為茶,晚采者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飲茶,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茶聖陸羽幼時被棄,被籠蓋寺和尚智積禪師收養。積公乃飽學之士,並以好茶著稱,所以陸羽自小隨積公在寺院中採茶、煮茶,習得藝茶之術,這便是陸羽一生專註於茶的因緣。

寺院飲茶還發展出寺院茶禮,有極為周祥的規定:專設「茶堂」、「茶寮」作為以茶禮賓的處所;有安排茶事的專職人員;茶事有固定的程式、嚴格的等級、不同的規模,運用於不同的場合;大量用茶供養三寶(佛、法、僧);在職事變更上,都要舉行飲茶儀式,且有一定的規則程序等。寺院茶禮構成了佛教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和卻睡療病的功能廣受佛教徒的青睞,他們以茶養生、以茶助修行,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

在日常的凡俗生活中,常懷清靜悲憫之心,不為名利得失所迷,這從本質上說便也是一種佛性了。若再能與茶常相伴隨、透澈身心,那麼,「茶禪一味」就不遙遠了。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在南寧的這些酒吧,拿來長島冰茶換我半晚安睡
Change a Way to Taste the City│靜心、品茶、食素,大隱隱於城的文殊院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