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乾盛世」實是「番薯盛世」,人口靠地瓜拉起來?專家:說反了

「康乾盛世」實是「番薯盛世」,人口靠地瓜拉起來?專家:說反了

關於中國人口的增長,一直流傳一個觀點:因為番薯、玉米和土豆等作物傳入,中國人口才突破了土地的限制,從清朝開始爆髮式增長,「康乾盛世」其實借了番薯的光,應該叫「番薯盛世」。這種說法很有市場,符合人們的直覺,不過,直覺有時候並不准,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可能是反的,不是番薯導致中國人增加,而是中國人救了番薯。

番薯救了誰?

首先,清朝時人口爆髮式增長,這個說法是否成立?

根據《中國人口史·清卷》的數據,明清更替對中國人口的影響並不大,由明入清,人口保持在1億5千萬到2億之間,擁有這樣的基數,清朝人口說不上爆炸式增長。

其次,傳統作物和番薯玉米相比,誰種得更多?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平定叛亂,版圖面積超過了1300萬平方公里,達到勢力極盛。相應的,全國耕地面積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數量,估計開墾量達到了10億畝。

這個時候,土地種植地還是傳統作物,通過改良的作物的產量、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複種、營建水利等,使糧食畝產量不斷提高,在乾隆中期時,中國糧食畝產達到了前工業時代的頂峰,平均畝產近310市斤,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5億噸,可謂震古爍今。

吃著老祖宗留下的小麥、大米、小米等等,中國人口已經增長到出現危機的地步。

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中國人口壓力已經非常大,而且越來越嚴重,因為人口太多,導致婚齡上升,生育間隔加長等等,清廷上下為此憂心忡忡,如果人口的增長率超過畝產增量,就會出現饑荒。

正因為此,清廷開始注意到番薯和玉米,並積極推廣,期望用這些外來作物作為輔助口糧,餵飽百姓的肚子。所以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才說:那些人口密度高、人口壓力大的地區更有動機種植番薯玉米,而不是相反——因為引進了番薯而導致人口密度高、人口壓力大。說番薯導致中國人口增加,這是典型倒果為因。

不管我們如何稱呼這種美洲來的作物,番薯、地瓜還是紅苕,它並沒有幫助中國人口指數級增長,倒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選擇將它作為口糧,才使它成了植物界食物界的翹楚。

你對中國人口增長與番薯的關係怎麼看,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被誤解甚深的6人,狂婦被捧成聖女,聖雄曾勸中國放棄抗戰
西班牙人恨川普?過節火燒川總統塑像,或源自中世紀的一個老傳統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