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忌諱說「死」,但曹操發明了一個四字成語,解決了這一難題

中國人忌諱說「死」,但曹操發明了一個四字成語,解決了這一難題

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是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有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歌賦方面有很多高的造詣。曹操與自己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一同被稱為「三曹」,史稱「建安風骨」。曹植七步詩相比大家也是耳熟能詳。

曹操不僅在對待軍事上有自己的能力和本領,也非常愛惜人才。在生活上,善於作詩歌詩詞,通過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政治抱負,雄心壯志。並且有得反映漢朝末年人民的生活苦難。曹操的散文清竣工整,使建安文學的開端並不斷繁榮。魯迅先生曾經評價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另外,曹操也非常擅長書法,唐朝的張懷瓘在《書斷》之中,稱讚曹操的章草是「妙品」。

魏朝建立以後,曹操被「魏武帝」,廟號為「太祖」。王沈的《魏書》之中也有關於曹操的記載:「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登高必賦,及造新詩……皆成樂章。」

曹操的著書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他的詩歌現如今保存下來的都是樂府詩體,有20多篇。關於詩歌的內容基本上分為三大類,一大類是關於政事的,比如《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等;二大類是抒發自己的理想情懷的,比如《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三大類是以遨遊仙境為主題的遊仙詩。

東漢末年建安七年曹操作了一篇散文《軍譙令》,其中出現了一個成語叫做:「百年之後」,指得是人去世之後。自古以來,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常態,誰也無法超出生死之外。不過,人們卻非常忌諱說「死」這個字,所以一般很多的老人家都是用「百年之後」這個成語來表示死亡的說法。

《軍譙令》是曹操在官渡之戰與袁紹、劉備交戰勝利之後所作。當時曹操率軍途徑自己的家鄉沛國譙縣而頒布的軍令,為了安撫告慰戰爭之中陣亡的將士,並未他們建立廟宇,安撫體恤他們的家屬親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中記載其內容為:吾起義兵,為天下除暴亂。舊土人民,死喪略盡……使吾凄愴傷懷 ……將士絕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授土田,官給耕牛……為存者立廟……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

這一段話的意思就是:我一開始起兵是為保護家鄉百姓,然而現在故鄉百姓卻遭受戰爭之苦。我站在故鄉的土地之上,再也看不到一個熟悉之人,內心無比的悲傷。死後的戰士們,沒有子嗣的,應該找到他們的家屬,進行安撫關照。給戰死的將士們建造廟宇,進行祭拜。若將士們泉下有知,等我百年之後與他們相見,也就心中無憾了。

死亡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恐懼的事,而曹操用「百年之後」來表示死亡,卻讓死變的沒那麼可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商人販賣黑奴也有高要求,除了年輕漂亮,還必須滿足一個特別條件
她20歲成皇后,22歲守寡,3次被請出攝政,成就不低慈禧卻被遺忘

TAG:大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