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頓放映室2 頭號玩家

諾頓放映室2 頭號玩家

諾頓放映室

不經意間,隨著本學期的最後一次推送悄悄更新

什麼?!公眾號還有這個坑

咳咳...寫的清清楚楚不定期更新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環太2不出意外的差點暴死,唯一能燃起粉絲熱情的恐怕只有變奏版的主題曲吧。反觀古墓麗影,雖然沒有擺脫電影遜色遊戲這個萬年鐵律,不過船新的坎妹版勞拉確實令人眼前一亮,至少在看到她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不得不每日進行高強度訓練就值得敬佩。而且誰不想花個八千塊和吳彥祖一起去日本海島來一次無購物的七日游呢o(* ̄︶ ̄*)o

所以這次的諾頓放映室,就來聊聊這個本該是電影沉悶季的三月,一部上映首周票房高達1.8億美元,在全球掀起一陣狂風暴雨,更是令無數ACG粉絲落淚的超級大彩蛋,啊不超級大電影Ready Player One(頭號玩家)

近幾年,遊戲為題材的電影漸漸湧現,從像素人大戰開始,遊戲改編的電影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魔獸世界和刺客信條雖沒有獲得強大的口碑,卻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在電影這個第八藝術進入到黃金時代時,融合了前八大藝術並被稱為人類第九大藝術的遊戲也開始邁入電影市場。這種融合,不僅展現了電影多元文化的特點,更體現了遊戲這個全新的產業已經發展到足夠被大眾接受的地位。

電影頭號玩家改編自美國作家恩斯特·克萊恩的小說《玩家一號》。電影基本按照小說的節奏講了未來時代人們沉迷VR軟體Oasis「綠洲」,並且得知綠洲的創始人埋下了三個鑰匙在綠洲的角落,集齊三把鑰匙的人就能繼承已故創始人的千億資產並且獲得綠洲的掌控權,這種設定俗套的故事由此展開...

小說的口碑在國外還算OK,而在國內簡直是褒貶不一甚至很多人完全不推薦這本書。原因集中在內容太過老套,完全就是安利80年代死宅文化並且宣揚死宅拯救世界這麼一個過程。然而不溫不火的小說卻在斯皮爾伯格的導演下驚艷了全世界。

一部改編的電影要想成功,對原著的還原是非常重要的。斯皮爾伯格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拿下了從小到大諸多公司的版權,把300多個彩蛋完美的還原在了電影的每一幀。可是光是還原彩帶不足以讓粉色們大呼過癮把這部電影捧上神壇。雖然導演是斯皮爾伯格,但小說的總體框架是定死了的。死宅,ACG,個人英雄,虛擬現實,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人們的第一反應必然是一部看特效爆炸的爆米花商業電影。不可否認,這是一部特效爆炸的爆米花商業電影,但也正是斯皮爾伯格,這個72歲的老頑童,找到了完美平衡情懷,劇情和商業的那個點,從這個點切入,將觀眾一點點代入到這個虛幻的世界,把每一幕的彩蛋「隱藏」的恰到好處。

電影精彩的地方在於每一幕都穿插了各種各樣的科幻元素,遊戲,音樂,電影梗,讓觀眾看了不禁驚呼這熟悉感。而當你興奮的和小夥伴討論某某個彩蛋的時候,更驚訝的發現同一個場景讓他引起共鳴的卻是另一個彩蛋。是的,斯皮爾伯格精妙的滿足了所有觀眾的口味,即使某個場景沒有get到那個梗,也許下一個地方就有你熟知的元素登場。而就算你完全不了解ACG文化,閃靈,boss戰中的哥斯拉和高達(小說里是奧特曼)這些經典中的經典也一定會喚起你的一些回憶。沒錯,讓電影升華的並不是導演,而是觀眾本身,觀影時的強烈代入感,使人彷彿置身綠洲的夢幻世界中,這種沉浸式的心境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而僅僅是彩蛋的生搬硬套,也不會有如此強烈的融合作用。舉個例子,相比刺客信條電影里早就看出法鯊會爬上腳手架並進行信仰之躍這個經典動作,魔獸電影里卡德加一行人穿過艾爾文森林的一座石橋時,一閃而過的魚人和熟悉的叫聲更能拉近觀眾與電影的距離。玩家和影迷不是要簡單的彩蛋重現,而是要那些彩蛋在有生命地躍動,向大眾們展示他們曾經的輝煌和魅力。這也許便是一個玩家最大的期許了吧」(摘自b站up主 軟核堂)

吹的差不多了,也該吐吐槽了

頭號玩家雖口碑爆炸,票房屠榜,但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缺陷。影片的一大成功在於彩蛋的安插,然而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也同樣是過多彩蛋的安插。沒錯,如果不是一個深度ACG愛好者,很難也基本沒必要把每一個彩蛋掰扯清楚。這些彩蛋的安插也自然有畫龍點睛也有畫蛇添足。我比較喜歡的幾個有女主的一個異形造型,搶鏡好幾次的獵空,長達20分鐘的第二鑰匙探尋之旅中對閃靈的致敬(害怕看閃靈怎麼辦?關了聲音看就是人與自然了呀),以及最後點燃全場的那句「俺はガンダムで行く」 除此之外,其他時間會感覺某些彩蛋加的是為了添加而加進去,雖然知道這是斯皮爾伯格為了迎合大眾的做法,不過初次觀影的時候總會有些審美疲勞。

除去彩蛋,單看故事的編排就比較俗套。誠然這是小說的爛底子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限制,所以在對比小說的劇情後才發現,原來導演改了不是一點半點的內容,總體設定沒有太大改變,卻把人設和部分主要情節進行了重新編排。看得出斯皮爾伯格很用心也盡量想把原作的純死宅傳銷式想法升華到更高的境界。所以乍一看他用了很聰明的手法將小說對80年代事物的戀物情結轉變成電影想表達的懷舊情結。雖然表現形式上大差不差,但人類本身就是懷舊的生物,觀影感受便是天壤之別。

為了寫這個影評,我查了很多的資料,也看了各式各樣的影片評價,有逐幀分析電影全部彩蛋的,也有花式吐槽小說多爛主角團多渣的,當然大多數是對斯皮爾伯格帶來這樣一部勾起80後90後諸多回憶情懷的感激。還有部分影評談到了影片中一些情節更深層次的含義,比如片中的主角們都或多或少的在現實中都有一定的心靈創傷,因此才會讓自己在綠洲的世界中大放光彩。以及對影片最後男主進入了哈利迪的心靈小屋取得了真正的遊戲彩蛋的思考。有的人說死宅這種行為是逃避現實,是為了讓自己心靈上求得安寧的怪胎,那麼反過來,為了融入市井而讓自己變得泯然眾人不也是某種程度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一絲慰藉。解讀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如果要一一奉上恐怕一篇兩篇文章是說不完的...

本想在此結束的影評,卻無意看到了一個b站up搬運的視頻(av21979312, 《頭號玩家》詳細彩蛋解析以及背後真正意義 | 超粒方-加點吉拿棒)有關這部電影的評價再次顛覆了我對頭號玩家的認知,雖然有些觀點還沒能理解,不過我很想分享其中的一些觀點共勉。首先就是彩蛋的話題,我們只是關注了有哪些彩蛋,而很少去想為什麼斯皮爾伯格要放某些彩蛋在某個特定的位置。甚至可以去想,到底電影中的主角真的是為了找彩蛋么?我們看電影的目的也是去推敲裡面的彩蛋么?IndieWire發表過一篇文章標題是「斯皮爾伯格創造了現代的商業大片,但是頭號玩家暗示著他也許非常後悔」。他的大白鯊定義了現代商業大片的基調,快節奏,引起觀眾不斷的討論,不斷觀賞直至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自此,越來越多以賺錢第一藝術第二為目的電影開始出現,而斯皮爾伯格深知這個現象是他有意或是無意造成的。

影片想傳達的那種隱藏的很深的恐懼也許並不是人們沉溺於虛擬現實的未來,而是一個人們活在過去,追逐表面的「彩蛋」而不去思考其中的意義的世界。比如片中鋼鐵巨人的出現,在人們高呼他殺敵無數的強力時,確沒有注意到這裡深刻的諷刺,鋼鐵巨人原著所表達的正是反暴力與和平。人們著迷於思考事物的表象,卻沒有真正思考其背後的意義。所以在現代的洪流中催生出一個又一個表面化的電影,這也同樣影響著人們的藝術審美。電影講的正是一個人創造了一個美麗的事物,卻被另一個大企業當成吸錢機器,就像我們平時吐槽的慘遭xx化。影片中是哈利迪和IOI,現實中是否就是斯皮爾伯格與好萊塢。這個角度想,比起小說改編,更偏向斯皮爾伯格的自傳和他的擔憂,怕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導致現代電影業的滅亡。

當然現實也許並沒有斯皮爾伯格想的這麼晦暗,前面我也提到斯皮爾伯格儘力把小說不討好的影子去掉而進行改編,電影中另一個決定成功的因素便是把故事聚焦在人身上。小說的側重點是認為這種反向復古的潮流很cool,主角就是那種頂尖的遊戲高手而取得勝利。而電影表達出的是主角雖然對哈利迪的過去了如指掌,但真正讓他走到最後的是帕西維爾想要了解哈利迪這個造物主本身。即使擁有再多的表面知識並不是重點,而是要真正去深刻體會和了解一部作品以及創作者。斯皮爾伯格想要表達的是希望人們回到大白鯊之前的電影時代。誠然現在的社會背景下很難再創造全新的事物,但即便如此,也不應該以此為理由逃避和放棄這份最初的夢想。頭號玩家是斯皮爾伯格的吶喊,希望人們有時候激流勇退,大膽賣出第一步,甚至漫無目的的探索好讓這種與電影聯結日趨減少的商業大片年代找回最初的感動。

寫在最後的話,電影到底在講什麼,我們誰都不知道,真正的想法也許斯皮爾伯格本人都不清楚,可以是一種本能亦或是一種衝動。單純作為一名遊戲愛好者,我很感動能一路走到這裡。最初看電影的時候,只是因為對這個新穎的題材而關注,漸漸的發現裡面有各種各樣可以挖出來深思的事物。直到最近看到的這篇影評,雖然長達16分鐘而且只有寥寥3000多瀏覽量,卻比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5分鐘快評頭號玩家全部彩蛋幾十萬播放量的這種影評好的太多。好比我曾評價看火人這個遊戲是一群有才之人的作品卻銷量慘淡,即使小眾,這微弱的火光也亮給欣賞它的人。隨波逐流沒有錯,為了生存這是大勢所趨,可就算如此,如果能不忘初心,或許會找回斯皮爾伯格所希望的那種純凈,不論是電影還是遊戲,既然稱得上是藝術,就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哈利迪在電影最後的最後一句話把電影全部想要表達的內容說了出來「Thank you for playing my game...」千言萬語再華麗的鋪墊陳詞不如這句創作者由衷的話語更令人感動。就像我說最喜歡的遊戲是《尼爾:機械紀元》,遊戲自始至終都想要謳歌人性,卻在最後的結局用20分鐘的變態難度的彈幕遊戲完美詮釋了這個不言的道理「你是否願意犧牲目前為止的全部存檔替陌生人擋下一顆子彈,幫助他也走到這裡」這份聯結不正是斯皮爾伯格想看到的,也是玩家們真正感動的,真正喜歡遊戲的原因

又扯了這麼多有的沒的,感謝讀到這裡的你,如果這點文字能讓你有一點新的思考和啟發,也不枉我修仙寫到天亮啦。

本期的諾頓放映室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這個大坑,歡迎訂閱我們的公眾號,歡迎留言和評論對這個系列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對下一期影評的推薦

比如.............

Avengers: ASSEMB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heatonCSSA 的精彩文章:

記一天夏威夷出行

TAG:WheatonCS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