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肉回歸「小時候的味道」;增加25%關稅!為何豬肉進口卻暴增47%?一季度凈利雙匯發展10.64億、溫氏股份14億元

讓肉回歸「小時候的味道」;增加25%關稅!為何豬肉進口卻暴增47%?一季度凈利雙匯發展10.64億、溫氏股份14億元


尋找基因密碼讓肉回歸「小時候的味道」

(探訪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肉雞的肉質能否變得更鮮、更香?五萬分之一概率產雙胞胎的黃牛,能不能多生雙崽?四川豬種有哪些強大基因,可雜交出風味更優質的黑豬?……

??這些問題,都與動物遺傳育種有關。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有一群科學家就在研究畜禽身上的遺傳密碼,以培育出更好的畜禽新品種,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代表作「大恆肉雞」,就是我國自主培育的一種黃羽肉雞配套系,目前已推廣到18個省。

??4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實驗室。

??A

??實驗室里的「最前沿」

??從18000個樣本中

??發現肉雞的鮮味基因密碼

??成都市牛沙路7號,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中心「藏」在一棟40多年樓齡的5層灰色小樓的2樓。

??靜悄悄的樓道里,陳曉暉研究員匆匆迎面走來。「你平時見我,身上都是臭烘烘的。」陳曉暉說,上午從簡陽的基地出來,抽空回家洗了個澡,才來見記者。

??這個「農字型大小」實驗室在大邑、龍泉驛、宣漢配套建有種豬、種牛、肉雞等8個育種基地,科研人員既要在基地當「泥腿子」,又要在實驗室操作先進科研儀器。

??陳曉暉指著正在白色儀器前做實驗的李江凌博士給記者介紹:「他正在尋找肉雞風味背後的基因密碼。」

??「未來,肉雞將不再看顏值,而是看內在。」實驗室主任、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院長蔣小松笑著說,屠宰加工型是肉雞未來的育種方向,團隊正有條不紊展開研究。

??他進一步解釋:出於防疫等考慮,永久取消活禽市場是大勢所趨,肉雞將集中屠宰後再入市銷售。這樣,外形、羽色等消費者以往關注的因素將不再是重要的選育指標,肉質風味、嫩度、肉色、剪切力、失水率等指標將更為重要。從養殖上來說,就是要在保持營養、提高風味的前提下,讓肉雞吃同量的「飯」,生長得更快,肉更多,肉質更好。

??這就需要尋找出具有優質基因的母本父本。「比如人類,想找強壯基因、高個基因,首先就要找籃球運動員這樣的個體。然後,還要找出具備同類基因的女士。」蔣小松打比方,這樣的後代才能遺傳父母的優質基因。當然,這在人類中是不可能辦到的,但是,動物育種卻能辦到類似的事情。

??「我們從18000個樣本中找到了『鮮味性狀基因的三基因純合基因型群體』,在全國來看都很罕見。」就是說,發現了肉雞的「鮮味」基因密碼。這意味著可以「培育新品種,做的椒麻雞、紅燒雞、白斬雞更鮮香」。蔣小松笑稱,生長效率更高、味道更好的屠宰加工型肉雞新品種,幾年後將從這個實驗室「飛」出。

??還有很多新技術在探索。「技術上問題不大,關鍵是安全性和低成本。」草食家畜研究所所長易軍團隊正在攻關「牛生雙胞胎」的穩定性和成本問題。易軍告訴記者,豬、狗、貓等一胎多崽,而馬、牛等一胎一崽。在自然條件下,母牛生產雙胞胎的幾率只有五萬分之一。「如果概率變為100%,且成本低,將改寫牛產業。」

??「四川本地豬種是個寶藏,我們正在從中挖掘優勢特色性狀基因。」養豬研究所所長呂學斌解釋,有的豬種不挑食、好養,有的做回鍋肉好吃,有的適合做紅燒肉,這背後,都離不開基因的影響。找出這些優勢特色基因,才能為優質風味豬新品種的培育提供支撐。

??B

??與科學家聊聊

??做科研要食人間煙火

??餐館訪美食確定育種方向

??「什麼雞做椒麻雞最好吃?」蔣小松突然反問記者,然後一笑:「做科研也要食人間煙火。」

??蔣小松習慣去街頭巷尾做調查,再一遍遍問親朋好友,在哪兒吃過最好吃的椒麻雞。「找到這家餐館,先嘗嘗,確實好吃,就去找廚師。」廚師清楚食材是啥。再去找餐館老闆,從哪裡進的貨,順藤摸瓜找到養殖基地。育種方向就有著落了。

??研究方向是戰略性問題,絕對馬虎不得,「我們還算幸運的,農業育種研究漫長而充滿不確定性,方向沒走對,也許一輩子都沒啥成果。」

??陳曉暉所在的團隊,三代科學家花了14年時間才培育出川藏黑豬。其間,每年要培育和使用大約2000頭種豬做各種試驗。

??回鍋肉、水煮肉片是家常菜,但很多人感覺已經「沒了小時候的味道」。「市場上大多是『洋豬』,本地豬越來越少。」呂學斌介紹,保護地方豬種資源、滿足差異化豬肉市場需求,迫在眉睫。

??「混血」的川藏黑豬不負眾望,繼承了「洋豬」生長快、瘦肉率高,以及本地豬肉質細嫩、香味純正、回味濃郁的優良基因。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曾做過實驗,同樣條件下,用川藏黑豬和外三元豬烹飪紅燒肉、回鍋肉、蘿蔔連鍋湯、五香排骨、生涮雪花豬肉,川藏黑豬「鮮香味突出明顯、肥瘦間質地細嫩化渣,有彈性,瘦肉不柴,明顯優於常見的外三元豬。」

??「蜀宣花牛的培育,四代人花了34年。」80後博士王巍出生時,研究就已經開始了。立項背景,同樣是為了解決地方黃牛產肉和產奶效率偏低等問題。

??C

??一種困惑

??回報與貢獻不匹配

??動力靠什麼激發

??近5年來,大恆優質肉雞示範生產商品肉雞約4億隻,實現社會產值200億元;蜀宣花牛在12個省市應用,僅2014年至2015年就推廣種牛4.74萬頭、肉用牛36.84萬頭,與普通黃牛相比,每頭為養殖戶多增收1000多元;川藏黑豬近3年出欄170多萬頭商品豬,新增產值30多億元。

??社會效益顯著背後,科學家們也有困惑。一位受訪者表示,目前,不少農業科研人員都是「80、90後」,經濟壓力普遍較大。他的博士、碩士同學,很多都不再從事研究工作,而是跑市場、做營銷、賣飼料,「但是,我們仍在堅持,仍想把自己的智慧用在農業農村需要的地方。」

??「搞農業科研,想致富難!」與多家科研院所有合作的四川大恆家禽育種公司總經理杜華銳直言。

??2016年起,我省科研院所啟動改革,允許科技人員兼職取酬,規定試點農業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至少佔70%。但實際操作中,一些科研院所還達不到這一比例。

??對於兼職取酬,多位農業科研人員表示,有的部門鼓勵,有的部門又不讓。

??「回報不匹配貢獻,科研人員的動力咋個激發?」杜華銳發問。

??國外是怎麼做的?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科技獎勵非常多元化,除國家和政府部門獎外,各學會、企業和非營利機構也可以自己設獎,除獎勵個人外,還包括對科學家小組、研究機構和研究成果的獎勵。尤其注重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獎勵,一些獎勵的獲獎者,甚至可以得到5年的研究經費。

??蔣小松介紹,在歐美髮達國家,對科技人員和科研工作的激勵方式還有很多,體現在知識產權激勵、科研基金資助、科技計劃項目、職務聘任等多種方式,成為科技獎勵的有益補充。(來源:四川日報)


增加25%關稅!為何豬肉進口卻暴增47%?

進口豬肉數量增加明顯

??據最新海關統計月報3月數據顯示,國內進口豬肉135930噸,增加64218噸,摺合人民幣161502萬元;而出口豬肉3519噸,摺合人民幣10681萬元,具體詳情如下;

??西班牙進口量及增加量最高

??從3月進口肉來源分國家統計來看,主要來源於歐美地區,其中進口量最多的是西班牙為2.77萬噸,增加近1.38萬噸;其次是德國2.34萬噸;接著是美國1.97萬噸,超過加拿大位居第三,增加量達1.25萬噸,位居第二。

??上海港仍居首位

??數據顯示,3月進口肉從上海港最多,達3.6萬噸,增加近1.5萬噸;其次是天津港3.32萬噸,增加1.23萬噸,接著是深圳2.56萬噸,增加1.18萬噸,增加量都特別大。

??美國進口豬肉關稅增加但數量還更多了?

??據國家相關行政部門的公告顯示,自4月2日起對產於美國的進口豬肉增加徵收25%關稅,業內均認為進口美國豬肉數量將會明顯受到影響而減少,但是從海關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3月進口美國豬肉進口量為2017年7月以來最多近1.97萬噸,並且為2012年以來同期次高,僅次於2012年高峰2.08萬噸;

??進口關稅增加對美國養豬業影響比較大,但是雙匯子公司、全球最大的養豬公司史密斯菲爾德的豬肉出口至中國也會受到影響,可是按同期人民幣匯率折算,3月份美國國內豬肉切塊價格為10.32元/公斤,進口豬肉成本價為11.9元/公斤,而中國國內按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白條肉出廠價來看為17.64元/公斤,進口豬肉目前在國內市場價格方面還是佔據較大的優勢。

??不過從出口方面來看,出口豬肉價格達30元/公斤,或許較國內的豬肉零售價格還貴,並且銷往香港、澳門、蒙古及新加坡等地,這會很多養殖戶就說了,目前國內價格如此低,出口價格那麼高不大量出口,可是相關的葯檢殘留之類的有多少豬場的豬肉能達到相關標準?來源:豬e網

芬蘭又一企業向中國出口豬肉

繼美國巴西豬肉相繼撬開國門的同時,芬蘭福爾薩4月23日電(記者李驥志)芬蘭大型肉類食品企業HKScan23日在其位於芬蘭西部城市福爾薩的工廠舉行發車典禮,向中國出口第一批25噸生豬肉。這批豬肉將海運至天津港。

HKScan計劃第一年向中國出口3000噸豬肉,以後逐步增加出口量,2020年達到約9000噸。其產品將通過中方合作夥伴提供給零售商、企業客戶和酒店餐飲業。

中國駐芬蘭大使館經商參贊孫立偉說,從芬蘭進口豬肉,是中國持續推進市場開放政策的一個例子。希望其他芬蘭公司也能追隨HKScan的腳步,將先進的和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引入中國市場。

HKScan是芬蘭最大的肉製品生產商之一,目前產品銷往歐盟國家和紐西蘭、日本等地。HKScan是第二家獲得向中國出口豬肉許可的芬蘭企業。去年,芬蘭食品企業Atria已經開始向中國出口豬肉。


雙匯發展一季度凈利10.64億,同比增長21%

4月24日,雙匯發展(000895)發布2018年一季報,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20.60億元,同比下降1.38%;食品加工製造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1.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21.09%,食品加工製造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0.98%,公司每股收益為0.32元。

溫氏股份季度凈利14億元,豬、雞業務行情分化

溫氏股份4月23日晚披露2018年1季度報,公司1季度營收131.54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14.08億元,同比下滑4%。

報告期內,公司商品肉雞銷量1.53億隻,同比下降26.40%,但由於國內肉雞市場行情較好,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同比增長75.63%,公司肉雞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85%。公司養豬業務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商品肉豬銷量498.36萬頭,同比增長16.57%,但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公司商品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下降22.37%,公司肉豬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05%。綜上所述,公司2018 年第一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有所增長。

《肉類工業》1980創刊,由全國肉類工業科技情報中心站編輯、出版,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肉類工業》屬於技術類專業科技期刊,1992年評為中文核心期刊。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主要報道國內外肉類工業科技水平和發展動態;原料肉與肉製品的初級和深度加工、 肉製品產品配方、工藝流程及新產品開發、肉類冷藏加工技術;副產品、油脂、血的加工、綜合 利用和動物飼料加工;速凍方便食品及冷凍、冷藏食品的加工技術及設備應用;食品衛生、質量、 安全、環保、節能、污水處理等技術與經驗;肉類加工企業的設計、建築、工藝、操作技術,機械 設備的設計、革新、使用、維修和保養等經驗及新設備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研究;名優新特 產品介紹,科普知識等。主要為肉類加工行業科技人員、各級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部門介紹並提供國 內外肉類加工行業科研、加工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最新信息,為肉類加工行業現代化建設服務。

更多的資訊內容請您關註:

http://china-meat.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肉類工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4月19日生豬價格行情表,供應再度增加,結算價局部小降

TAG:肉類工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