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賣掉3套房都沒解脫!借款3萬變800萬

賣掉3套房都沒解脫!借款3萬變800萬

本來只是幫朋友借貸擔保,結果借款2萬,最後還款竟變成了140萬,甚至連杭州市中心的房子都賠了進去;家中待拆遷的小年輕在校期間花錢大手大腳,貸款十多萬,畢業後找人借款還貸,結果欠貸金額越來越多,搞得家破人亡,連母親去世都沒送上最後一程……

這是發生在杭州眾多「套路貸」悲劇當中的一小部分,可能許多人還不知道「套路貸」是個什麼概念,一些受害人哪怕被騙得傾家蕩產,還認為是自己沒能履行合約。

4月26日杭州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向公眾披露近期破獲的一系列「套路貸」案件。

1

這是一場噩夢——

起初只是礙於情面幫朋友貸款

最後卻賭上了市中心的房子

2016年10月,家住杭州下城區的王某因朋友請求,幫朋友去做個2萬元的借貸擔保,礙於朋友情面,王某勉強答應了。

在犯罪嫌疑人施某的公司辦理借款時,朋友突然改稱要讓王某幫忙共同借貸。

王某極不情願,但朋友不惜下跪做各種承諾,王某最終還是心軟了。

簽署借貸協議時,明明2萬元的借款,合同上卻虛高成了4萬元。施某解釋稱,其中1萬元是保證金,另外1萬元含上門費、平台管理費、訴訟費等預支費用,實際拿到借款是2萬元,並表示只要按合同約定按期還款,累計只需要還款2萬元,但若逾期未還,則約定要還4萬元。

簽完合同後,朋友的銀行卡上立馬收到2萬貸款。但王某沒想到的是,他的噩夢就此開啟。

兩個月後,朋友「突然」失聯,借貸公司便向王某來催討4萬元「欠債」。無奈之下,王某又到另一犯罪嫌疑人余某清的公司借貸4萬,虛增合同變為6萬,與之前「行規」類似,6萬元借款到帳後,對方立即讓王某從銀行取出,其中4萬元用於還清前面「欠債」,2萬元交還對方充當「手續費」,借款期1個月。

一個月之後,還不出錢的王某債務便累積到了6萬元。因為不斷「拖延還債」,王某與對方的債務從6萬變成9萬,再變成20萬。

看王某實在還不出錢,余某清以到法院起訴、找他家人麻煩等方式軟硬兼施,逼迫王某去指定的第三家投資公司繼續借貸還20萬「欠款」,借貸合同這次變成了40萬……之後又如法炮製,王某被逼向第四家投資公司借貸,一年之後「欠債」已達120萬元,位於市中心的房子也成了抵押物。在「欠款」期間,王某不斷遭受對方言語威脅、非法拘禁、毆打體罰等,以至於一次次被逼就範。

其實,王某的120萬「欠款」中,實際拿到手的只有50萬,事後王某母親表示願意賣房子償還兒子實際借到手的50萬,再多加40萬,願意一共償還90萬,可對方仍然不願意。

2

服裝女老闆從借3萬開始

滾成了驚人的800萬

賣掉3套房還東躲西藏

遇到這種事情的不止王某一人。

今天的現場,受害人阿華來了。

2016年8月初,在臨安做服裝生意的阿華因資金緊張急需借3萬元,經中介介紹,阿華認識了某「寄賣行」老闆朱某、吳某。朱某在了解到鄭女士名下有多套房產後,爽快答應。

急於用錢的阿華向朱某借款3萬元,算上保證金、10天的利息、中介費等,總借款金額為5萬元,但借款條上的金額為8萬元。對於阿華的疑惑,朱某表示這是行規,一番勸說,阿華簽下了借款合同,但實際到手僅3萬。

同年9月,為了償還之前的利息,阿華又先後向朱某借款,借款合同按照「行規」寫著金額25萬,可實際拿到手卻只有12.5萬元。

到了10月,阿華已向朱某借款本金25萬,簽下翻倍欠條33萬。此時,阿華因資金緊張已無力償還每期2萬元的利息以及到期需償還的本金。

朱某拿著阿華之前簽下的所有翻倍借款合同,開始不斷打電話、上門討債、言語威脅等方式逼迫其還錢。無奈之下,阿華聽取了朱某的建議,向朱某的朋友吳某借錢還債。

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間,朱某的同夥吳某將之前的債務連本帶息「打包」,並將阿華的房子作為抵押,與阿華簽訂了新的總額112萬的借款合同,借期10天,利息10%。

經過幾次合同「打包」後,各項借款合同金額連本帶息加上違約金已經達到驚人的800萬元,利息10%。

這時,朱某繼續為阿華「出謀劃策」,建議她變賣房屋、轉賣安置房號用來還債,並積極幫她聯繫賣家。迫於壓力,阿華先後賣掉了一處房產和兩個安置房號,共得款300餘萬用於償還部分欠款,但還有近500萬的欠款無法償還。在專案民警找到阿華之前,阿華為了躲避債務長期漂泊在外,有家不敢回。

3

家中有待拆遷的房子

年輕的他成了被套路的對象

母親去世也沒送上最後一程

24歲的陳海是杭州大江東人,因為花錢大手大腳,大學期間陳海開始接觸「高利貸」,並欠下了十多萬元的貸款,大學剛畢業便已債台高築。

為了還錢,陳海想到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就聯繫了大學借「高利貸」時認識的中介人馮某某(31歲,蕭山人)。

馮某某等人了解到,陳海涉世不深、眼高手低,家裡位於新灣的住宅馬上就要拆遷,是個理想的「套路」對象,於是同意借款。

2017年7月初,由馮某某介紹,冀某某出面,俞某某出資,借款給陳海人民幣3萬元。借款時陳海被要求「一式兩份」寫2張3萬元借條,並以上門費、利息、保證金等為由先扣除2萬元,馮某某收取介紹費4000元,陳海實際拿到手的只有6000元,並要求陳海不得向別人借錢。

在借錢給陳海時,冀某某等人就定了一個「小目標」:先在陳海身上套路10萬左右,再一步步壘高債款,最終目標是陳海家的房屋拆遷款。

在陳海借錢後不久,馮某某又介紹他到余某某等人處,以同樣的方式借款,寫下兩張6萬欠條,實際到手1萬3千餘元。

沒多久,冀某某等糾集人手,以陳海違約向他人借錢為由,將陳海帶至蕭山開發區一幢寫字樓內,用電棍電擊陳海逼其還錢。

這還不算完,冀某某等人將陳海帶至老家,陳海母親身體不好,陳海被迫跪在母親床邊,求母親想辦法幫他還錢。

陳母得知實情後,鬱憤交加,差點背過氣去。陳家拿不出錢,俞某某等人就將陳海家的戶口本拿走。

擺脫冀某某等人控制後,陳海向蕭山城廂派出所報警求助,可報完警之後,陳海卻突然消失了。陳海迴避警方調查後,冀某某等人不時上門討債,攪得陳家「雞犬不寧」,陳母病情愈發嚴重,而陳海本人又陸續被其他「套路貸」團伙盯上,新增了十多萬債務。

今年1月,陳海的母親在鬱憤中離世,在外躲債的陳海都沒能送母親最後一程。陳家親朋好友湊錢,幫陳海付清35萬餘元的債務,四下躲債的陳海終於現身。

「我害死了母親,讓家裡填了30多萬的債務窟窿,如今已是走投無路!」痛定思痛的陳海,在今年2月1日,主動來到派出所報案,表示願意配合公安機關,懇請民警一定要將害得他家破人亡的「套路貸」團伙繩之以法。

低息貸款的推銷電話、隨機分發的貸款廣告、小型網貸平台……

都暗藏玄機和套路

打來推銷低息貸款的陌生電話、馬路邊隨機分發的貸款廣告、魚龍混雜的小型網貸平台……這些都可能是「套路貸」。

套路貸和高利貸以及一般民間借貸是有區別的。

合法的民間借貸是在法律規定的利率範疇內盈利;高利貸是以獲取高額利息為目的;套路貸目的不在於「吃本金」「吃利息」,而是通過一步步設套,最終非法佔有受害人的財產,本質上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套路貸大多為團伙化運作,有些甚至成立了公司,還設有經理、財務、業務專員、法務等多種崗位。

從目前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來看,套路貸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房貸」。

這類案件中,套路貸團伙盯上的是受害人或其近親屬名下的房產,會通過虛增債務的方式,讓受害人將房產作為抵押,最後以提起訴訟、申請財產保全等方式佔有受害人的房產;

二是「車貸」。

這類案件是針對名下有車,尤其是豪車的受害人。

套路貸團伙往往以「低利息、無抵押、不扣車」等幌子誘騙受害人簽訂車輛抵押貸款合同,之後再以超期、違約等理由,強行扣車、拖車。

車貸中還有一種被嫌疑人內部成為「吃快餐」的套路,即簽訂合同後,在未發放貸款的情況下就製造違約借口,單方認定違約,隨後扣押車輛,通過所謂的協商、談判、調解等手段敲詐受害人。

三是偽裝成普通「民間借貸」的套路貸。

這類案件中,套路貸團伙的目的是佔有受害人的現金、存款等財產,在確認從被害人處有利可圖後,嫌疑人會以一張看似普通的民間借貸合同為誘餌,受害人簽訂後,再層層加碼、虛增債務,最後通過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手段逼迫受害人還款。

套路貸是怎麼「下套」的?

據警方分析,套路貸給受害人「下套」,通常都是按照以下套路:

第一步:以「小額貸款公司」名義招攬生意。

第二步:簽空白合同。

第三步:製造一個「證據鏈條」

第四步:單方面肆意認定違約或故意製造違約。

第五步:惡意壘高借款金額。

第六步:軟硬兼施「索債」。

究竟是那些人在進行「套路貸」詐騙?

從杭州市公安局打擊的情況來看,主要以年輕人為主,本地人外地人都有,一般都有三人以上的組織,採取公司化運作。

從警方破獲的案件來看,這些套路貸詐騙人員,有相當一部分都曾有「放炮子」(高利貸)的經歷,也有一些是來自各行各業,比如曾經有一個快遞團隊,老闆發現「套路貸」來錢快,於是整個團隊轉型干起了這個事。這些公司往往手續齊全,人員架構齊整,披上了「正規公司」的外衣。

老百姓如何判斷、防範「套路貸」?

「套路貸」其本質是違法犯罪。

實施「套路貸」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借款人著急用錢而又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心理,假借所謂貸款業務,實則設置「低門檻違約條件」「高金額違約責任」的陷阱合同,再製造各種理由認定被害人違約,並以處理車輛相要挾,敲詐被害人財物。

發現這幾個特徵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貸款條件特別好。

如果貸款公司給出的條件特別吸引人,比如利息特別低,「低利息、無抵押、不扣車」,這個時候心裡就要有數了,天上不會白掉餡餅。

二、簽的是「陰陽合同」。

給你的合同金額,和實際到手金額不符。

三、單方面認定違約。

如果被對方單方面無理認定違約且不容置辯,那麼八成遇到「套路貸」了。

警方表示,如果在民間借貸過程中遇到類似情況,必須提高警惕,在保證安全前提下保留證據,及時報警。

今年2月9日,杭州市公安局成立"2.09"打擊套路貸專案組,集合精幹警力,開展全面偵查。

據統計,2018年初至今,全市已打掉各類套路貸犯罪團伙46個,刑拘團伙成員497人,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98人。

除了以上的套路,身邊還有一些貸款陷阱需要警惕。

來源:2018年04月27日 企鵝財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歐洲拖欠付款國家排行:葡萄牙希臘最「老賴」平均付款超過60天
爭當韓國第二大城市,仁川定下小目標要超越釜山,釜山能幹嗎?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