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丹麥衛生大臣:和中國共享健康幸福秘訣

丹麥衛生大臣:和中國共享健康幸福秘訣

眾所周知,丹麥是世界最高幸福度的國家,而他們的秘訣就是Hygge。丹麥最近正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幸福的前提是有健康的身體,日前,丹麥衛生大臣諾爾比訪問中國,在廣州和北京就深化中丹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戰略合作和中方深入交流,旨在提高兩國醫療衛生水平,造福兩國人民。

在訪問北京期間的媒體見面會上,諾爾比表示,她非常高興地看到中丹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一直保持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去年5月,中丹食品藥品監管合作中心正式啟動以來,兩國醫療衛生部門共同舉辦了多場藥品研發和檢測方面的研討會和培訓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諾爾比說,中丹兩國都面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增多的問題,丹麥希望與中國廣泛開展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治療方面的經驗交流,共同提高應對這一問題的能力。

4月12日,廣東省副省長余艷紅在廣州會見丹麥衛生大臣諾爾布。

除了訪問廣州的一家醫療機構,圍繞戰略合作項目進行討論外,丹麥衛生大臣還就生命科學以及與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合作展開探討。

「對於醫藥產品和醫療設備的監管技術知識,是丹麥佔據優勢地位的領域之一,諸多國家受此啟發並希望與我們交流想法。然而,不同國家政府間的對話與合作仍有巨大潛力,有望為有關丹麥企業在慢性病治療、基礎衛生醫療、醫療數字化和衛生信息技術等領域打開一扇大門,」諾爾比說。

此次丹麥衛生大臣訪華,正值中丹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十周年,這一牢固的關係在兩國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中也得到了凸顯。

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訪華期間在公園健康跑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和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共同發布了《中國-丹麥聯合工作方案(2017-2020)》,將中丹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並為2020年之前兩國政府和有關機構在衛生領域以及其他80個領域的合作確定了方向。


對於老百姓來說,中年危機有很多種。不敢生病,一人生病了哪怕流感找人托關係都找不到床位恐怕是繞不過去的危機之一。

對於每個國家的政府來說,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患者增多,百姓希望更快更及時得到治療是逃不過的挑戰。

最近,Health Consumer Powerhouse將丹麥的醫療健康產業排名提升到歐洲第三,再次肯定了丹麥在電子化醫療和智慧醫療方面做出的努力。人們總聽說,丹麥是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看病免費人口少,醫療條件當然好。其實幸福國丹麥的醫療,以家庭醫生為其領先不僅靠強大的政府福利和公共機構支撐,它還是智慧醫療和遠程醫療的先鋒。

01

11.2%的GDP 用於國民醫療照護

這個支出高於OECD平均水平

02

100%全民個體健康檔案

丹麥共有164個不同的註冊系統,將公民從出生起的健康數據記錄在案,醫療和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讀取數據,為醫療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完整的大數據資料庫。

03

81%的診療通過電子化

04

支持健康與醫療領域研發

丹麥擁有超過100多家生物醫藥公司還有200多家醫療設備公司,同時還有諾和諾德,靈北製藥,利奧製藥等全球先鋒的製藥企業,在治療糖尿病,抑鬱症,皮膚疾病,過敏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今年,哥本哈根大學健康與醫療研究學院還新落成研究大樓,在醫療領域解決研發問題。奧胡斯大學醫院還將開設首家粒子放療中心,致力成為全球最好的癌症治療中心。

接下來再轉發一篇舊文:2016年時任丹麥駐華大使館健康與生命科學商務參贊馬偉拓先生(Mr. Victor Malecki)為媒體撰文系統地描述了丹麥的醫療體系。

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稱為斯堪地納維亞社會福利制度,丹麥、瑞典和挪威都採用同樣的方法來建立他們的社會安全、醫療和教育的基金。這個系統下,所有人不論其工作狀態或家庭組成狀況,都能得到同樣的待遇與保障。在18-66歲的丹麥人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接受過某種型式的社會福利。

丹麥的社會契約是一個人一生對社會的付出等於他從社會中得到的,也就是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丹麥社會福利制度有幾個特點,包括社會水平很高、社會福利很安全、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很小,大部分的人都有同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對比較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更多的保障。而能達到平衡,有賴彈性保障(flexicurity)的體現,高水平的社會,及具彈性的制度讓丹麥維持一個有效率的社會體系。具體來說,丹麥政府就是發揮國家職能,以稅收為財政來源,使每個公民都能平等享受社會福利,有效地降低了國民的收入差距。

丹麥的健康總體指標

依據2013年WHO的數據顯示,丹麥人的預期壽命為79.5歲 (男性77歲,女性82歲),這個數據在北歐國家中屬較低的。而影響丹麥人預期壽命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吸煙,酗酒,藥物濫用和缺乏身體活動等。

2012年,丹麥的醫療照護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是11.2%,而在2007年的醫療照護的佔GDP的比例是9.8%(人均是US$3,512)。而這樣的醫療支出佔比高於 OECD的均值,同時也高於北歐的其他國家。

醫療照護管理系統

丹麥的醫療照護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特徵,分別是:涵蓋全民的健康照護系統(Universal Coverage)、免費與公平(Free & Equal)、以稅金作為財務支持的來源(GeneralTaxes)、地方分權的模式(Decentralized)。

丹麥醫療衛生管理架構分三層:國家層級(National level),區域層級(Regional level)與地方層級(Local Level)。在中央的衛生部(The Ministry of Health)下設有病人權益與訴願局(National Agency for Patients" Rights and Region of Complaints, POB)、國立丹麥中央實驗室(National Danish Central Laboratory, SSI)、丹麥健康與醫療管理局(Danish Health and Medicines Authority (SST)),而全丹麥則分為5個區,地方則有98個市(Municipalities)。

國家層級的政府與議會的職責功能包括:醫療體系的總體計劃、衛生政策訂定、立法、經濟規劃、準則/指引的定義、績效的控制。區域的責任功能則在醫院與精神醫療的提供與管理、基層醫療/公共衛生計劃,其中包括ㄧ般科醫師(家庭醫師)、私人執業專科醫師、牙科服務、生理治療(Physiotherapy)等。在地方」市」的職責功能則是預防照護與健康促進、復健、酒精與藥物濫用治療、」區」的醫療財務支持、兒童的護理、兒童與特殊牙科照護、學校醫療照護與居家護理。

根據2015年的資料,丹麥目前約有3600位一般科醫師(GP),每位GP服務的人群數約為1300人。大部分ㄧ般科醫師是屬於個人執業,執業地點與每區GP的人數是由各區域的議會來決定。一般科醫師的醫療費用包括基本費(依據分配的病人數來決定),以及每次的服務費。基本費與服務費的的比例約是基本費佔1/3,服務費佔2/3。

在丹麥,大部分民眾會選擇加入以一般科醫師擔任家庭醫師的照護計劃,由GP提供第一線狀況評估及醫療服務,同時GP亦肩負守門員(Gate Keeping)之角色,若需進一步診察或醫療者,GP會將病人轉診至其他專科醫師或醫院去接受進一步的診治,而GP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病人無須負擔費用,若藉由GP之轉診接受專科醫師的醫療照護,就醫過程亦無須自負任何費用。但若非藉由GP轉診而自行選擇專科醫師接受診治,則需自行負擔專科醫師的醫療費用。

在牙科的服務部分由地方(Municipality)組織牙醫醫療照護機構,負責照顧18歲以下未成年及殘障民眾,使其可以獲得免費的牙醫服務,其餘民眾於就醫時需部分負擔。藥品的醫療費用如是在醫院就醫所使用之藥品無需負擔費用,在其他醫療機構所使用的藥品就需依不同比例部分負擔。其他的照護服務,包含:護理之家、居家照護、健康諮詢、老年及殘障人士之照顧等都無須負擔費用。

丹麥有涵蓋全民的健康照護系統,是以稅金作為財務支持的來源,而大部分的照護服務是由地區政府負責營運。醫療財務系統的運作一樣分三個層級- State、County、Municipality,依此架構負擔財務責任,其主要的財務來源為稅收,各層級可依實際需要改變徵收之稅率。

State負責對Region、Municipality給予大額指定用途之補助(Block Grant)。Region 責支付GP費用(包含以人頭計之基本費及服務費)、專科醫師服務費 (以服務為基礎計價)、藥費(補助)、牙科服務費(以服務為基礎計價)、醫院服務費(總額預算)、產前及產婦照護機構(總額預算)之費用。在醫院與產前及產婦之照護機構的醫療人員費用(包括醫師,人員是採用薪水制)。Municipality負責居家照護及護理之家、18歲以下兒童之牙醫及老人與殘障者照護,直接補助這些機構,機構內醫療人員費用(包括醫師,採用薪水制)。

丹麥的公共支出基本上是由上而下的流程,中央政府和議會會定義總體預算,包括:中央、區域與地方層級的預算。整醫療服務活動與費用的控制基本也是依循這樣的架構進行管理。

對丹麥人而言,大部分的在接受醫療服務時是免付費的。另外大約有2/5的丹麥居民有補充的私人保險來覆蓋國家醫療系統未給付的醫療服務。

智慧醫療 無縫照護

為提高醫療效率與降低照護成本,丹麥在1980年代開始實施電子病歷,1994年成立MedCom標準化組織,開始制定、規範醫院系統標準化,讓不同醫院之間的信息相互交流。在丹麥民眾皆有醫療編號,當跨區就醫時,民眾可透過編號查詢過去的就診病歷、病史、用藥情形等醫療信息,讓診斷更具效率。目前丹麥幾乎所有醫療院所實施電子病歷,81%的診療、轉診流程完成E化,85%的處方透過E化傳輸到藥局,醫師也能打破地理限制,遠距調閱病歷。

在高齡化的趨勢下,智慧醫療是效率與成本的解決方案。丹麥是全球推廣遠距醫療照護的標竿。丹麥的遠距醫療照護,讓病患免出門即可接受醫療照護,透過以病人為中心的「家庭醫療系統(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 ,PCMH),運用資通訊科技建置「丹麥個人健康紀錄e化入口網」,包括電子病歷、智能化服務平台與資通訊科技產品的結合。依據美國非營利組織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會的估計,丹麥的醫療體系每年可節省約一億兩千萬美元的費用。

自2013年起,丹麥訂出E-Health strategy等政策方針後,預計投入71億美金興建可提高醫療效率的16家超級醫院。除大量應用智能醫療解決方案外,亦積極鼓勵病人居家醫療,並由此衍伸出許多小區及居家照護相關標案商機。

實踐社會價值的醫療服務

北歐五國之一的丹麥,擁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了稅收支撐的國家醫療保險制度。丹麥建立了明確的醫療分級制度,由家庭醫生擔任醫療照護第一線的守門員,確保民眾就醫質量的同時,也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並提高健康照護效率。

丹麥公共醫療制度約有40年歷史。10年前丹麥有超過80家醫療院所,但現在則下降至59家,預估至2022年,全丹麥醫療院所將不到30家。透過科技的應用,醫療院所不斷減少的同時,醫療服務的效率卻不斷的精進。

在福利國家的價值底下,丹麥民眾不因個人的不同,而在醫保障上有所差異。醫療服務以公共資產的形式幾乎免費的提供給所有的國民。而醫療照顧的目的在確保每個人的醫療需求以公平、可近的、及有質量的方式得到滿足。


Hygge可以說是丹麥的金字招牌了,短短五個字母組成的詞語揭示了丹麥人保持世界最高幸福度的秘訣。

為了讓Hygge能夠成為世界共享的文化財富,丹麥最近正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植根于丹麥人骨子裡的Hygge文化,在2015年強勢席捲全球,掀起了一場聲勢浩蕩的「Hygge革命」,啟發了很多人嘗試新的生活方式。Hygge也在2016年被牛津英語字典列入「年度最有影響力的辭彙名單」之中。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現代社會的人都不堪重負。Hygge所提倡陪伴、相聚、平等等價值內核能夠給所有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精神裨益,」丹麥幸福研究所的創始人Meik Wiking說。

Hygge的生活態度,在英文被大致描述為coziness,在中文被說成閑適愜意,但實際上這些停留在表徵層面的辭彙,並沒有觸及丹麥幸福秘訣的要旨。

如果一定要給hygge下一個定義,那就是遠離一切壓力和惹人厭煩的事情,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乾脆獨處,只要這讓你感到身心放鬆和舒適。hygge並不指什麼具體的東西,它是一種感覺,一種良好的心態,一種丹麥人的生活哲學。

其實,無論身處何方,也無論以何種方式,只要你嘗試去慢下腳步,感受生活愜意,與親朋好友共度美好時光,你也許就能捕捉到Hygge的真諦。那麼,當你去到丹麥,怎樣才能感受到丹麥人最純粹的幸福味道呢?這幾個小建議,一定要收好了。

Home-made才最地道

家庭,對於丹麥社會的意義並不亞於中國。70%的丹麥人都認為他們一生中最幸福、最Hygge的經歷都發生在家裡。

所以,去到丹麥,你可以放棄傳統的酒店,而是其Airbnb上預定一家當地人提供的房間,儘可能地讓主人提供蠟燭、棋牌遊戲、烹飪用具等等丹麥人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

此外,來到丹麥一定要去當地的集市逛一逛,採購一些新鮮的食材、甜點和飲料。當夜幕降臨,鋪滿一桌佳肴,和朋友相聊甚歡,Hygge便會悄然而來。

放下外界的枷鎖

珍惜當下,是幫助你感受到幸福的不二法寶。而珍惜當下的前提,便是儘可能地不被外界所叨擾。

那就,關掉所有的電子設備。

開始習慣於在閱讀中、旅行中、烹飪中、棋牌遊戲中、手工藝製作中,或者有一搭沒一搭的隨意攀談中,感受生活樂趣。也只有如此真切的、人與人的互動才能釋放出最大的幸福能量。

陶醉在咖啡世界

丹麥人熱衷於咖啡,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在寒冷的日子中,什麼也比不上一杯捧在手中的熱咖啡。

你可以遠離擁擠的城市中心,在深藏在商場頂部的咖啡館,蜷縮在陽台的吊椅,讓時間在晃蕩中悄然流轉。或者,找一家堆滿書籍的咖啡館,舌尖感受美味,心靈接受洗禮。

如果實在不想出門,你也可以在租住的房間,自己研磨出一杯口味自洽的咖啡,點燃壁爐的火,讓光打在臉上,溫暖留在心裡。

與大自然親密對話

從公園到墓地,丹麥擁有著無數嵌綴其中的星星綠洲。只要你按照時令的變化,穿著適宜,便能夠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最大的震撼力。

沿著水走,你便有了水的靈動,沿著山走,你便有了山的踏實。看見了草,你的心頭便會萌芽,看見了花,你的臉上便會絢爛。

肆無忌憚的小放縱

人都是後天習得對於自身的約束,偶爾也需要放縱一下,才能獲得與生俱來的歡愉。

當你走過烘焙坊、蛋糕鋪、糖果店,不要再與自己掙扎,哪怕只有半點心動的漣漪,你也要義無反顧地去嘗試。

萬一以後不再動心了呢?這一霎那的感覺便永不再來。

趁著春光大好,趕緊Hygge起來吧!

如何獲取《外交之聲》公布的工作機會、活動、項目信息、申請材料及報名表格?

部分圖文資料自丹麥駐華使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交之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公布簽證新規:提交5年社交信息影響幾何?

TAG:外交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