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一生有無數「敵人」,唯獨對此人除了咒罵別無辦法

蔣介石一生有無數「敵人」,唯獨對此人除了咒罵別無辦法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蔣介石同史迪威在緬甸作戰問題上亦有較深的分歧。蔣介石由於對英國人存有戒心,一再叮囑史迪威不要讓中國遠征軍冒險突進,而應將遠征軍部署在曼德勒一線。但史迪威認為「緬甸之重要甚於英國,英國可失緬甸而中國則否」,力勸蔣介石傾全部兵力來保衛緬甸。史迪威主張以攻為守,在仰光失陷後,仍將第5軍的新22師、第96師調往彬文那,支援第200師在東瓜的作戰,並準備調動更多的兵力,向東瓜之日軍發起進攻。蔣介石對彬文那之戰並不積極,暗中命令援軍放慢前進速度。最後,由於多方面的因素,遠征軍在緬甸遭到失敗。史迪威片面地把失敗原因歸咎於蔣介石「經常干涉和寫信所造成的後果」以及「愚蠢、恐懼和單純的防守態度」。

蔣介石在演講

而蔣介石亦對史迪威的作戰方案十分不滿。他在給宋子文的電報中批評史迪威「仍以15年以前之目光視我國家與軍人,故事多格格不入」,稱緬甸戰事失敗之原因,「全在戰略之失敗」,對史迪威將責任推諉給中國高級將領的做法大加抨擊,聲稱自己「從未曾見過推諉罪過逃避責任以圖自保有如此之甚者也」。他還對史迪威在遠征軍撤退期間的表現很惱火,指責史迪威不顧遠征軍而「竟自赴印度」,「並未對我有一(中與史本約有特用密碼本,平時皆直接通電)請示或直接報告,於情於理,皆出意外」。

中國遠征軍受閱

最後,蔣介石對於史迪威控制美國租借物資深為不滿。在史迪威來華之前,美國援華物資一經裝船離岸,所有權即歸中國,可以由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個人任意支配。但史迪威及其助手們主張租借物資應受到美方嚴格監督,以防止國民政府不用這些物資抗擊日本,而是「最終用來對付共產黨和國內的其他敵手」。因此,史迪威訂立的原則是:美援物資只給予那些同日軍作戰的部隊。

史迪威

蔣介石後來氣憤地談到:在1944年6月以前,「除雲南遠征軍外,中國全部軍隊,並未得到美國租借案一槍一炮之供給」。蔣介石甚至將中國軍隊在豫湘桂戰場的失敗也歸咎於史迪威,聲稱史氏進攻緬北,導致戰事不利,要求中國增兵,致減弱其他中國戰場之兵力,使「大部分之中國總預備軍,其訓練及裝備良好者,幾完全消耗於緬甸戰場」,指責史迪威「置華東戰場之成敗於不顧,甚至華東最危急之時,彼猶堅拒撥發業已運抵雲南可供華東戰場應用之武器」。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四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戰車營在緬北瓦魯班大捷中有何表現?當場擊斃500名日軍,繳獲物資無數!
舊制度已落後於時代,「人臣無外交」體制崩潰,清廷該何去何從?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