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關節的運動特點和排列關係

骨關節的運動特點和排列關係

人之所以能夠完成各種功能性動作、姿勢。是多個關節之間相互協調、合作實現的,各個關節之間形成了關節鏈。

當關節鏈中的某個關節出了問題,為了完成動作的表達,關節鏈上的其他關節要承擔額外工作,代償性的完成工作,此時就會出現病狀。

穩定關節:僅能在一個平面上活動的關節

靈活關節:能在三個平面上活動的關節

人體由穩定關節和靈活關節交替構成。靈活關節完成大範圍運動,穩定關節為關節活動時提供穩定支撐。

上頸段屬於靈活關節;下頸段屬於穩定關節;肩胛胸壁關節屬於穩定關節;胸椎屬於靈活性關節;腰椎/骶髂關節屬於穩定性關節;髖關節屬於靈活性關節;膝關節屬於穩定性關節;踝關節屬於靈活性關節。

例:胸椎上面連接下頸段、肩胛胸壁關節;下面連接腰椎。比如,胸椎靈活性不足的時候,腰椎、下頸椎、肩胛胸壁關節會變得靈活,去承擔胸椎丟失的那部分靈活性的工作,使下頸段和肩胛胸壁關節、腰椎失去本身的穩定性。長期下來導致腰椎、肩頸結合處、肩胛骨位置出現癥狀;(肩頸不適、腰痛等)

因此在改善肩、頸、腰部癥狀的時候,恢復胸椎的靈活性是很有必要的。

胸椎靈活性不足的原因:長期低頭、駝背、胸椎向後凸起

髖關節靈活性不足的時候,腰椎/骶髂關節/膝關節會變得靈活來代償髖關節的靈活性。最終在腰椎、骶髂關節、或者膝關節處表現出癥狀。(很多膝關節的不適需要激活臀部肌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動干預康復 的精彩文章:

TAG:運動干預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