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的背後暴露了我們哪些不足?

貿易戰的背後暴露了我們哪些不足?

2018年3月下旬,特朗普簽署600億對華25%關稅貿易保護行政命令,其中涉及的主要領域包含:機器人、航天、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生物工程、電動汽車等。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領域正是《中國製造2025》的主要發展內容,《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五大工程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十大重點領域。對於中國而言,國際貿易非常重要,中國將要發展和出口的必定含有機器人產品、航天是指衛星發射等、高鐵出口、電動汽車,中國已經在嘗試打開美國市場,比如電動公交汽車,已經在美國一些州運行,也就是說美國是本著遏制中國先進位造業來的。

除了限制我們在高科技領域進入美國市場,近些年國內企業四處收購美國和歐洲高科技公司,也有通過其它手段得到技術的,美國就開始對中國資本進入美國收購設立限制。另一方面,美國也開始對中國簽證提出限制,要約束中國留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因為中國提出了優厚的條件,希望工程師回到中國就業,幫助高科技企業快速發展,美國人還在怕我們的創新能力快速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7年,對全球127個經濟體的創新能力和可衡量成果進行評估,指標體系的81項指標分為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與技術產出、創意產出等7大類。評估結果顯示:中國國際排名從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5名集團的中等收入國家

我們在為中國排位提升欣喜之餘也更應當看到與歐美先進國家的差距。回到貿易戰的話題,雖然媒體整天說「我們不怕貿易戰」,但這種貿易戰對快速發展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及其產業鏈都有十分重大的影響。我們的這種擔心還是因為我們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大。

作為常年奔走於國內企業的質量管理從業人員,我們會發現很多中國企業在「產品創新模式」和「核心技術」並不領先的情況下還存在如下現象:

一、質量管理把控不嚴

時下網路上到處都在談論「離開中國製造外國人無法生存」,可能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我們也要看到,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在功能上可能沒有什麼問題,有的甚至還要高出國外企業一頭,但另一方面產品質量不穩定,可靠性不足,使我們在大多數行業的國產產品在國內外都處於中低檔水平。

雖然「質量第一」、「質量就是生命」等質量口號在我們很多企業的醒目位置隨處可見,但這些口號卻沒有植入我們的內心,這可能和我們普遍注重短期擴張,對質量改善這樣的長期性工作缺乏耐心有關吧。另外,在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方面,很多企業都建立了一些質量管理體系:ISO 9000等體系等。但在實際的產品研發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功能實現,不重視性能和產品的可靠性,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活動。

二、部門壁壘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效力

部門的劃分教會我們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卻無形中在部門間形成了一堵無形的牆。產品研發不單是研發部門的事,需要各職能領域共同參與和配合,包括系統工程、軟體、硬體、工業設計等專業技術領域,還需要市場、採購、生產、銷售等職能領域的參與。部門壁壘會給產品研發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礙,其對產品研發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也是潛移默化的,如:導致市場壓力傳遞減弱、研發與市場脫節、對客戶需求了解不充分、產品研發效率低下、研發質量失控、產品開發時間延長等問題。

隨著企業產品種類的增加,職能化壁壘帶來的問題將更加突出,許多公司開始實施產品管理模式,如:建立橫向的產品線組織,形成「產品線+資源線」的矩陣結構,強化跨部門流程和團隊化運行試圖從橫向上將各個職能部門貫通,以實現跨部門協同研發,快速響應市場需要。

三、研發靠「能人」而不是靠體系

過於依賴「能人」的研髮狀況在中國許多企業十分普遍,這些能人憑藉自己的技術和經驗開發產品,產品開發過程中出了難題,只有他們能夠搞定。由於他們太忙或者不想把他們的經驗知識積累下來,企業的研發團隊始終難以成長起來。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這種圍繞能人的研發體系的不足越來越明顯,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如:難以找到那麼多的高手,高手們難以管理也難以留住,高手還往往制約人才成長

很多企業的老總也逐步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努力建立研發規範,制定研發流程,進行經驗總結,培養研發人才,但效果並不理想。有些公司企管等部門把研發流程編製出來,但是切忌不可閉門造車,否則搞出來的流程顯然與實際情況相距會甚遠也會毫無用處,另外獲得「能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四、研發領域缺乏職業化人才團隊

中國企業研發人員總數已經位列世界前列,並且研發人員普遍比較勤奮,專業水平較高,這是我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突出優勢。但是,我國企業的研發人員也具有明顯得劣勢,如:職業化水平不高,創新力不足等。

如何提高研發人員的職業化水平?很早就有人提到,關鍵是要實現研發人員從工程師到「工程商人」的轉變。首先,要使研發人員建立市場意識、從投資的角度看待產品研發,需要提供機會讓他們感受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參與必要的市場活動。其次,明確開發人員的角色定位,不僅要為產品的技術實現負責,還要為產品的市場和財務成功負責,確保產品研發過程中緊緊圍繞客戶需求、關注競爭產品。第三,需要讓研發人員具備市場和商業等方面的技能,包括客戶訪談、競爭分析、以客戶為中心的設計、成本分析等。

以上擺在中國企業產品創新能力提升道路上的鴻溝,必須一個不漏的跨越。造成這些研發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企業長期不重視研發,國家在技術引進和合作戰略上的失誤,行業引導政策不足等,而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中國企業在研發管理上問題重重,研發管理水平長期落後。

作者:王慶賀

北京海德國際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全國商業質量獎評審員;

北京、黑龍江等省市政府質量獎評審組長、專家;

浙江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員培訓專家;

國際認證組織發展培訓師、諮詢師、測評師,《領越TM領導力》認證講師;

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專家。

具有豐富的卓越績效模式導入和企業質量獎創獎經驗,作為項目負責人服務過的企業包括:國家會議中心、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沙石化、南方電網、開灤集團、中建海峽、中建三局二公司、中建一局發展、京東方科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永高股份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質量 的精彩文章:

TAG:i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