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板浦筆記 熟能生巧

板浦筆記 熟能生巧

記得,30幾年前,我在老家板浦二中上學時,學過歐陽修寫的《賣油翁》一文。文中說:陳堯咨(宋朝狀元)擅長射箭,當時世間無人能及,他非常驕傲。一次,他正在練習射箭,有個賣油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的斜眼看著他,久久地不離去。賣油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過微微點點頭表示讚許。

陳堯咨問:「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是不是世上無雙?」賣油翁說:「沒有什麼奧秘,只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聽後生氣地說:「你敢輕視我的箭法!」賣油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賣油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賣油翁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別的什麼奧秘,只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見此,只好笑著將賣油翁打發走了。

把事情做到極致,像賣油翁一樣的,我的老家板浦,像這樣的人物,說起來,還真是不少。

簡單舉幾個例子。

我朋友朱錦寶的父親朱二虎,有一手絕活,賣涼粉、賣狗肉凍從來不用秤稱,而是一刀切。什麼是一刀切呢?意思簡單,明了。下刀又快又穩,乾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重複第二刀。切後,上秤稱一稱,其重量一點不差,正好。

在菜市場,以賣豆腐為生的茆永才茆師傅,他與朱二虎的本領不分上下,在伯仲之間。他的功夫,同樣到了爐火純青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刀切。

我的姐夫,本名朱光成,小名大雙喜,更是名不虛傳。臘月里,他香腸灌好後,則喜歡掂斤兩,一根香腸在手裡輕輕地掂一下,就知道多了,還是少了。

姐夫朱光成灌香腸時,圍觀的看客不少。有少數看客,不服氣,表示懷疑。姐夫朱光成當場與看客打賭,結果看客輸的心服口服。

中大街有一家,店名叫孫強鹵貨。店主孫強的母親有一雙巧手,抓滷菜,很准。我有時,獨自一人在家,實在嘴饞了,就信步去孫強鹵貨店,買點豬頭肉或者豬耳回家,打打牙祭。每一次,我都親眼目睹,只要顧客需要哪道滷菜,孫強的母親只是隨意抓了一下,就一下,便大功告成。

在我看來,我所欣賞的和佩服的鄉人朱二虎、朱光成、茆永才······等人的本領與賣油翁相比,別無二致,如出一轍。

用一句話結尾:熟能生巧。

作者簡介:潘友國,男,土生土長江蘇省連雲港板浦人。喜歡看書、寫作。時常有文章發表。偶爾獲獎。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原創詩歌 於你而言
著名作家李敖去世,享年83歲,附李先生家屬說明稿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