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短視頻+知識付費,到底行不行?

短視頻+知識付費,到底行不行?

4月10日,百度宣布知識短視頻品牌「秒懂視頻」將在內容、渠道、合作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圍繞秒懂視頻的生產,推出業界首個精品知識類短視頻生產組織——愛芝士生產者聯盟。

百度愛芝士生產者聯盟成立發布會 圖源:百度秒懂視頻微博

增加知識存量、節省時間是短視頻用戶的訴求之一。波茲曼曾在《娛樂至死》中表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內容,從而最終能夠控制文化」。而當下的媒介顯然更傾向親民、能快速引起共鳴的觸達方式,這就不難理解大環境下,多數內容都添加了趣味及情緒,經過娛樂性的包裹。

透過這層糖衣再看,觀眾對知識的需求並沒有消失。當下短視頻市場進入理性發展的調整期,這對調性相對嚴肅的知識類內容是利好的,同時自我提升的焦慮也在拉大用戶需求。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升級產品的秒懂視頻似乎儲備已久。

知識付費+短視頻該怎麼玩,作為較為低調的變現方式,其潛力究竟如何?

Part

1

知識付費+短視頻=?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付費音頻欄目及產品遍地開花,到了2017年雖然增長勢頭稍稍放緩,但總體來看依舊有力。

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1382億元,同比增長126.6%,參與用戶數約7億,資本市場對知識技能共享的發展潛力保持高度認可。

但對短視頻來說,知識付費依舊是門檻較高的變現方式。這裡的門檻由多方面原因構成,極強的信息量、排他性、復購率/推薦購買率是知識付費的成立標準。

創作者的內容產品需傳達出豐富的信息量,持續產出超濃縮的優質內容是一大挑戰。並且這些內容需要具備獨家性,不能被複制。

最後一點是最重要的——用戶的重複購買率,問題是否解決了?此次成交是否淪為一鎚子買賣?持續發展是一款健康產品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這也就能解釋實操性技能內容的市場,要比宏觀層面的「修身養性」內容的市場大很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所以如果帶著最後一個問題來看用戶的消費心理,可以發現要想達到此目的,知識還需結合服務。

由KOL傳達給用戶的信息是二手且帶著個人主觀色彩的,這點毋庸置疑。如果用戶追求的是「稍有涉獵」,那麼這類內容可滿足需求。如果用戶追求「解決自我提升的焦慮」和「對知識的渴求」,那麼僅提供濃縮觀點還不夠。

大多數知識匱乏的問題多因為用戶走不出舒適區的惰性使然,如果產品能夠引導用戶自主學習、陪伴學習,那麼此問題將會解決得更徹底。

比如近期「知乎·讀書會」中「名人領讀」的版塊,就是調動用戶自主性的做法。

知識付費在這個語境中,更準確的表述應當是「內容付費」,有時用戶的訴求不僅是純粹的「知識」,他們還帶著其他的訴求。

除了以上幾種消費動機,用戶還存在有諸多需求:比如獲得談資,增加用戶的社交貨幣;有時甚至僅僅是需要自我認同,針對此需求,一些知識類內容僅將用戶已知的觀點換種說法就可成功銷出。

那麼對於短視頻來說,在提供純粹的知識外,其他實質性反饋及軟性服務也可為品牌提升整體的溢價能力。

二更學院為畢業生提供平台特權 圖源:官網

Part

2

短視頻付費尚在起步

視頻形態的內容一般有兩種付費方式:視頻/內容平台的會員付費、粉絲付費。

前者適用於力量相對較小、腰部及肩部的團隊,可採用內容聚合的方式實現在平台盈利。後者更適合自主性較強的內容團隊,平時為用戶提供最基礎的內容服務,更高階的內容需求採取付費觀看的模式。這部分團隊或KOL的用戶粘性較強,願意跨平台追隨,平台也就不成問題。

短視頻+內容付費,目前的玩法有PGC及問答社區兩種形態。

PGC中的垂直細分品類比較適合這種變現方式,其中發展較為成熟的文史垂類短視頻節目《看鑒》已自成平台。

從2015年底上線APP到2017年8月推出付費專輯,看鑒布局內容付費的腳步似乎按部就班不急不緩。事實上,知識類的短視頻都會有一個用戶養成的階段。從帶進門到培養成付費用戶,創作者在內容變現的過程中都較為謹慎。

新片場2016年上線的付費影視教學欄目《電影自習室》,早在2012年就開始製作並測試市場反應,其成績也比較可喜,據相關資料顯示,此付費產品在預售階段就賣了100多萬。

看鑒APP 付費欄目 圖源:看鑒APP

看鑒對用戶的等待與養成也收穫了不錯的結果,據平台外顯數據顯示,截止發文前,看鑒APP共推出35個付費專輯,累計售出66萬份。

目前看鑒APP不止有自家的付費及免費內容,還邀請《李子柒》《MakerBeta超能技術宅》等眾多PGC入駐,為內容池提供更多類型及可能。付費聚合平台上的創作者可互相借勢,同時也利於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

除了垂類短視頻,娛樂向的PGC也有試水付費內容的案例。影劇評節目《小片片說大片》去年推出付費講解欄目,付費作品均為電視劇,形成欄目。售價不高,同時輔以返現的方式鼓勵用戶將內容分享給更多人。

《小片片說大片》付費頁面 圖源:官方小程序

第二種模式是付費短視頻問答,用戶文字提問,回答者視頻回答,同時參與者的每次消費可給提問者和回答著提供分成。

視頻問答在過程展示方面更具優勢,與音頻問答的運營策略相似,前期會邀請多個領域的專家及頭部KOL入駐,促進社區活躍度。目前這類產品有問視等,當下尚處於起步階段。

相比知識需求,內容付費更多的是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

創作者還需根據自身基因來考慮如何跟用戶的需求結合,如持續產出能力較強,且技能方面過硬,那麼可向系統全面的培訓機構發展,如果要向用戶發行社交貨幣,不如琢磨如何為用戶提供資質證明。

MOOC學院宣布上線曬證書功能

野蠻生長的狀態已經過去,精細運作的短視頻市場中,每一個契合用戶需求的內容產品都可得到合理的發展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思數據 的精彩文章:

2018短視頻挑戰再升級!哪些平台還有流量紅利?
監管的重鎚下,短視頻該如何打破尷尬?

TAG:卡思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