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關條約》如何掀起了列強瓜分狂潮,該條約為何被國人所牢記?

《馬關條約》如何掀起了列強瓜分狂潮,該條約為何被國人所牢記?

原標題:《馬關條約》如何掀起了列強瓜分狂潮,該條約為何被國人所牢記?


作者:孫啟平,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期是1895年4月17日,當時是由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人簽訂的,對於國人來說,這是一份極其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一天應該被後人所牢記。


《馬關條約》簽訂


那麼,我們為什麼說《馬關條約》的簽訂給中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災難,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呢?我們需要從《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來看一下。我們知道,《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有:中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給日本二萬萬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通商口岸,同時,日本的船隻可以沿著我國的內河駛入以上的各個口岸;允許日本的臣民在中國的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運往中國的內地只能按進口貨納稅等等。除此以外,日本竟然還在條約中無恥的規定:為了保證中國能夠履行條款,由日本軍隊佔領威海衛。我們可以看到,以上所列的主要條款是完全不平等也不合理的,是任何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所無法接受和認可的。


那麼,《馬關條約》的簽訂給我國帶來了怎樣的危害和影響呢?通過《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本在中國可以隨意設廠,而其他各帝國主義國家也可以利用片面最惠國的待遇獲得同樣權利。各帝國主義大量的向中國輸出資本,利用我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來興辦工廠,開礦山,修鐵路,經營航運等等,從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並且逐漸地控制了我國的經濟命脈。台灣、澎湖列島等地的割讓,不僅十分恥辱,更讓我國的領土主權大大喪失,祖國的大好河山淪為倭寇之手,怎麼能不讓人痛心?


中日《馬關條約》


需要注意的是,在《馬關條約》中規定的巨額賠款實際上已經接近了清政府全年總收入的三倍之多!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大量的出賣利益和權利去抵押借債,從而進一步受制於西方列強,也大大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負擔,使百姓的生活更加窘迫。列強在中國利用片面最惠國的待遇對中國民族工業進行壓迫,嚴重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列強還大量對華進行商品傾銷,使我國大量的資源和原料被掠奪,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台灣和澎湖列島等地的丟失,又進一步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也加深了國內的民族危機。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所以,1894年甲午戰爭標誌著資本主義對我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馬關條約》的簽訂則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進一步地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參考資料:


1.李侃、李時岳等,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2014年版。


2.虞和平、謝放,中國近代通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賈松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清初戲曲創作的三大流派是哪些,各自有何創作風格?
清代的「寶直局」是什麼機構,有怎樣的演變歷程?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