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口可樂的日子不好過了,為什麼?

可口可樂的日子不好過了,為什麼?

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大約每秒鐘售出19400瓶飲料,這個數據讓可口可樂真正成為了世界級的飲料,然而世界級飲料也有滑鐵盧,這不可口可樂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兩大可樂巨頭的滑鐵盧

可口可樂在 2017 年全年的凈收入為 354.1 億美元,同比下滑 15%;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暴跌 81%,僅為 12.48 億美元。而可口可樂的百年老對手百事可樂也可謂是難兄難弟,從其 2017 的全年業績來看,百事可樂凈利潤僅為 48.57 億美元,同比減少 23.26%。

與之伴隨的就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大裁員,從2017年年中開始可口可樂就開始了一場全球大裁員,針對可口可樂全球總部的5500名員工,可口可樂已經裁撤了其中的大概20%也就是1200多人,並且將旗下的低利潤瓶裝公司都賣掉,在2016年11月可口可樂中國就像瓶裝業務賣給了中糧集團和太古集團,在2012年可口可樂公司達到歷史巔峰的時候,全球十五萬員工可謂是盛況空前,然而到現在,根據不少媒體的計算可口可樂的人數只剩下了不足四萬人。

為啥連可口可樂都賣不動了?

可口可樂作為全世界最為流行的一種飲料,風靡了整整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中無數國家沉浮,無數企業從盛轉衰,只有可口可樂幾乎可以「永葆青春」,甚至在2012年達到了可口可樂業務的頂峰。

很多媒體都很簡單的把可口可樂賣不出去歸咎於消費升級,但是似乎有一個問題大家沒能解釋清楚,那就是全球的消費升級不是一起的,而是有節奏的消費升級,那麼,既然消費升級不是全球一起的,那麼為什麼可口可樂早不下降,晚不下降,偏偏會在中國消費升級的時候出現業務嚴重下滑?我們雖然可以用中國自豪感說中國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們還是要冷靜地看到事情絕不是我們用民族自豪感就能夠解釋的,所以問題遠不是消費升級的表象那麼簡單。

大家喝到的可樂口味幾乎都是一致的,在流水線上可口可樂以一種幾乎全球一致的方式在生產,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種流水線式的機械化大生產能夠產生足夠的規模經濟,讓成本快速降低,形成經濟節約,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地幾乎都是的,可口可樂的價格可能是一個地方最為穩定的物價,無論其他商品價格怎麼上漲,可口可樂似乎都是一個幾乎穩定不變的價格產物,這就是規模經濟的驚人魅力。

但是,規模經濟也是一把雙刃劍,這就是生產出來的產品無疑是單調的,無疑是標準化的,在工業文明時代幾乎所有商品都是標準化的,所以可口可樂的標準化似乎也無可厚非,然而,在互聯網經濟的影響下,大家的消費需求開始被快速地挖掘出來,人們逐漸發現了我的需求也許並不是某個規模化的東西,我需要個性化的服務,所以大量的長尾市場和垂直領域被開發出來,互聯網意義在於可以通過互聯網幾乎無限延長的貨架開發出足夠的長尾,從而服務更多垂直化的需求。這個時候,作為規模經濟標準化商品的產物,可口可樂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棄嬰」。

所以,現在可口可樂也開始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種,讓品類快速豐富起來,雖然業績下滑了,但是可口可樂的前一個時代已經過去,規模經濟所生產的標準化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的個性化需求的時候,可口可樂也將會逐漸走向終結,未來標準化的商品都將面臨同樣的命運,可口可樂也許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都財富 的精彩文章:

TAG:銀都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