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個女性打拚的真實故事

10個女性打拚的真實故事

「大城市留不住肉體,小城市留不住靈魂」。

每一個深諳看客心理,卻從未真正深入過生活的編劇,都擅長這樣寫故事。

最近熱播的 《北京女子圖鑑》也是這個路數,小城青年因不滿家鄉生活的模式,獨身來北京打拚,將「小城」和「大城」切割成對立的兩端。

大小城市的優劣對比,放在為此打拚的獨立女性身上,顯得更加扣人心弦。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哥找到了來自10個不同城市的獨立女性,聽一聽他們關於城市打拚的真實故事。

GIF

坐標成都,十二年前大學畢業,執意要留在大都市。

當時為了考一個編製,成都的考試中心都被我踩熟了。記得有一次去教育局報名,人從三樓樓梯一直排隊到教育局大院外面的一條街道,結果那次我考第一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可我沒有氣餒,繼續考,但是每次都無疾而終。

有一次,身上只剩下了兩塊錢,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用兩塊錢堅持了一個星期,每天去菜市買三毛錢的麵條,撿點菜葉回到租住的房子和著眼淚吃下去。那時候真的心酸啊,還不敢告訴父母。後來放棄了考編製,找了一所民辦高校,邊工作邊考研。

現在十二年過去了,我們學校辦得欣欣向榮,我去年還評了副教授,在成都也買了房子安了家。我想說的是生活也許會苛待你,但是,老天仍然會眷顧不懈努力的人!

2010-2013年,我在河北燕郊的某國企打工,當時剛畢業,雖然工作累點,但乾的也挺有勁頭,從沒覺得融不進去這裡。

慢慢的親戚給介紹對象,這是大齡剩女必然面臨的。我條件不差,可被安排的總是些歪瓜裂棗。後來一個當地的親戚道出真相,說本地的條件好的都找本地的,誰找個外地的。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外地人原來這麼被歧視。

後來公司倡導裁員增效,我自認為業務水平拔尖,工作以來從未出錯。結果領導以其他員工都是本地的,不願意調動,我是外地的有可能接受這樣的理由找我談話。雖然最後沒有被調走,但也是哭笑不得。

當時領導說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這句話怎麼說呢,可能是對的。外地人就是外地人,在怎麼和大家一樣,別人一開口就是「你是外地的」。現在我在另一個城市生活了5年了。再也沒有人說我是外地人而歧視我了。

我是延安人,但是在延安市工作也才兩年,一直從事互聯網行業。

今年26歲,個人覺得不算大齡,但是在家鄉,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們都已經比較恨嫁了。我倒不會覺得我嫁不出去,只是覺得相對落後的城市觀念給了我太大的壓力。父母會覺得找個公職人員收入穩定,福利好,能分房,身邊的人也都覺得體制內,才有面子。

我也知道,社會環境影響了大家的思想,延安企業少,個體戶又沒有比較健全的工資體系,沒有五險一金,甚至有些公司隨時都有解散的風險。

但是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機會來到了延安,我真心希望延安能越來越好,延安能加快接受新事物的腳步,好讓我能掙的多一點……

我在今年年後,辭了公務員的工作來,來到了杭州。而且是,放下了老公和兩個孩子來的……新聞哥有沒有覺得我瘋了,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我真的是瘋了吧。

我是五線城市的小公務員,當時為了跟現在的老公走到一起考了他當地的公務員,有了大寶之後又生了二寶 。現在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自己更好的發展,就來了杭州。

離開一大家子一個人來杭州,還是有些不適應,很想孩子,周末一有時間就會回去,每次走都要掉眼淚,有時候還會抱著孩子一起哭。

更多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家搬過來,把孩子們接來,接受更好的教育,讓他們有更大的眼界和更多的見識。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喜歡這個新的城市,在這裡幸福的生活下去。

我09年畢業,跟著堂姐去了上海找工作,一番波折之後終於找到一個小公司做出納。上海給我的感覺是,節奏很快,也很擁擠,公交車開的也很生猛。

當時有一個比我小三歲的公司同事,也是我室友(公司包住宿)她是鎮江人,特別的傲氣,特別的嫌貧愛富那種。後來她看上了老闆的一個客戶,比她將近年長20歲,她每天回來就是跟我說那男的怎麼怎麼樣,甚至她主動去了男人家過夜人家都沒動她。

再後來我真的是受不了了就跟老闆辭職,走之前我把借給她的錢要回來,她一副施捨我的樣子翻臉不認人,不過無所謂,她選擇那個活法是她的事,我只要遠離她就好。

自那以後再也沒去過上海。現在我的孩子五歲了,有時間要帶她去上海迪士尼看看,然後告訴她,媽媽剛大學畢業就是在這座城市接受了社會的洗禮,並且更加懂的感恩的重要性。

我是一個南方妹子,為了一個新疆男孩子,不遠萬里高考考到烏魯木齊,最開始的就是氣候乾燥和時差不適應,本來體質就弱,幾乎每個月扁桃體都發炎打點滴。

時間慢慢過去,我也慢慢適應的這裡,發現這裡的人充滿熱情。一次和男友去他家回來的時候下雨打不到車,一個維族大姐讓我倆上車說可以載我倆一程,大姐不知道我家住哪兒,導航的半天也是搞錯路線,還不小心闖了一個紅燈,最後終於送我和我男友回了家,下車給她錢她也沒有收,她說民族團結一家親。

後來我在這座城市也找到了工作。發現慢慢喜歡上了這裡,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還可以看到大雪紛飛。工作之餘還可以去路邊攤吃烤肉。每個人都活的那麼真實。晚上也不用害怕走夜路,城市裡燈火通明,走百步就可以看到崗亭,很多人都說怕這裡治安不好,其實隨處可見的特警就能給你安全感。

時間過得很快,我也很幸運,在這無依無靠的城市我男友一直陪伴我七八年,打算今年我們就要結婚了,明年可能到南方去發展,要離開這座城市突然也有很多不舍。希望友人依舊,歲月如故。也謝謝這座城市讓我成長。

25歲女漢子一枚,坐標貴州省丹寨縣,沒錯,就是央視廣告「來丹寨就是扶貧」的丹寨。

一個人從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家鄉滾到國家級貧困縣,每天報道宣傳這個城市的人和事,一點點看著它的發展變遷,回家打車都喊不出自己要去的地方的名字,還有一個殘疾癱瘓的老爸,請人照顧,感覺自己是個不孝女了。

說件事:去年貴州凝凍天氣的時候,爬到縣裡最高的山頂拍攝霧凇美景,零下五六度,在貴州來說算很冷的了。自己的手機凍關機,同事手機都沒信號,六點過鍾天快黑了,在山下等我們的車師傅一直聯繫不上我們,還以為他先回去了等我們電話,結果到山下的時候師傅在外面凍得縮成一團看著我們來的方向,遠遠的看到我們來了趕緊上車發動車子。

一個人背景離鄉,但有一群可愛的同事,也不就不那麼孤單。

坐標廈門,其實有點不喜歡這裡,留在這裡是因為我把房子買在了這裡,爸媽在老家,雖然感覺好像我什麼都不愁了,但是最近被裁員萌生了想回老家的想法,因為廈門工作太難找了,特別是女性。

除了銷售類,文職類基本不是按小三標準不然就是看臉。這不是亂說,我閨蜜面試老闆直接問她要不要當小三,我自己也親身體會。工資太低,也許你不會相信,我每月工資扣了五險一金只有2000,(行政文職)快30了,身邊都結婚生子了,自己要錢沒錢要事業沒事業,似乎支撐我的只有這個房子。

之前聽到裁員消息的時候真的很迷茫,現在依然是,在猶豫要不要回老家,但是老家似乎也沒有什麼發展。

在鄭州工作的第五年。

從剛畢業的時候來到這裡,無依無靠。做著2800元一個月單休的行政工作,租住180元一個月的違建城中村,七樓沒有電梯,沒有物業,院內污水橫流。天天穿高跟鞋爬樓梯,有時候還需要晚上應酬,回家的時候搖搖晃晃扶著扶手慢慢往樓上走,上一層就歇一會,最後兩層幾乎是手腳並用爬上去的,對未來充滿希望又很不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現在嘛,我從當初一無所有的職場小白,成長為現在獨當一面的行政主管,月薪過萬,還是雙休。父母為我付了首付,住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月供跟公積金一樣多,基本沒什麼負擔,開開心心的掙錢花錢,給父母買貴重東西,結婚生子,覺得很滿足。

最大的感觸是平台很重要,如果沒有進入一家千億央企,就不會有現在的能力和待遇,選擇比努力重要,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憑藉奮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離開是因為這裡太窮。借了八百元來到北京,下了火車第一感覺就是:這兒的樓真高,馬路真寬!我一定要在這裡闖出一番天地!

08年的時候,因為老家房子的事情跟親哥鬧得很不愉快。哥嫂幾次要我媽把老房賣掉給他們在北京做首付,並且建議我媽自費去養老院或者住在我這,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後來媽媽說哥嫂打算結婚,可她手裡沒有彩禮錢。我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和相親不到一年時間的男友結婚了,問我愛不愛他?沒有所謂的愛,但並不討厭,結婚的目的很簡單,收到的彩禮錢給我媽媽送去,然後用來給我哥結婚……

從來北京的第一天到現在,整整15年的時間,如果按照最初的夢想脫貧,那麼我成功了,但和哥哥的親情卻一敗塗地。我和我哥從小感情特好,可北京飛速增長的房價,摧毀了我們一家人,走的越來越遠。北京,給了我夢想成功的機會,卻也讓我失去了一份親情。

看完姑娘們這麼多故事,不禁感慨,哥的女粉絲長的確實好看啊!

不是哥又不正經,而是,在看完這些之後,反倒不想再做一些常規性的總結。

因為無論在哪個城市,我看到姑娘們都尚有選擇的權利,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有通過奮鬥得到幸福的機會。當達成這些條件的時候,再回過頭來看它,到底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就顯得尤其不重要。

我們窮盡一生追求的只是幸福本身,而不是獲得幸福的方式。

(本期故事上牆的哥迷請給我發消息,有禮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哥 的精彩文章:

學長玩筆仙沒送走,抽搐到掐自己脖子……
穩住莫慌別害怕,「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是碗毒雞湯!

TAG:新聞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