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五一換種新玩法?「最有內涵」出遊攻略來襲!

五一換種新玩法?「最有內涵」出遊攻略來襲!

廣州那些充滿歷史氣息的地方

你知多少

五一假期就在眼前啦

相信大家那顆想要出去遊玩的心早已躁動不安了

可是!

這個五一假期似乎老天爺不太給面子

據氣象部門預測

假期三天

廣東大部地區有雨

但是!

廣州的天氣以多雲間陰天為主

溫度上還是很適合出遊的

與其去要隨時提防著下雨

去擠那些「人從眾」的景點

不如留在廣州到知名故居走一走

和歷史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

今天小編就要送大家一份

充滿文化氣息的廣州故居之旅攻略

你準備好了嗎

01

紅線女故居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華僑新村友愛路20號

從1957年始直至她晚年離世,紅線女一直居住於此,是紅線女生前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該住所由一棟兩層半樓房和花園組成,主體建築曾於1997年推倒重建;佔地面積六百餘平方米,建築面積四百餘平方米。紅線女生前曾在該住所接待周恩來、鄧穎超夫婦以及一大批文化人。

紅線女故居內景,二樓過道上有國畫家林墉為她畫的半身肖像畫。

紅線女故居一樓,展示了紅線女生前比較有代表性劇目的演出服。

紅線女故居的書房,有練習書畫的文房四寶。

紅線女故居客廳的右邊,是一間很大的練功廳,中間還有一張乒乓球台。紅線女非常喜歡跟她的孫子、曾孫在這裡打球,伴隨著她走過許多歡樂的時光。

紅線女故居客廳的一個角落放著一架鋼琴,那是紅線女為了方便在家排練而專門購置的。

紅線女故居的睡房一角,擺放著不少紅線女平時食用的藥物。

「廣州白宮」伯捷故居

02

地址:廣州白鶴洞山頂

伯捷別墅是一個世紀以前,一位叫伯捷的美國土木工程師的故居。從一年前的照片來看,它並不惹眼,破舊低調得和它的歷史不相稱這棟別墅曾經多次用來接待孫中山、蔣介石等人,被稱為民國時期的「廣州白宮」。現在,它已經在廣州市文化局的規划下修葺一新。

伯捷故居最有特色的百年木樓梯。

伯捷故居的百年木樓梯的柱子很有特色。

別墅由伯捷先生親手設計與建造,建築質量高,體現了該時期廣州居住建築的較高成就。經歷了百年的變遷,這棟中西結合的老房子,卻依舊靜靜地在芳村白鶴洞一座養老院旁邊隱沒著,帶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如此接近川流不息的芳村大道,伯捷別墅卻在一圈花草樹木的掩護下恍如與世隔絕,靜謐得恍如夏日的一個夢。

伯捷故居的西式壁爐。

伯捷故居所用的磚為外國進口。

伯捷故居地下室的通風口在修葺後仍然保留了原來的模樣。

03

十香園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懷德大街3號

廣東著名畫家居廉、居巢於晚清時代就在廣州河南筑「十香園」設館收徒授藝,弟子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由此開創了嶺南畫派,更帶出了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等著名嶺南畫派畫家,十香園被譽為「嶺南畫派的搖籃」。

十香園內的長廊。

十香園的古建築與周邊的現代建築遙相呼應。

十香園內設置了《十香園與居巢、居廉》專題展覽。展覽以圖片、實物、高分子模擬蠟像人、場景復原、多媒體展示等形式,讓觀眾了解居巢、居廉的藝術特色和成就。

十香園內居廉居巢的畫室。

十香園內學生學畫的畫室。

抗日名將蔣光鼐故居

04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逢源北街87號

蔣光鼐故居在2010年亞運前已修復完畢,經過一段時間對蔣光鼐生前文物的收集,荔灣區文化部門用聲光電影、實物以及圖片等在故居內再現了這位抗日愛國名將的生平。

抗日名將蔣光鼐故居座落在風景秀麗的荔枝灣涌旁。

蔣光鼐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時的紀念刊。

蔣光鼐故居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建築風格兼具西關大屋及西式樓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嶺南大宅民居。蔣光鼐故居建於民國初年,民國期間曾用作廣州私立莞旅中學,1993年被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蔣家後人將其捐贈給荔灣區。

蔣光鼐出訪德國時給兒子帶回的手風琴及生前使用過的毛毯。

蔣光鼐生前使用過的物品。

05

詹天佑故居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詹天佑就是在這蜿蜒狹長的小巷中出生和長大。故居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

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內陳列的京張鐵路鋼軌、銅鈴。

詹天佑故居紀念館收藏了大量遺物,包括京張鐵路鋼軌、京張鐵路使用的銅鈴、認購鋼料的樣板盒、詹天佑生前用過的畫圖儀器、字帖、墨碟,以及詹天佑自書履歷、袁世凱抄給京張鐵路修路人詹天佑的札文等模擬文件等。

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內陳列的京張鐵路枕木。

故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內陳列的火車車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公攝 的精彩文章:

最有趣味的街頭攝影!這絕對不是巧合
這種打光的新姿勢,你 GET 到了嗎?

TAG:人民公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