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要怎麼樣才成就一泡好茶呢?

要怎麼樣才成就一泡好茶呢?

四月下旬岩茶已經開始陸續的採摘製作,那麼要怎麼樣才能成就一泡好茶呢?眾所周知,岩茶製作過程中每道工序都直接關係到岩茶的品質。而在這麼多道工序中又以做青和焙火最為關鍵,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可以說做青和焙火是最終成就「岩骨花香」的關鍵。

看青做青、看天氣做青

要製作出高品質的岩茶,優質的茶葉原料是基礎,而搖青則是做青的關鍵環節,絕對是個技術活。特級制茶工藝師、國家高級制茶技師劉安興就表示,武夷岩茶的搖青必須根據採摘茶青的老嫩程度與不同品種,以及當時的氣候、溫度、濕度,採取相應的措施,俗稱「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搖青時,必須使青葉在篩內匯成螺旋形,上下有序翻滾、跳動。每一次的搖青間隔約一小時,期間還需要根據茶青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整個搖青大概需要6-8次,歷時約6-12小時。

傳統炭焙

說起武夷岩茶,就一定得提到「火」。「火」在岩茶製作工藝中十分講究,技術性最強,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香韻的關鍵工藝。焙火的基本原則是「低溫、長時」,這道特別工藝,也決定了岩茶芳香馥郁、口感醇厚潤活特有的滋味,而且可以使茶的質量穩定且可以陳放。品岩茶時,說說火功無疑是比較穩妥的,像是「三分青,七分火」,好的焙火技術能將茶葉的品質提高一個檔次等等。

清香型和傳統型

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焙火的程度高低。清香型岩茶焙火輕,香氣清鮮,花香中帶綠茶的清高鮮爽。滋味甘爽,但帶青澀。品種特徵明顯易鑒別,但岩韻不夠突出。湯水橙黃至黃綠色,較淡。葉底鮮活,賞心悅目,但香氣不耐儲藏,品質易變。這一類型適合於剛接觸武夷岩茶的新消費者。而傳統型岩茶製作時發酵程度較重,焙火程度中,足火。其香氣濃郁而平穩,杯底香好。滋味醇厚、順滑,岩韻強而耐泡。湯色深濃、久泡不易退。保管妥當,儲存時間較長。而這一類型也為老茶客們偏愛。

精品武夷茶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夷茶 的精彩文章:

春茶季,做茶季,教您如何分清桐木關的金駿眉和正山小種

TAG:武夷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