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不讀書的人,你將死於35歲

不讀書的人,你將死於35歲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組隊對抗惰性

回復【早安】領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簽

文 | 有書君 · 主播 | 阿成

有書共讀 · 五月書單

恐怕沒有哪個階段,能像青年時期這樣,備受大家的寵愛: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懷念自己年輕時的歲月;孩子們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內心也是充滿了羨慕之情,希望自己快快長大,能像他們一樣;至於正值當年的年輕人呢,你們就不負韶華,活出生命的意義吧。

不過,美好的事物往往太短,就像莎士比亞說的那樣,「青年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們奢求青春永駐,哪怕明天它就要走了,我們還想抓住它的尾巴。

但往往身邊某個不經意的小細節,就能提醒你「不再年輕」,除了眼角的皺紋,更讓人恐懼的是,你開始被人稱為「油膩的中年」,發現世界越來越沒有趣味,用一成不變的舊方法去應付新問題時,覺得不知所措。

因為隨著時光的流逝,你發現自己失去了曾經的熱情、無畏和進取,還有那份對未知的好奇,以及不斷的自我成長。而這些,才更是青春的意義——一顆年輕的心。

閱讀,讓人永遠年輕

想永葆青春,就必須保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而閱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一本本佳作,不僅能不停地輸入新的知識,拓寬認知邊界,還可以讓大腦不斷思考,永不懈怠。

那麼在五月,為了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請繼續跟著有書每周共讀一本書,組隊對抗惰性。

這次有書共讀,共有259871位書友向有書推薦了3109本書籍,我們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四個角度,從其中選出了16本書籍。

這次,通過每一周的共讀,你將會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樹立一個正確的育兒觀念;向斯坦福大學的教授討教設計自己人生的方法;以及,通過蔣勛的論述,重新理解「孤獨」的意義。這次,我們不僅將用一周的時間把共讀書籍拆解為10個正文主題,一篇一篇帶你欣賞書中精彩。

並且,為了提供一個更好的閱讀體驗,我們還為您精心準備了每本共讀書籍的精華解讀版本。在開啟每周的共讀之旅前,您將會先通過一段近40分鐘輕鬆有趣的脫口秀語音節目,簡單快速地了解書中的精華與重點,以及關於本書背景和作者的那些趣事。

五月書單:

第一周:

5月6日—5月12日 《獨立思考》

第二周:

5月13日—5月19日 《陪伴式成長》

第三周

5月20日—5月26日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

第四周:

5月27日—6月2日 《孤獨六講》

在這裡非常感謝參與書籍推薦與投票的書友,您的行動讓有書的書單徵集變得更加有意義。

不過,即便您推薦的書籍沒被選中,也不要失望,是金子總會發光,每月共讀的書籍有限,你鍾愛的圖書很可能就會出現在下期的書單中。

死刑是否應該廢除?UFO是否存在?墮胎合乎道德嗎?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化嗎?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在這個全媒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浩如煙海的信息,它們往往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甚至相互矛盾,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批判性思維技能將借你一雙慧眼,幫助你成為獨立的思考者。

本書是一部暢銷的美國批判性思維課程教科書。與目前市面上的同類書籍不同,它不僅從邏輯學、科學方法論以及科學的懷疑精神等角度介紹正確的思維方法。

而且從當前世界現實問題入手,利用批判性思維技巧,對社會、經濟、政治、環境、商業、媒體、科學/學術等領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性批判,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啟發性,是現代公民建立科學精神、學會獨立思考、不盲從的必讀書。

本書是一本令人豁然開朗的育兒指南。書中提供了大量實用的建議、有效的練習,以及來自臨床實踐的有趣故事,蘊含了關於陪伴孩子的育兒智慧。

幫助父母樹立正確的觀念,擺脫曾經的行為模式,更輕鬆、更快樂地陪伴孩子,培養自覺、自信、快樂、有愛心的孩子,同時治癒自身兒時未能痊癒的創傷,成為自己憧憬的那種父母。謹以此書獻給我們正在養育的孩子,以及我們內心中的孩子。

斯坦福大學人生實驗室的創始人比爾·博內特和戴夫·伊萬斯不僅是矽谷創新者,同時也是知名的人生設計師——他們開設的人生設計課是斯坦福大學近幾年極受歡迎的課程。

博內特教授和伊萬斯教授認為,人生並不存在完美規劃。正如設計師不會一味「思考」未來而是主動去創造未來一樣,你需要利用設計思維模式,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集中精力,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大膽嘗試,這樣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本書並不是讓我們對未來進行虛構或幻想,而是讓我們跳出慣性思維,勇於改變,進行快速試錯,確立新的人生目標。

這門課在大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實驗中成效斐然,並且幫助很多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不管你是16歲還是60歲,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都能幫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重啟你的人生。

在你的一生中,是否經歷過這些「孤獨」:

殘酷青春里野獸般奔突的「情慾孤獨」;眾聲喧嘩卻無人肯聽的「語言孤獨」;始於躊躇滿志終於落寞虛無的「革命孤獨」;潛藏於人性內在本質的「暴力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以愛的名義捆縛與被捆縛的「倫理孤獨」。

這本書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蔣勛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融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創造了孤獨美學: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

每周有書相伴,不負青春好時光。這個五月,就和我們一起來共讀這四本佳作,汲取新的知識,發現世間的趣味,鍛煉思維的能力。

從2015年12月12日開始

有書君開始了第1期共讀

目前已完成124期

每天早晨六點半,我們用讀書聲將你喚醒

有書共讀,每周帶你讀完一本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我習慣了」黃聖依6歲兒子一句話,戳痛無數父母……
李敖私生女自曝被繼父非禮,告訴母親反被指責:說我勾引他!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