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結束,秦軍到底死亡多少人,有三十萬么?

長平之戰結束,秦軍到底死亡多少人,有三十萬么?

昨天我發的文章長平之戰廉頗被撤換之謎中,有個網友提出質疑。

說趙軍總兵力四十五萬,投降後被坑殺四十萬,也就是在長平之戰中,趙軍實際被秦軍陣斬五萬,而秦軍卻傷亡過半,達到三十萬,這個網友表示趙軍的戰鬥力逆天,可以平推咸陽了。

不過我在那篇文章里確實沒有說過,秦軍傷亡達到三十萬呀。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用得戰術,充分的利用了地形的優勢,在包圍了趙括以後,派重兵築牆來加固包圍圈,明顯的意圖就是要把趙軍餓死在包圍圈中。

而突圍戰中,傷亡巨大的往往是突圍的一方。在反突圍作戰中,面對餓的手軟腳軟的趙軍,秦軍趙軍的傷亡總數一比一都算趙軍戰鬥力逆天,更何況打出三十比五來呢。

這個三十萬的傷亡是怎麼來的呢?來自於白起的一句話:「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出自《史記》),白起的這句話意思,被網友認為是秦軍打長平之戰,死亡過半。而長平之戰秦軍參戰人數為六十萬,死亡過半就是死亡了三十萬,於是就有了長平之戰秦軍死亡三十萬的結論。

長平之戰,秦死者過半,百度百科上也採用了這種說法,我就不淡定了,必須站出來說道說道。

首先呢,白起確實說過這句話,史記也是有記載的,但是這句話要聯繫上下文語境,不然單獨摘出來讀,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原文是這樣的: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正月,皆罷兵。

其九月,秦複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癒,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

武安君呢也就是白起了,這段的意思是,長平之戰後,到了四十八年(也就是長平之戰結束一年以後),秦軍才真正拿下上黨,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打皮牢,一路打太原。四十九年一月,不打了,然後四十九年九月,秦國又發兵打趙國邯鄲。當時白起病了,不能出戰。結果秦軍進攻邯鄲沒打下來,然後秦王徵發士兵補充前線(添油戰術),結果又損失了五個校,還是沒有拿下邯鄲。

秦王坐不住了,恰好這時候白起病好了,秦王就想讓白起為帥打邯鄲,白起就說邯鄲呀,不好打,而且呢,和我們關係不好的諸侯都派兵馳援邯鄲。「現在我們這邊是什麼情況呢,雖然在長平取得了輝煌戰果,但到現在秦國士兵死亡超過一半,國內也沒有糧食了。」······

顯然,說長平之戰秦國死了一半兵,是斷章取義。白起所說,死者過半,國內空說的是秦國兵敗邯鄲城下的時候,而非長平。

再者死者過半指的是秦國的總兵力,而非長平之戰的六十萬兵。

白起

要知道,到兵敗邯鄲之時,秦軍這幾年可沒消停過。為了得到上黨郡,發兵攻打韓國重鎮野望城,次年發動和趙國的長平之戰,前期和廉頗相持,後期和趙括決戰,活埋了四十萬趙軍之後又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完全把上黨佔領。然後呢?北打太原,東打皮牢,注意,說道攻佔皮牢,司馬遷用了「拔之」,說明這是一場攻城戰(估計損失不少)。最後損兵折將於邯鄲城下,秦王再次徵發秦人去打邯鄲,說明第一次攻邯鄲之戰戰損就很厲害。而第二次攻打邯鄲之戰,直接折損了五個校。到此為止,秦軍已近連續作戰五年之久,高強度的作戰損失秦國一半的軍隊可以說很合理。

那麼,長平之戰,秦軍到底戰損多少呢?這一點沒有史料依據,我不好說一個具體數字。但好在有趙國作參考,趙國被陣斬五萬,那麼作為包圍方的秦國,損失再大也不會超過五萬之數。

對此,諸位網友怎麼看呢?請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秦國打長平之戰消耗了多少糧草
有人說:長平之戰中趙括戰鬥力是白起的6倍,我說:有道理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