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幫助南宋延續了幾十年,卻因被小人陷害而被猜忌

此人幫助南宋延續了幾十年,卻因被小人陷害而被猜忌

余玠是南宋末期非常重要的將領,正是因為他在四川實施「山城防禦體系」,才一改四川被蒙古軍隨意抄掠的頹勢。後來,他留下來的防禦工事釣魚城,更是直接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而且直到南宋滅亡後,四川釣魚城還只能通過和平的方式才能拿下來。可以說,余玠在四川的經營,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此人幫助南宋延續了幾十年,卻因被小人陷害而被猜忌

(四川釣魚城遺址)

但是,這樣一個立下大功勞的人,當時和後世卻給了他很低的評價。正當余玠的山城防禦體系打造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宋理宗卻以余玠「獨掌大權,卻不知事君之禮」為由,召他回朝。余玠知道後,非常生氣,史書上說他「憤懣成疾,暴卒。」一年後,監察御史吳燧又「打死蛇」,告余玠七宗大罪。於是,理宗查抄余玠家產,削去余玠資政殿學士之職,並迫害其家屬和親信。

不只是理宗不待見他。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也不高。《宋史》作者脫脫對余玠的評價是:「喜功名,好大言……余玠意氣豪雄,而志不克信。」就是說余玠喜歡吹牛,但實際上意氣用事,眼高手低。

余玠受到那樣不公平的待遇,實在是南宋晚期政治生態最集中的體現。

余玠之所以在四川山城防禦體系進行到最緊要關頭的時候,被理宗懷疑,實在是一場政治鬥爭的結果。當時,朝中左丞相謝方叔、參知政事徐清叟,包括監察御史吳燧等人,與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趙葵等人爭鬥非常激烈。余玠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本來沒有參與其中。但因為余玠曾經是趙葵在兩淮戰場上的副職,屬於趙葵陣營里的人。余玠的成功,就是趙葵的成功;余玠的失敗,就是趙葵的失敗。所以,打擊余玠,也就是卸掉趙葵的左膀右臂。在這種情況下,謝方叔和徐清叟等人才不遺餘力,捏造事實彈劾余玠。

此人幫助南宋延續了幾十年,卻因被小人陷害而被猜忌

(余玠抗蒙雕像)

那麼,宋理宗為什麼也在余玠立下汗馬功勞的時候,選擇懷疑他呢?大約有這麼一些原因:

一是因為四川在宋朝向來是敏感之地。北宋時候有王小波、李順起義。南宋宋寧宗的時候,韓侂胄北伐,四川的封疆大吏吳曦叛亂,投降金國,直接造成北伐失敗。

二是余玠給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余如孫」。這裡的「如孫」,有人向理宗解釋說是「如孫仲謀」的意思。既然如孫仲謀,那就意味著余玠想在四川割據稱王。

三是因為余玠在四川不但打造山城防禦體系,還派俞興等將領在成都平原上屯田,從而讓四川的經濟得到極大的復甦。余玠的做法讓老百姓非常感激,因此有人私自為余玠塑像,修生祠敬拜。這件事後來被余玠發現後,及時阻止了下來。但阻止下來,依然成為余玠大罪。

四是四川軍隊由於長期缺乏管理,存在自行一套的問題。也就是說,上一任將領調離或陣亡後,軍隊里就有人自封為接班人。當時四川統制姚世安是謝方叔的人,他就想自封將領。余玠帶兵前往處置他,沒有成功,反而被謝方叔狀告余玠想獨霸一方。

因為以上四個原因,因此宋理宗疑神疑鬼,聽信謠言,打擊了余玠。

史學家脫脫說余玠「好大言」,這是我不能理解的。實際上,余玠並非眼高手低的人。當年,宋理宗把余玠從兩淮調到四川的時候,余玠對宋理宗說:「願假十年,手挈四蜀之地,還之朝廷。」而事實上,在余玠經營四川期間,他是基本上實現了這個目標的。

後來,他領兵北伐,出川進攻被蒙古人佔領的興元(漢中),沒有拿下。讓四川沒有獲得向北進攻的箭頭。但是,如果給他時間,他是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

脫脫又說余玠「意氣」,意思有點說余玠意氣用事。作為佐證的例子,一是說余玠處理統制姚世安的問題。但是作為統一指揮,余玠一點兒也沒有做錯。一支軍隊沒有一個嚴格的軍紀,軍隊就無法打勝仗。二是余玠接到宋理宗調他回朝廷的時候,憤懣成疾,暴卒,好像是說余玠受不得打擊。但這也是錯誤的理解。余玠為什麼會「暴卒」,這本來就是一段歷史公案,有人認為他是服毒自殺,有人認為他是被毒殺。

而且,余玠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宋朝手握重兵在外,被解除兵權後,沒有好下場的,太多了,岳飛就是一個例子。後來王堅在釣魚城打死蒙哥大汗後,不久受賈似道迫害,被解除兵權回臨安,也是不久就莫名其妙死掉了。

脫脫這樣寫余玠,是因為脫脫失於調查,還是他站在蒙古人的立場,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余玠是南宋末年功勞巨大,卻受莫大冤枉的名將,讓後世嘆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戰場上他幫朱元璋躲過致命一箭,卻成為了朱元璋刀下亡魂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