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超再西涼時威名赫赫,去了蜀國為何變得鬱鬱寡歡?背後原因讓人扼腕嘆息

馬超再西涼時威名赫赫,去了蜀國為何變得鬱鬱寡歡?背後原因讓人扼腕嘆息

文學作品中的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因為喜歡穿白色衣服,加上善戰無前,所以人稱「錦馬超」。為報父仇前後舉兵討曹,儼然集國恨家仇於一身,正氣凜然的形象。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馬超與《三國演義》標榜的形象大相徑庭。說其無君、無父、狼子野心絲毫不為過。為什麼這樣說呢?事情還要從他父親馬騰之死說起。

馬騰被曹操騙入許昌,全家被殺。而後,馬超在西涼憤而起兵。但真實歷史卻並非如此,沒有那麼多的故事性,也沒那麼多的前情提要——就是在馬騰隻身進入許昌三年之後,馬超在關中起兵造反。此戰曹操最終親自出征。雖然兇險萬分,曹操幾乎死於戰場。但最終,曹操還是藉此機會,將西北的軍閥幾乎一網打盡,也算是塞翁失馬。此戰後,馬騰全家被曹操處死。

馬超在被曹操擊敗後,退回到涼州。可涼州很快也待不下去了,他只得轉投張魯。馬氏父子號稱深得羌人之心,但最後卻在羌人的聚居地被趕走,這不由得讓人唏噓。

而之後投靠張魯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張魯本來想把女兒嫁給馬超的,但被人勸阻了,不被人信任的馬超,在漢中待了沒多久,又投靠到劉備麾下。馬超的這種經歷,讓劉備也不敢重用。在劉備手下,馬超只有一次作戰記錄,而且還戰敗了。從此以後,馬超名位雖高,卻並無實權。

馬超晚年銳氣盡挫,一方面是親人不在勢力不在,還有就是因為年輕時的威名讓領導無法不設防所導致的為了生存而必須的低頭做人。其實是非常悲哀的。

三國演義中有一種說法叫前表呂布後表馬超。這是一個格鬥技能高超,有蠻力有技巧的狡猾鬥士。帶兵時是有謀略,聰慧勇猛的統帥。在正史記載,馬超可以說比呂布綜合實力更強。

呂布和馬超極其相似,都武力超群且容貌英俊,但都智謀欠佳而素有野心。且馬超有自己當過主公的先例且在涼州地區和西羌各族中素有威望。還有害死父親的黑歷史。必然會遭到劉備的打壓,收納馬超無非是用他的威望震懾西羌何為以後攻打涼州提供了主權支持與民心支持。

但馬超其人並不受重用,所以極其自負的馬超是不可能接受這種待遇的,所以也就鬱鬱寡歡了。死前馬超曾寫信給劉備說自己一家被曹操殺的差不多了,現已沒有什麼人了,只有一個弟弟馬岱,期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時年僅47歲,假如馬超能活到趙雲的歲數,一定能夠在後來的北伐中為諸葛亮樹立奇攻,斬將殺敵。也許也就不會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前鋒」這句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古代的變法鮮有成功的,改革開放卻能順利執行?根本原因在這
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

TAG:小橙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