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西論健 艾灸那些事兒

華西論健 艾灸那些事兒

這艾灸到底怎麼灸才到位呢

艾灸呢,其實是很講究的,取穴不能過多,熱力要充足,火力要均勻。華西李觀榮教授認為艾灸之後血液中可以見到「淚滴樣紅細胞」是艾灸療效的客觀依據。艾灸以後出現這種紅細胞越早的,療效就越好。但我們一般人不會灸艾完了以後再去抽個血查一下。所以呢,如果在艾灸的局部能出現皮膚潮紅,或者皮膚顏色如嘴唇一般發紅,就可以了。

四川大學華西

第四醫院康復科

潘 慧

艾灸的時間

懸灸 10-15min.

灼灸 5-10壯(壯是艾炷灸的單位)

主要根據患者的體質來,有些人的體質偏寒一些的就會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艾灸的功效

艾葉呢,是純陽之物。用於疾病呢,以寒證、虛證和陰證為主。對於慢性病尤為適宜。如果用於保健呢,大部分人都可使用。

1、溫經通絡 痛經閉經 風濕腿痛等

2、祛風解表 風寒感冒 嘔吐胃冷痛等

3、溫腎健脾 久泄久痢 遺尿陽萎等

4、益氣昇陽 子宮脫垂 崩漏脫肛等

5、防病保健 提高免疫力 美容等

2018/4/9

網友提問

我有個問題,我女兒懷孕了,想順產。但最近發現胎位不正,產檢的醫生說可做些操來糾正,如果糾正不過來就只能剖宮產了。聽說艾灸可以糾正胎位,這是真的嗎?

醫生:

艾灸至陰穴轉胎在宋朝《太平聖惠方》里就有記載。一般來講,橫位轉胎的成功率最高。這可能與這個穴位可以引起子宮活動的加強有關。艾灸的疾病治療除了上面的痛症及產科運用外;我們用艾灸治療比較多的就是在消化系統上,如呃逆、腹脹、功能性消化不良、術後胃輕癱等,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腸動力。另外呢,在婦科相關疾病上也用的比較多,如婦科的炎症,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症等。

艾灸的常用穴位

關 元

位於肚臍下3寸的地方,這是足上肺脾腎三條陰經與任脈交會的地方,是元陰元陽的出入之地。古代醫學家張介賓認為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所以不管男女,都可以艾灸這個穴位來進行防病保健。如果處於面色暗淡,神疲體倦,體重增加、鬱鬱不樂等身體亞健康狀態,就可以艾灸這個關元穴來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調整體內代謝。

足三里

又稱為長壽灸,是最常用的艾灸養生穴。因為足三里是胃經的下合穴,能夠充養脾胃這個後天之本。對於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都有一定促進和調整作用。足三里,位於小腿部,有引氣血下行的作用,所以對於老年人腿腳不便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呢,年少人常灸的話就容易引起氣血不能濡養腦髓、頭目。所以,建議足三里的保健灸最好在三十歲以後。

大 椎

第七頸椎下,大椎在督脈上,是手足三陽經的交匯處,稱為諸陽之會。可解表通陽,兒童常就能壯旺身體陽氣,提高免疫力,增強肺臟功能,預防咳嗽等肺疾。

身 柱

在第三胸椎下,身柱呢,這個穴位名詞就是全身之支柱的意思。小孩子的保健要穴。預灸則不生諸病。幼兒出生後3月便可灸身柱,每周1-2次,每月不可超過10次。可通陽理氣,培補元陽,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發育,對於小兒體質虛弱,易外感患病。日本人對其國內兒童艾灸此穴較多。

三陰交

為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匯之處,肝主筋藏血,脾主肉統血,腎主骨藏精,常灸可調節肝脾腎三髒的臟腑功能,助其生氣生血,促進生長發育,尤其能促進泌尿生殖系統發育及功能完善,防遺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一刻艾-對症下灸 遺精的艾灸療法
通過多年的艾灸,治療好了腰疼、老腿寒、正在治療頸椎病和後背疼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