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圖看懂「蒙台梭利敏感期」

一圖看懂「蒙台梭利敏感期」

「哎呀,小娃娃好神奇,之前只會喊bababa,1歲多一點突然這一天就開始mamamama的喊個不停,好像把之前我等了一年多想聽的一股腦都喊出來了…聽得我雖然耳鳴但是心裡美滋滋的呢.」

「我家這個一歲三四個月,也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blabla,guaguaniania的自言自語,有時候還用小手拿著手機放在耳朵邊,歪著小腦袋,一邊歪歪扭扭的走著,一邊小嘴裡aaaaa的不知道說什麼,嗷嗷嗷,太萌了」(我家Allie寶寶目前的真實狀態)

「我們家寶貝現在特別喜歡看書,每天白天晚上有空就拿著書要大人讀,兩三歲的孩子那兒歌呀,古詩啊,聽幾遍就能背誦了,簡直是神童一枚啊有木有…」

這些是在帶Allie時發生在身邊媽媽和奶奶們中的真實對話,大家對兒童語言發展過程以及很多現象感到欣喜,也有不解。而蒙台梭利,我們親愛的蒙奶奶,在很多很多年前已經用「敏感期」這個辭彙把這些現象分析的很清楚了。今天,我們先用一張錶帶領大家見識一下著似是高深實則易懂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

1.什麼是蒙台梭利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蒙台梭利在和孩子們一起工作過程中觀察到了「敏感期」的存在,簡單來說,「敏感期」就是在發展的某一個特殊時期,孩子們會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別方面,收到內在自然力量的驅使,他們會對這一方面高度敏感和堅持,並發展相關的特定技能。

2.兒童會經歷哪些敏感期?

從出生到六歲,孩子們會經歷動作敏感期(sensitivity to movement),語言敏感期(sensitivity to language),小物件敏感期(sensitivityto small objects),秩序敏感期(sensitivity to order),音樂敏感期(sensitivityto music),如廁敏感期(sensitivity to toileting),禮儀/社交敏感期(sensitivityto Grace & courtesy),感官敏感期(sensitivity to senses),書寫敏感期(sensitivityto writing),閱讀敏感期(sensitivity to reading),空間敏感期(sensitivityto spatial)和數學敏感期(sensitivity to math)。

3.敏感期伴隨孩子一生嗎?

Absolutely No.

蒙台梭利認為,敏感期主要存在於孩子0-6歲這關鍵的六年中,而且敏感期是會消失的,敏感期一旦消失,便永不復現。這一觀點在二十世紀末受到了兒童早期發展委員會的研究支持,具體參考如下:

4.敏感期對於兒童意味著什麼?

因為高度集中注意力和高度敏感,兒童受到內在力量的驅使,會以主動的,主人翁的姿態容易的掌握相應技巧。以語言學習為例,0-6歲期間孩子們學習語言,靠吸收性心智好像自然的能掌握,尤其是對四歲前的兒童。而七歲後的孩子和成人想要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則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技巧。

蒙台梭利用一句話很經典的總結了「敏感期「對兒童的意義:

出現一時,影響一生!精闢而又深刻!

作為父母,我們所能做的是觀察並為孩子的成長準備好環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行為。不拖後腿,不拔苗助長,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llie媽咪成長記 的精彩文章:

關於早期語言發展的「小對話」

TAG:Allie媽咪成長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