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120周年校慶,不應該忘記她

北大120周年校慶,不應該忘記她

5月4日,是著名學府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的日子裡。在這120年內,北大培養出了無數的風雲人物,也有無數的大師在這裡棲身育人。

如果,你身為一個北大人,你驕傲嗎?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我想問你,你為何驕傲?是身為北大一員而驕傲,還是北大有你才驕傲?

我給你講下面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有很多人知道,又有很多人不知道。看完後,你再想一想,再做回答。

1981年1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報道林彪、江青集團案審判情況的長篇通訊《歷史的審判》(由新華社總編輯穆青與郭超人、陸拂為合寫),其中有一段提及林昭的案件:

她(林昭)就義的詳細經過至今無從查考,我們只知道這樣一個消息:1968年5月1日清晨,幾個「有關方面」的代表找到了她年邁的母親,宣告林昭已於4月29日被槍決。由於「反革命分子」耗費了一發子彈,她的家屬必須交納五分錢的子彈費……

這篇通訊發表後,距離林昭去世已經過去了13年,距離林昭含冤業已經過去了24年。此通訊有不確的地方,那就是要子彈費發生的時間不是5月1日,而是在4月30日。

仰望星空的林昭,看到星星了嗎

1968年的4月29日深夜,一名獄警帶著四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打開了上海提籃橋監獄一個女監的牢門,「303號,快出來過堂!」

這個聲音,一下子將所有女犯們從睡夢中驚醒,她們獃獃地看著林昭:只見她從容不迫地穿上妹妹送來的紅色呢制新外套,從口袋裡拿出一面小鏡子,整理了一下面容……在走出牢房的一剎那,她向獄友們頻頻招手,笑著說:諸位小妹妹,再見了!再見……

林昭到底是怎麼被槍決的呢?有目擊者回憶:下午三時半左右,兩輛軍用吉普車飛快地開到了上海龍華機場,兩個武裝人員架著一個手被反綁的女子從一輛吉普車上下來,向她後腰踢了一腳,女子應聲倒地。隨後,從車上又下來兩個武裝人員,對準她就是一槍。這一槍沒有致命,女子又掙扎著爬起來。碰碰!又是兩聲槍響。待確認其死亡之後,武裝人員將她塞入另一輛吉普車,疾馳而去。

這是林昭被槍決的經過。但是你會發現,時間上對不起來。29日深夜林昭被從監獄中提出,怎會在下午被槍決呢?可是,這一幕卻是林昭的熟人親眼所見,那時候的他正是一名飛機場勤工儉學的學生。只有一個解釋,經過沒錯,但是事後多年人們在回憶時間上記錯了。至於到底錯在誰?只有等待有關資料的解密了。

林昭是誰?她到底做了什麼?

1932年12月16日,林昭出生在蘇州,原名彭令昭,因喜歡《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遂把名字改成林昭。其父彭國彥,早年留學英國,做過國民黨時期吳縣縣長;其母許憲民,早年參加革命,49年之後,歷任蘇州市民革委員、政協委員;其舅許金元,大革命時期中共江蘇負責人,「四一二」政變的時候遇害。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又處在時代的風潮中,1949年,年輕如斯的她,怎會聽從母親的勸告,去往美國留學呢?林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共蘇南新聞專科學校。

在這段時間裡,林昭的表現與普通熱血青年無異:參加了土改工作隊,深入到蘇南農村。堅信著中國迎來了希望,共產主義之火將燒遍全球,在信中她寫道:

「我現在真是一無所求,就對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顆紅星,我知道我在這裡,他(毛)卻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受到激動。」

1954年,林昭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從此,她的名字與這所學校深深的聯繫了起來。後世治史,寫建國後北大的歷史,林昭是光輝亮麗者之一。

起初在北大風平浪靜,林昭積極向前靠攏,也寫一些應景的詩文在報刊上發表。在同學眼中,林昭開朗大方,讀書廣泛,是公認的才女。

不過在1955年,也有一個小插曲,從這點能夠看出林昭日後的悲劇,是擺脫不了的。批判胡風運動的時候,林昭也挨了批,但是她拒不檢查。此時風氣還不是如此嚴厲,林昭又與胡風無甚瓜葛,此事也就沒有什麼大波瀾。

中國知識分子大規模悲劇的年代來了!

1956年,雙百方針提出!1957年,風向突然間180度大轉變。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這是為什麼?》的社論。這,標誌著大規模的反右運動開始了。

這份報紙,在特殊的時代,決定著很多人命運

那麼,林昭在此期間做了什麼?林昭可沒有閑著,她積極響應號召,用詩寫的大字報風雲一時,成為了校園的名人。反右運動開始之後,林昭的大字報自然被當做了毒草。更要命的一點是,在反右的後期,她明明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內幕」,還敢站出來為同學說話!

在批判張元勛(林昭同學)的大會上,中文系的黨員輪番討伐,聲嘶力竭,語無論次,最後變成了人身攻擊。林昭突然間地站到了桌子上,用蘇州普通話說:今天晚上開的是什麼會,是演講會,還是鬥爭會,鬥爭會是談不上的,因為今天是不需要鬥爭,鬥爭誰?鬥爭張元勛嗎?他有什麼地方值得你們一斗。你們這些先生,剛才發言的我都認識,都是中文系的黨員……

「你是誰?」一個外系的學生打斷了林昭的發言,「你有什麼資格問我,你是公(安)檢(察院)法(院)嗎?還是便衣密探?我告訴你吧,我可以告訴你沒關係,武松殺了人還寫: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呢。我林昭還沒殺人,我告訴你,我姓林,雙木林,昭,刀在口上之日今天刀在口上也好,刀在頭上也好,不考慮了。既然來了,就不考慮刀在哪裡了……」

刀,真的來了,林昭被劃為右派!她先在北大苗圃工作,後在新聞系資料室里被監督勞動。當時她的頂頭上司是劉少奇的前妻王前,王對林昭這群大學生還是十分同情的,在這段時間裡,日子也過得相對平靜。在這裡,林昭認識了一個男右派,正當兩人準備結婚的時候,組織上發話了:你們兩個右派結什麼婚!結果,男的被發配到新疆農二師勞改營,在那裡他度過了地獄般的22年。而林昭因母親的特殊身份,則回到了上海母親身邊養病。

林昭並不是後人想像中的那樣,從始至終都是堅貞不屈勇於反抗的。一開始,她也彷徨、焦慮、整夜睡不著、心灰意冷……這,給她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傷。但是有一點,她一直堅持做:獨立思考!

回到上海後,林昭沒有閑著,而是與人合夥辦了一本地下刊物《星火》。林昭在刊物上積極發表文章,批判大躍進、為廬山會議上的彭德懷鳴不平。

光私自辦刊物,已經是要命的事了,更何況還敢批判現實,矛頭直指毛。1960年10月,林昭被捕,其父知道女兒被捕後自殺。因為《星火》,被槍斃者有之,判刑者更是比比皆是。最後,林昭被判刑20年。

在獄中,林昭的遭遇是悲慘的。林昭在獄中寫到:

光是鐐銬一事,人們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樣來,一副反銬,兩副反銬,時而平行時而交叉。最最慘無人道酷無人理的是,無論在我絕食中在我胃炎發病疼得死去活來時,乃至在婦女生理特殊的情況下——月經期間,不僅從來末為我解除過鐐銬,甚至從來沒有減輕,比如兩副鐐銬中暫時除掉一副。

僅僅是這些嗎?還有很多!因為是監獄中的刺頭,還經常鼓動獄友起來鬥爭,林昭被獄警們恨之入骨!管教們經常唆使獄中的女流氓毆打她 ,而有個別男管教還想強姦她。致使林昭不得已只能將衣服縫起來,大小便時撕開,然後再趕緊縫上。

也許你會問,林昭在監獄內還可以寫東西?你知道這些東西是怎樣寫出來的嗎?她將自己的身體劃破,蘸著血寫在牆上,或者用發卡寫在母親送來的白被單上。林昭寫了多少呢?寫了整整20餘萬字文稿、詩歌。

那麼,林昭到底寫了些什麼呢?試舉一例(多了不敢舉),她給《人民日報》的信是這樣寫的:

長期以來,當然是為了更有利於維護你們的極權統治與愚民政策,也是出於嚴重的封建唯心思想和盲目的偶像崇拜雙重影響下的深刻奴性,你們把XX當作披著洋袍的「真命天子」竭盡一切努力在黨內外將他加以神化,運用了一切美好辭藻的總匯和正確概念的集合,把他裝扮成獨一無二的偶像,扶植人們對他的個人迷信……

後來,組織找林昭談話,只要她認罪,就可以獲得輕判。林昭,拒絕了!

林昭去世後,其母受刺激,在瘋瘋癲癲中凄涼地離開了人世。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她的平反工作,可謂是坎坷異常。前文提到的那個陸拂為,他是林昭的同班同學,此通訊發表之後,上海公安局很惱怒,「肯定是林昭的那些記者同學乾的(寫的)!」

妹妹彭令范一直為姐姐的冤屈鳴不平,而她的弟弟,卻不敢幫忙。要知道,即使在粉碎四人幫之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左的風氣一直在社會上盛行,更重要的是,林昭所反對的是誰,以及最後判處林昭極刑的一部分人還身居高位……

好在,還有很多良心未泯者,與彭令范一路同行。1980年8月22日,上海高級法院「滬高刑復字435號判決書」,宣布林昭無罪,結論為「這是一次冤殺無辜」。林昭被平反後,在北大的追悼會上,有一副輓聯,上聯是「?」,下聯是「!」。

2004年4月22日,林昭骨灰被安葬在蘇州靈岩山,這只是「衣冠冢」,屍體至今不知所終……

短評

本打算29日寫這篇文章的,突然間發生了一件事情。遂改變了初衷,以最快的速度寫出。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如果你是北大人,能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了嗎?

在任何時代,中國都不缺獨立思想者,與林昭同時代的還有遇羅克、張志新等。他們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是他們的精神以及脊樑,卻比同時代的許多大人物要硬氣的多。

一個民族幸與不幸,不是看她經歷了多少苦難,而是看她有沒有一顆不忘歷史的心,能夠反思,能夠杜絕前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眼睛幹了怎麼辦 如何緩解眼睛疲勞
多倫多的一家室外屋頂泳池,即使下著雪也可以在裡面自在暢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