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三位功高震主之人告訴我們,有才能不想當皇帝的忠臣沒有好下場

這三位功高震主之人告訴我們,有才能不想當皇帝的忠臣沒有好下場

自古都有伴君如伴虎這一說法,其實在古代這個說法還是挺有道理的,作為皇帝的臣子,如論你功勞多大,只要皇帝不高興,想殺你也是分分鐘的事。因此古時候如果才能出眾,身為人臣,要麼造反要麼被殺,當然還有一種退隱不參與朝政。最後一種很少人能做到,而第一種收到古代傳統思想的教誨也很少人這麼做。所以在古代才華出眾的大功臣往往只有一個下場就是死。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三位歷史上戰功赫赫的大功臣最終只能獲得悲慘下場的大功臣。

第一位是秦朝的戰神白起,說起白起與秦朝的關係可以用相輔相成來形容比較貼切。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說白起,白起此人確實是千古難得一見的神奇將領,一身經歷無數場的戰役卻從來沒有失敗過。可以說是中國戰爭史,甚至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而當時的秦朝也是十分強大的,雖然當時商鞅由於變法而死,但秦昭王並沒有廢除其律法,而是繼續沿用商鞅執法,也因此秦國不斷壯大。而白起的出現則對秦朝起到了推進的作用,而當時秦朝的強大也造就了白起不敗的神話。雖然白起最後是因為與丞相不合被誣告,導致秦王將白起賜死。但秦王如果沒有殺心,沒有顧忌又怎麼會因為一些讒言就輕易的殺死一個千古名將。

第二位便是韓信,相信大家對韓信應該非常熟悉吧,大名鼎鼎的項羽就是死在他手下。韓信出生貧寒,雖然沒有先天的好條件,但卻有著國人的天賦,從小就喜歡兵法。但正是因為出身貧寒卻無所事事,每天都過著四處蹭飯吃的生活。所以當時的韓信是被很多人瞧不起的對象,所以韓信才會有當年的胯下之辱。最初的時候韓信是投靠在項羽的帳下當一名普通的士兵,但是由於韓信的性格並不對項羽的胃口。項羽根本就不重視他,導致韓信在項羽手下一直都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久而久之韓信也失去了耐心,於是決定投靠到劉邦的部下。最初其實劉邦也看不上韓信,並沒有打算重用他,但是當時劉邦的手下蕭何確能慧眼識人。他非常堅信韓信的軍事才能,因此極力的在劉邦面前舉薦韓信。也正是由於蕭何的舉薦,劉邦決定嘗試著用一下韓信,結果已發不可收拾,韓信屢立戰功,最終幫助劉邦穩定天下,最後項羽都被其逼的在烏江自刎。但韓信有了赫赫戰功之後就開始心高氣傲起來,這也引來了劉邦的不滿,最後被奪去兵權,並一級級的貶至淮陰侯。不過最後還是難逃一死。最後蕭何和呂后合適合謀將其騙到宮中斬殺了,並且還將其三族誅滅。韓信就這樣被溫水煮青蛙式的一步一步導致最終被殺。

最後一位便是清朝大將年羹堯,年羹堯可謂是雍正帝的大恩人了。雖然在雍正繼承皇位的時候清朝才剛剛經歷了康熙盛世,當其實國庫並不充裕,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匱乏。而且當時青海境內出現大規模叛亂,朝廷之內又有八爺黨與其對抗。真可謂是內憂外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年羹堯站了出來,幫助皇帝平定了整個青海的叛亂。雍正也因此坐穩了江上,其實在年羹堯平定青海之前就已經有平定西藏等諸多赫赫戰功。因此雍正對其一賞再賞賜,已經賞到了沒什麼可賞賜的地步了。但最終年羹堯確實居功自傲,就連雍正都不放在眼裡。最終年羹堯還是被皇帝給殺了,並且雍正還將斬殺年羹堯的事在朝廷之中警告那些恃才傲物之人。年羹堯死就死在不知天高地厚,擺不清自己的位置,如果真的那麼傲氣有能力,為何不自己當皇帝,既然當不了就應該明白誰的權利才是最大的,收斂一下自己的性格。

所以綜上說述,做人還是低調點好!大家覺得這三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功之臣死的冤不冤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史先鋒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最坑人將領,當時兩大猛間接被害死,而自己確實被人嚇死
史上霸氣絕倫的功臣,皇帝賜下免死金牌,他卻回敬要造反

TAG:鑒史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