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科學突破!科學家們觀察到,表觀遺傳記憶被傳了14代!

科學突破!科學家們觀察到,表觀遺傳記憶被傳了14代!

我們所得到的最重要的遺傳指令來自於我們的DNA,代代相傳。但是我們所處的環境也會導致基因的改變。

研究人員發現,這類環境基因的變化可以在動物身上遺傳到14代人,這是迄今為止在動物身上觀察到的最大跨度,在這個例子中,是線蟲(蛔蟲)的一個王朝。

為了研究環境在基因表達上留下的印記,一個由來自西班牙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採用了基因工程的線蟲,它們攜帶了一種熒光蛋白的轉基因生物。當激活時,這種基因使蠕蟲在紫外線下發光。

然後,他們通過改變容器的溫度來改變線蟲。當團隊一直在線蟲20°攝氏度(68°F),他們測量低轉基因的活動——這意味著蠕蟲幾乎不發光。

但通過移動蠕蟲氣候變暖25°C(77°F),他們突然照亮了有點像蟲蛀的聖誕樹,這意味著熒光基因已經變得更加活躍。

然而,他們的熱帶假期並沒有持續多久。這些蠕蟲被移回較冷的溫度,以觀察熒光基因的活動會發生什麼變化。

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繼續發光,表明它們保留了氣候變暖的「環境記憶」,而且轉基因仍然非常活躍。

此外,這段記憶被傳給了他們的後代,他們的後代有7個燦爛的後代,沒有一個人經歷過更溫暖的溫度。小蟲通過卵子和精子遺傳了這一表觀遺傳變化。

研究小組進一步推動了研究結果——當他們在25歲的時候保持了5代線蟲(77歲),然後將他們的後代排除在更低的溫度下,這些蠕蟲繼續擁有更高的轉基因活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4代。

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所觀察到的,對環境造成的基因改變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通常,基因表達的環境變化只能持續幾代人。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但這可能是一種生物學上的前瞻性計劃,」該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來自EMBO和Pompeu Fabra大學的Adam Klosin說。

「蠕蟲是非常短暫的,所以它們可能是在傳遞過去條件的記憶,幫助他們的後代預測未來的環境,」來自西班牙的Josep 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Tanya Vavouri說。

科學家們把線蟲作為一種模式生物,這是有原因的——畢竟,這14代人只需要大約50天的時間來發展,但仍然可以給我們提供關於環境基因變化如何在其他動物,包括人類中遺傳的重要線索。

在蠕蟲和老鼠中有很多這種現象的例子,但是關於人類環境表觀遺傳的研究是一個激烈的爭論話題,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

最近一篇關於表觀遺傳的評論說:「由於長時間的時間和精確記錄的困難,人類的遺傳效應很難測量。」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我們生活中的事件確實會影響我們的孩子甚至是孫輩的發展——這一切都不會改變DNA。

例如,研究表明,在1944-45年荷蘭饑荒中倖存下來的婦女的子女和孫輩,在成年後都增加了葡萄糖耐受不良。

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體內的皮質醇水平較低,這有助於你的身體在創傷後恢復。

2017年對線蟲的研究是我們了解更多關於我們自己的表觀遺傳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因為它是對這些代際效應的持續時間的顯著展示。

這些發現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本文來自互聯網,僅代表他人看法,未經證實之前以官方信息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時間旅行的證據?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發現「飛機和直升機」!
NASA「苔絲」號終於發射!這是SpaceX首次探索外星世界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