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運通拿到中國支付清算牌照,是第一個拿到的外資銀行機構

美國運通拿到中國支付清算牌照,是第一個拿到的外資銀行機構

華爾街日報消息,一位美國運通公司的新聞發言人稱,中國央行已經向紐約發卡機構通報,將正式接受美國運通在中國開展銀行卡交易清算和結算業務的申請。並有接近央行的人士證實,已經給美國運通的申請給了「口頭認可」。

美國運通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 30 個組成公司之一,既是銀行也是清算機構,此次通過央行申請意味著,它將成為第一家擁有支付清算牌照的外資銀行,目前國內獲得支付清算牌照的只有中國銀聯和網聯清算兩家機構。

去年7 月份就有消息稱,美國三大銀行卡組織 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正在準備提交材料,向央行申請支付清算牌照。四個月後,央行表示已經收到美國運通和 Visa 的申請,但因其提交材料的完整性與合規性問題還未補充完整,尚無法正式受理。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向萬事達詢問了申請進展,得到的回復是,已遞交申請,還在推進和密切溝通中。

據萬得數據,2007 年至 2017 年十年間,中國銀行和信用卡總註冊數翻了 6 倍,2017 年時總註冊數量為 67 億。多年來,外資銀行一直試圖說服中國監管層,批准其進入該消費市場,進展一直不順利。

2010 年美國向 WTO 申訴中國銀聯壟斷銀行卡結算業務,歧視美國信用卡公司,不讓其進入中國市場。2012 年WTO 裁定中國確實存在歧視美國信用卡公司行為。

直到 2017 年 5 月,中美簽訂「百日計劃」後,才明確表示會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7 月,央行發布了《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細化了申請表格。

「百日計劃」的內容包括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中美往來五個部分。在金融服方面,除關於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的內容外,還計劃放寬外資在中資銀行入股不得超過 25% 的上限,允許外資金融服務公司提供信用評級服務。

為了儘快進入中國市場,外資銀行還試圖通過成立合資企業的方式獲得批准,2012 年開始運通就與連連集團合作成立連通科技,為其提供電子錢包技術,據經濟觀察網,此次運通向央行提供的申請材料中主體就是連通科技。也有知情人士稱,萬事達已經和中國 3 家實體銀行建立了合作關係。

去年 11 月,央行曾發表聲明稱,只要符合規定就可以提交支付清算牌照申請,不需要一定在國內擁有合資公司。

而外資銀行現在獲批進入,或許已經太晚了。目前中國流通的 67 億張銀行卡,90% 都來自銀聯,且移動支付越來越普及,在 2016 年時,中國電子支付交易額三倍於銀行卡交易額,支付寶、微信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經手的交易額接近 100 萬億元,是銀行卡消費的兩倍。

WilmerHale 駐華律師所的一位律師說,「這樣的競爭環境並不公平,雖然開了一扇門,但都是爬著進來的公司。」也有人認為,此時通過運通的申請,是想在貿易糾紛談判前表明,中國正在進一步開放市場。

題圖:getcardable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金州殺手」40年後被捕,HBO 剛宣布要拍攝關於他的紀錄片
WPP 蘇銘天年終獎縮水 3/4,傳統廣告業的日子該有多艱難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