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在舊時代,為了區別姑娘和媳婦,凡結了婚的婦女都要絞面和上頭,「上頭」就是盤上髮髻,頭上的首飾也是琳琅滿目。但女人人生的最後一件首飾卻是九連環發簪。

清末到民國,京城及京郊漢族婦女中流行的髮式極多,蘇州撅、耷拉蘇、平三套、高冠、大盤頭、圓頭、捲兒頭……一時興起一樣,不斷更新,通過婦女的髮髻,就能體會到由繁到簡,由奢到儉的時代的變遷。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較早期的「平三套」是把髮根用絨繩綁成一尺多長的長棍,再套上個鞋幫似的長假髻,用發簪固定,樣式非常古老,恍如隔世;著名的「蘇州撅」是由蘇州傳過來的髮型,在當時非常時尚,是在腦後挽個小鬏,再扣上個用馬尾和鬃編成的形似半個元寶的假頭纂,還必須露出紅絨繩的頭把兒,再插上纂花多枚,用托針、蓋針和扁方固定,今天看來,樣子非常滑稽古怪。因為需求大,過去京城還有許多專賣「假髮纂」的店鋪。應該感謝西洋的攝影術,從現存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中,還能看到當年的真實影像,留下了珍貴的民俗資料。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拿眼袋的女人-蘇州撅髮飾)

名揚中外的宋氏三姐妹,都是留過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生活方式和習慣都是歐式的,但回國嫁人後也按慣例盤起髮髻,至死未改髮型。她們的母親倪桂珍臨終前向三姐妹交代,不許剪髮,要保持中華民族的傳統髮型。在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無知的人勒令宋家(二姐)剪去「封建殘餘」的髮髻,被她嚴詞拒絕。在國家所有高級別的女首長當中,宋是唯一一個梳髮髻的人。這不是保守和固執,這是身份,修養和個性的體現。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平三套髮飾)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京東三河縣鄉下還有老太太梳著清代的一柞長的髮髻;還有梳「高冠頭」,「高冠」形似頭上頂個小木碗,後來就不流行了。那時的女性講究平頭正臉,鬢似刀裁,端正大方。額前的髮際必須齊整,發尖一長出就要拔掉,頭皮拿灶灰一抹。像電視劇《大宅門》中白文氏那樣,髮際留個「美人尖」的,在過去絕對沒有。因為長期用力梳頭,許多老太太的頭頂門早早就禿了。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我老家在現在的河北三河縣的鄉下,在1970年代,還看到過三種髮髻。一種是梳的「圓頭」,先綁好髮根,再把長發順序繞在虎口上,貼在腦後,三盤兩挽,罩上髮網,用兩根銀叉子一別;第二種是梳的是「捲兒頭」,據說這是過去新媳婦的髮型,可有的老太太梳了一輩子。梳時要用鐵絲窩成的「繃子」,「繃子」形如一個扁圓的「曰」字,把發尾繞進去,一直回卷到髮根再固定。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電視劇《四世同堂》中韻梅梳的就是這個髮髻,和京城裡女先生和教授夫人的「香蕉頭」很接近;還有一種是最不講究的「疙瘩鬏」,常是貧苦無依的老太太梳,把長發編成小辮,一圈圈盤在腦後,也不用髮網,再插上兩根銀叉子固定了事。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那時不講剪髮,但頭髮太茂盛髮網都兜不住怎麼辦?那就把腦後的頭髮挑出一大綹,從半截鉸斷,盤纂時既減少了發量,又不露痕迹。

配合髮髻而衍生的頭飾更是豐富多彩,美不勝收。金、銀、銅、翠、鑽、玉、骨、木,各種材質都有,花紋,樣式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京城大戶人家的女眷還有立夏戴玉簪,立冬換金簪的習俗。但「九連環簪」不能戴。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明 銀鎦金九連環發簪)

我姥姥六十歲時為自己做好了壽衣,七十歲時備好了棺木,快八十歲時讓我娘給她買「九連環簪」。這「九連環」不是古代益智玩具的「九連環」,而是佛教的「禪杖」化形。「禪杖」的最初用途是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器。《釋氏要覽》載:「禪杖蘆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新和尚)墊行(執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後來金屬材質帶環的叫「錫杖」,但民間依然習慣稱「禪杖」。但《水滸傳》中魯智深用的兵器「禪杖」與佛教「禪杖」無關,應叫「月牙鏟」。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即用的佛家聖物「九環禪杖」。出家人搖動禪杖可驚退地上蟲蛇,避免殺生;化緣時可給人以提示;年邁者可作為扶持之物;最重要的,它是權威和身份的象徵。

老年間婦女梳的髮髻樣式,還有老太太才戴的,有特殊含義的發簪

(清 銀九連環發簪)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封建迷信的「九連環簪」在北京並不好買,經人指引在崇文門花市的一個小店買到了。就是銅絲編焊的一個小小的「禪杖」,價格2.5元。在古代也有用金、銀絲做的。京東的風俗是女人去世後,無論生前是否信佛,都要在頭上別一支「九連環簪」下葬,這不是普通的一支簪,民間說,它是在陰間開啟天堂大門的鑰匙!

幾十年過去了,時光流逝,風俗變遷,記下曾經的往事,還原逝去的時代。


文/陳偉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作品擁有版權認證證書

如果喜歡,你可以加民俗君+微信,交流民俗,閑扯或投稿:beijingminsu

右上角+關注,窄眾門類民俗文化賬號

北京民俗專註民俗文化傳播,注重搜集當代民風民俗,歡迎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