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柔敦厚、如冰似玉的龍泉青瓷

溫柔敦厚、如冰似玉的龍泉青瓷

中國陶瓷史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提到龍泉就不得不說起美如玉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如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令世人為之傾倒。

龍泉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更以燒制青瓷而聞名中外。它開創於三國兩晉,在南宋中後期達到鼎盛,是中國古代青瓷技藝的集大成者,其典雅的造型和精美的釉色成為宋瓷鑒賞的典範和圭臬。

龍泉窯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尊口沿刻菱形紋,沿面刻卷枝紋,外環凸起乳釘紋。頸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纏枝花卉紋,下半部刻纏枝如意雲頭紋,肩上刻錢紋。此器紋飾精細生動,釉色瑩澈明潔,清新雅緻,是傳世明代龍泉窯瓷器的珍品。

龍泉青瓷最令人矚目的是其溫柔敦厚、如冰似玉的青釉之色。龍泉青瓷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薄,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殼青等,其中粉青、梅子青兩種代表性的精品以不同凡響的青色釉而獨樹一幟。歷代瓷匠都竭力追求玉的美感,許多名窯生產的青瓷都曾經獲得文人雅士的稱譽,但真正稱得上似玉的惟有龍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梅子青色如翡翠,釉質渾厚,有與汝窯釉色類似的美感。粉青釉層肥厚,釉面略帶乳濁呈失透狀,釉色青綠粉潤,釉表面光澤柔和,有如青玉。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的粉青和梅子青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了頂峰。

龍泉青瓷製作工藝中的最大特點是其特有的多次施釉法——通過多次施釉,讓瓷器充分展現青釉之美。這種施釉方法是龍泉青瓷製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了達到晶瑩滋潤的釉色,必須增加釉的厚度,所以古人有多至十數遍以上的上釉方法,乃至釉層厚度大大地超過了胎體厚度;有的還利用釉層厚薄不同的特點,運用「出筋」和根據二次氧化原理而形成的硃砂底來進行修飾。

龍泉窯青釉刻花葡萄紋大盤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盤敞口,弧壁,盤心凸起,圈足。通體施青釉。器外壁雙線弦紋間刻折枝蓮一周,內壁刻纏枝竹葉夾靈芝紋,內底刻葡萄紋,外底有一圈不規則的無釉支燒痕。此器體大而周正,胎體厚重,釉質光潔瑩亮,是明初龍泉窯青瓷的典型特徵。

龍泉青瓷雖多次施釉,但釉色並不沉重、模糊,而是如湖水般瑩澈,具有厚釉施透之感,氣質無與倫比。青釉中含有鐵分子,添入神秘的紫金土,便可調製出上等的龍泉釉料,再加上龍泉當地特有的瓷土和松柴,燒出的青瓷獨具青龍之魅,龍泉青瓷把青瓷釉色之美演繹到了極致。

除了溫潤如玉的釉色,令人稱奇的還有龍泉青瓷獨特的裝飾工藝。龍泉青瓷器型豐富多樣,有碗、盤、盆、碟、盞、壺、罐、渣斗、水注、水盂、筆筒、爐、琮、投壺、瓶等應有盡有。在造型上,龍泉青瓷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青瓷胎體穩重大方,渾厚淳樸而又不失秀媚;裝飾上普遍採用刻花、劃花和蓖紋,頗具藝術匠心。優雅的器形,精美絕倫的刻花與美輪美奐的釉色,相輔相成,錦上添花。不僅如此,龍泉青瓷還通過人為控制的方式製造出美妙的開片,更突出青瓷純潔如玉的質感,創造了中國陶瓷美學的新意境。龍泉青瓷作為中國瓷苑的一顆明珠,受到世界青瓷愛好者的喜愛,其技藝傳承千年,幾經興衰,留給後人一個傳奇。

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

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胎色潔白,胎體渾厚凝重。釉色溫潤如玉。頸飾蕉葉紋,蕉葉下飾回紋一周,腹部飾纏枝牡丹和變形蓮瓣紋。圈足飾回紋一周,造型端莊,紋飾精緻,為龍泉窯的精品。

人們為何會對「青色」那般如痴如醉?這與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觀念與中國文化有密切聯繫。青色類玉,而在古代中國,常常以玉比喻人的美德。青釉一方面符合中國傳統崇尚人格品德的思想,另一方面玉色內蘊、含而不露,也符合中國人一貫內向的民族心理特徵。

龍泉青瓷曾經揚名海內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在歐洲龍泉青瓷叫做Celadon。這個名字有著一段極富浪漫色彩的傳說。法國作家杜爾夫(Honored Durfe)的長篇小說《牧羊女亞司泰來》被搬上舞台,在當時引起轟動,劇中男主角「雪拉同」(Celadon)身穿一件美麗的青色衣服,不久,這種青色衣服竟風靡巴黎。恰逢此時,來自遙遠東方充滿神秘感的中國龍泉青瓷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的藝術品,許多貴族對它的喜愛幾乎達到著迷的程度,人們很想給它起個最能表達那種狂熱感情的名稱。恰好龍泉青瓷的色調和雪拉同所穿的衣裳相似,於是就把Celadon這個名字贈給了中國的龍泉青瓷,並且傳遍了整個歐洲。

受龍泉窯影響,除浙江境內,江西、福建兩省的多處窯址也仿燒龍泉青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龍泉窯系。在漫長的歲月里,龍泉青瓷作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遠涉重洋,為各國人民送去了偉大的中國文明。龍泉青在古老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意識融合交織中,以青似美玉的美感、精湛絕妙的工藝,極大地豐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藝術寶庫。

宋曉燕:老窯瓷博物館 古瓷課程規劃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中國 的精彩文章:

哥窯,至今未解的身世之謎
新華網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重大決策部署

TAG:今日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