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柴、米、油、鹽」是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這些東西缺一不可,因此,市面上開起了賣米,賣油,賣鹽的店鋪。而賣鹽這件事,在我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複雜的情況,總的來說,鹽業是我國古代最暴利的行業。

現在能考證到的是,鹽業在周朝就已經有了,且朝廷要對鹽征消費稅。之後的歷朝歷代有著不一樣的鹽業制度,但不變的是,鹽業一定是和官府掛鉤的,販賣私鹽則是犯法的行為。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明清時期,人口的增加和貿易的頻繁往來,使得人們對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官府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對鹽買賣經營進行有效的管理了。因此,朝廷只好將銷售鹽的經營權分給一些鹽商。

這些鹽商想要運銷食鹽,就必須向鹽運使衙門交納一定的鹽課銀兩,領取運銷食鹽的憑證,通常叫做「鹽引」。當然,拿到這個「鹽引」不是只有交個錢這麼簡單,領取鹽引還必須憑藉證明擁有運銷食鹽特權的憑據,也就是引窩。為了拿到這個,許多鹽商開始向官員極盡討好,賄賂官員。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鹽商們拿到了特許證,開始運銷食鹽,但這食鹽畢竟是從官府來的,有一定數量,且成本價格偏高,賣給灶戶和消費者獲取的利潤也並沒有想像的多。

於是,這些鹽商便從一些販賣私鹽的人那邊買來貨源。私鹽比官鹽進貨便宜,質量也好,鹽商就將官鹽和私鹽混在一起賣,謀取暴利。這個時候,鹽商幾乎壟斷食鹽經營,甚至肆意壓低買價,抬高賣價,剝削灶戶和消費者,這些鹽商們逐漸走上了暴富之路,他們的生活錦衣玉食,富可敵國,生活奢侈,尤以揚州的兩淮鹽商為甚。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在乾隆南巡揚州的時候,那些官員和鹽商們便出財出力,給乾隆伺候得盡興,什麼條件都滿足。鹽商也每年向朝廷上交數十萬的白銀,多了則有數百萬。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有時候,朝廷需要發兵了,鹽商們也會主動地捐輸巨額銀兩,還有像皇帝,太后等人舉辦壽宴什麼的,鹽商們也紛紛出錢辦理。因為鹽商們知道,他們背後全靠朝廷和政府,如若出了什麼差錯,或者被知道了什麼事情,那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但事情總有敗露的一天。後來,鹽商為了補貼自己上交朝廷的錢,不斷抬高鹽價,加緊對消費者的搜刮,貧苦百姓至於淡食,引起了民怨。終於,在道光年間,朝廷頒布了「票鹽法」,無論官紳商民,只要納稅之後都可以對食鹽進行銷售。那些鹽商們便無法繼續壟斷鹽業了。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後來,在太平軍起義的時候,江淮地區被太平軍所佔領,這些鹽商被太平軍洗劫得一乾二淨,流落為貧民,另外也有被殺害的,還有活活餓死的。

沒想到最後,曾經富可敵國的鹽商們竟然落得了如此凄慘的下場,實在令人嘆息。

中國古代最暴利行業,各個富可敵國,最後下場卻各個凄慘

參考文獻:《清史稿》、《大清鹽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卻起念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古代,官印上沒有照片,為何卻沒人偽造官印去當官呢?
明朝皇后處罰了一個老宮女,卻被皇帝當眾杖責,最後還被打入冷宮

TAG:無風卻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