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在還有人煮菜不放味精,味精有多久了歷史了?

現在還有人煮菜不放味精,味精有多久了歷史了?

味精是世界上用的最多的增味劑,自從上個世紀被發明以來已有上百年應用史。上個世紀初上世紀20年代,中國化學家吳蘊初發明水解法生產谷氨酸的技術,將其稱為「味精」。

但是但凡稍微有點烹飪常識的人都知道啊,味精一定是起鍋才加入的調味品!這時候菜的溫度很難穩定地保持在120攝氏度吧!所以並不用擔心味精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只要正確使用味精,不要大量使用,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目前只有歐盟對味精的使用劑量加以限制,每公斤體重30mg,每天不超過1.8g。我們也不推薦大家長期大量食用味精,味精是鈉鹽的一種,是隱形鹽的一種,不適合高血壓病人;同時也不是所有的菜品都適合放味精,像魚,海鮮,雞蛋本來就很鮮美的食材,再放味精就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了。

但味精和鹽一樣含鈉,國家推薦的鈉鹽攝入標準是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中國人的飲食口味普遍偏重,人均攝入的鈉鹽每天接近12克,這對身體不利,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脂、胃炎和骨質疏鬆等疾病,因此要適當控制攝入量,最好清淡飲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業搞笑家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中呂布死後,究竟是誰霸佔了絕世美女貂蟬?說出來你別不信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如今流落何方?

TAG:專業搞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