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一談紅木的「木性」

談一談紅木的「木性」

只有懂得木材的「木性」,才可能設計出經典的紅木傢具。紅木的「木性」是什麼?概括起來說主要指木材的收縮率、受力度以及紋理。這幾個方面關係到傢具的使用壽命、使用功能以及美觀度等等,不可輕視。

紅木木材的種類很多,構造比較複雜,它們除了共性外,每種木材都有其特殊性。拿收縮率來說,不同的木材,收縮率不同;即使相同的木材,橫向收縮率與縱向收縮率也有區別。一般而言,橫向收縮率大,縱向收縮率小。了解了木材的這些個性,在留伸縮縫的時候,就能做到恰到好處。

比如在設計一個翹頭案的面板時,由於面板的四周有橫紋、也有縱紋的板材,這時就得考慮到這些板材由於收縮率不同,其周邊伸縮縫的大小應稍有分別。假如千篇一律地對待,在熱脹冷縮的自然規律下,肯定會出現題目。

受力度也是要考慮的。總的來講,直紋木材的受力大於橫紋木材的受力。若是拿一段沒有乾燥好的木材放在太陽底下照射,直紋的永遠不會翹曲,橫紋的則會翹成弧狀。因此,橫紋的木材一般用於面板等部位;豎紋的木材多用於腿足等受力大的部位。若是違反了這一規律,無論是沙發,還是桌椅,牢固度都將難以保證。

木匠們做活時,鋸一塊木頭,刨一塊木板以後,常常會撂下一句話:「這木頭性大。」就是說這塊木頭變形力、扭曲力較大,做出成品以後,遇冷、熱、干、濕環境的變化會產生比較劇烈的變化,大裂、大扭、大脹、大縮,有時發生的變化簡直不像樣子,譬如原本一根方方正正的木頭方子,可以扭曲成麻花狀,轉上幾道彎。

木匠們遇上這種木頭,做活時就要格外小心,要想方設法搞結實它,控制住它,籠住它,不叫它大變。倘遇上性小的木頭,也就是性格平和溫柔些的木頭,做活會簡單些,不必操那麼大的心。做出成品,也會變,但變動與扭曲不會特別厲害。

什麼木頭性大,什麼木頭性小呢?老木匠過手的木料品種多,心中都有自己的底數。比如柞木、水曲柳、色木(楓木)都是性大的木頭。而紅松、白松、椴木、楸木算性小的木頭。南方木種里,楠木、杉木性小,而櫸木、龍眼木性大。紅木里酸枝性大,而紫檀、花梨相對性小。

老木匠懂得區分,也懂得製作的技巧,能夠較好地拿捏分寸。但性大與性小都是相對而言,相比較而存在。只要是木頭,就會熱脹冷縮,也會濕脹干縮。古典傢具的板面上都要留一條3-5毫米的伸縮縫,就是為避免傢具的大開大裂與擠脹變形,讓其能夠在使用過程中從容應對自然氣溫與濕度的變化。

文章源自 百度 搜狐

【關注我們 知曉紅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大紅動 的精彩文章:

紅木傢具的風水設計

TAG:盛大紅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