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立民先生戊戌潤格

王立民先生戊戌潤格

金石書派第四代主要傳承人王立民先生戊戌潤格

附錄:

金石書派誕生於清末,以具金石之風且擅金石碑碣而得名。奠基人為清道人李瑞清,故該派書法又稱李派書法或梅庵派書法。金石書派淵學承傳,現代益盛。其書法主要特點:雄渾精博,熔鑄古今;古樸超逸,平衡沉穩。代表人物有:李瑞清胡小石柳詒徵陳中凡張大千呂鳳子李健黃鴻圖、游壽曾昭燏、吳白匋、張隆延、凌雲超、侯鏡昶等。

李瑞清在《清史稿》有傳,其《傳》曰:

李瑞清,字梅盦,臨川人。光緒二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改道員,分江蘇,攝江寧提學使,兼兩江師範學堂監督。宣統三年,武昌亂起,江寧新軍亦變,合浙軍攻城。官吏潛遁,瑞清獨留不去,仍日率諸生上課如常。布政使樊增祥棄職走,以瑞清代之。急購米三十萬斛餉官軍,助城守,設平糶局,賑難民。城陷,瑞清衣冠坐堂皇,矢死不少屈。民軍不忍加害,縱之行。乃封藩庫,以鑰與籍囑之士紳,積金尚數十萬也。自是為道士裝,隱滬上,匿姓名,自署曰清道人,鬻書畫以自活。瑞清詩宗漢、魏,下涉陶、謝。書各體皆備,尤好篆隸。嘗謂作篆必目無二李,神遊三代乃佳。丁巳復辟,授學部侍郎。又三年卒,謚文潔。

李瑞清先生通詩、書、畫,尤精書法。自幼鑽研六書,學習書法,對殷墟、周、秦、兩漢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為一代書法宗師,也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李瑞清的書法,上追周秦,博宗漢魏,各體偕備,尤工篆隸。其書法"秀者如妖嬈美女,剛者如勇士揮槊",瀟洒俊逸,各具神態,以篆作畫,合畫篆為一體。李派書學熔鑄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開風氣,所播深遠直至當代,為薪火相傳的金石書派。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呂鳳子、著名書法家胡小石、李健、黃鴻圖皆出自其門下。李瑞清也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畫家,擅丹青,山水、人物、花卉,繪畫涉獵廣泛。山水師法原濟、八大山人,花卉宗惲南田。所繪松石、花卉意境獨特,尤擅畫佛。李瑞清在書畫界名聲顯赫,書法自稱北宗,與曾熙的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說。繪畫上與吳昌碩、曾熙、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開拓者。

胡小石先生,1888年生與南京。少承家學。1909年畢業於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曾師從李瑞清、陳三立、曾熙、鄭大鶴、王國維、沈曾植等人。一生長期執教,曾在明智大學、武昌高師、西北大學、四川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等校任教,歷任北京女高師教授兼國文部主任,雲南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金陵大學教授兼國文系主任,國立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與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與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他是我國近現代書法巨匠,在書法創作、書法史論、書法教育等方面均取得傑出成就,作出重要貢獻。在書法創作上,他篆隸行草四體兼工,無不佳善,這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游壽先生二十歲時已被譽為「閩東四才女」之一,和同是福建籍的冰心、林徽因、廬隱三位遐邇聞名的才女齊名。1929年具有厚實國學根底的游壽考入南京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成為胡小石教授的女弟子。大學畢業後到廈門集美師範任國文教員,1934年8月考入金陵大學研究生班,再度師從胡小石教授攻讀碩士學位,從事金文、古文字音韻研究。曾先後完成了《先秦神道設教觀》、《先秦金石甲骨文獻資料研究》等論文。這一期間,在研究金文、古文字學的同時,游壽在胡小石指導下鑽研書畫藝術,其高超的水平為書畫界公認。在建國後,從南京輾轉山東,後長期居住苦寒之地哈爾濱,以哈師大為中心傳承金石書派的書學理論和筆法,帶動了王立民、高潤生和欒繼生為首的一批金石書派傳人,形成了金石書派在黑龍江的小氣候。

王立民先生傳承了李瑞清、胡小石、游壽一脈的金石書派學行,先為學者,後為書家。民國史學者、著名紀實文學作家岳南先生贊王立民先生書藝「出於清、抱於石、承於壽」。王立民先生是一位集書法、繪畫、篆刻藝術為一身的著名藝術家,在歷史學、古文字學、詩詞及藝術理論研究上也都有極高造詣。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詩經學會會員。在哈爾濱率領一眾門人弟子成立了金石匯,致力於金石書派的傳承與弘揚。

楊宜民先生曾獨自學習和研究金石書派十幾年,後有幸拜哈爾濱的王立民先生為師。在遼寧帶領諸多學生,關注金石,學習金石。2017年,在王立民先生的關心和指導下,在遼寧成立了金石書派研究會。在楊宜民先生的帶領下,金石書派研究會會員去山東訪查摩崖石刻;探碑碣;學傳拓,到南京牛首山拜謁祖師李瑞清墓,進南京大學觀六朝松訪梅庵,感悟清道人遺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水閣秋老 的精彩文章:

TAG:碧水閣秋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