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凱特王妃產子7小時後出門,婦產科醫生坐不住了

凱特王妃產子7小時後出門,婦產科醫生坐不住了

英國當地時間4月23日上午11時01分,凱特王妃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這是她和威廉王子的第三個孩子。

生產7小時後,王妃就畫著美美的妝、踩著高跟鞋、光著雙腿出現在了公眾面前。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當天的英國,還刮著不小的風。

作為3個孩子的母親,凱特王妃從分娩結束到公開亮相的時間一直在縮短。

2013年,生完老大喬治小王子後,大約隔了24小時凱特就出現在了鏡頭前;

2015年夏洛特小公主出生,這一時間縮短到了10個小時;

而到了第三胎,僅隔了7小時王妃就出鏡了!

看到這些畫面,不少中國網友坐不住了:居然可以不坐月子?穿這麼少,吹了風會落下病根兒的!

到底中國式坐月子有沒有必要?怎樣解決腰痛、尿失禁、妊娠紋等產後困擾?母嬰君為你一一解答。

中國人還是得坐月子

坐月子的傳統在我國由來已久,它由中醫理論發展而來。

中醫認為,婦女分娩後氣血虧損、絡脈空乏、身體虛弱,若不慎遭風寒入侵或過度勞累,會引發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關節疼痛等系列癥狀,稱之為「月子病」或「產後風」。

「好好坐月子,否則以後老了就後悔!」在中國,幾乎每個產婦都會聽到長輩類似的叮囑,而西方國家的女性往往沒有坐月子的傳統。

儘管新潮觀念認為這是陳規陋習,但其實「坐月子」與歐美諸國的「產褥期」說法大體一致,都強調產婦需要休養調理6~8周

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坐不坐月子,而是如何科學坐月子。為了下奶拚命補、盡量多捂等傳統的坐月子方式並不可取,以下4種月子尤其「坐」不得。

「補」月子

不少新媽媽產後吃大量雞蛋、鯽魚湯等高蛋白食物。其實,產後不宜大補,飲食結構不能單一,應適量吃果蔬,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消化、預防便秘。

「臟」月子

傳統觀念認為,產婦月子里要忌水、忌涼,不能洗頭、洗澡。事實上,不清潔會增加產婦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新媽媽可根據身體和衛生狀況適時清潔。

溫水刷牙:每天用軟毛牙刷和溫水刷牙,尤其是進食大量糖類、高蛋白食物的產婦。

清洗會陰:每天用溫水清洗會陰,但不建議使用護理液,以免造成產褥感染。

適當洗澡:產後42天內以淋浴為宜,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洗完馬上擦乾身體。42天過後建議到醫院複查,確認傷口癒合良好後再進行盆浴。

「悶」月子

按老理講,產婦怕風,即使是夏秋季也得關上窗子。但門窗緊閉並不可取:

坐月子一定要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可每天開窗通風1~2次,每次至少30分鐘。室溫保持在25℃左右,濕度控制在50%~60%為宜。

合理使用空調和風扇,注意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和寶寶吹,特別是其頭部、背部。

「懶」月子

床上久躺不利於體型恢復和惡露排出,產後幾個小時,產婦便可下地走動,但不宜久站、久蹲、久彎腰及手提重物,防止腹壓增加導致子宮脫垂。

抓住產後恢復3個黃金期

不管是中國式坐月子還是所謂的產褥期,都講究新媽媽要注意產後恢復。其實,產婦抓住3個關鍵期就能做到滿血復活。

盆底肌修復

產後1年

盆底肌就像彈簧床,承托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

妊娠、分娩過程對盆底肌多少會有損害,產後一年是盆底肌功能恢復的黃金時期。

盆底肌修復包括電刺激治療、收縮肌力訓練、巴氏球(瑜伽球)鍛煉、懸吊訓練等。

子宮復原

產後42天

產後42天,子宮會縮回原來的狀態。若42天後感覺子宮很大,仍有惡露(產後由陰道排出的淤血、黏液),並有腹痛等癥狀,可能是子宮復舊不全。

自然分娩產婦應於產後6~12小時內起床活動,包括坐在床邊、扶床行走,第2天可在室內隨意走動;會陰側切或剖宮產的產婦可推遲至產後第3天起床活動。

體形恢復

6個月內

喂母乳、帶孩子會耗費不少精力,但體形不一定會自然恢復到生產前的狀態。產後6個月內是體形恢復的關鍵期。

產後大約6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酌情考慮減肥計劃;

產後2個月可逐步通過運動、改善飲食結構等來控制體重。

產後4大困擾這樣擺脫

經常有新媽媽抱怨腰酸背痛、尿失禁,說是月子沒做好。其實,這些煩心事兒都可以提前預防。

產後腰痛

多由腰肌勞損引起。不正確的餵奶姿勢、活動太少、體重增加都會增大腰部肌肉的負荷,造成腰肌勞損。可通過以下方法預防:

孕期

注意充分休息,坐下時可用枕頭、坐墊等柔軟物墊在腰後,減輕腰部負荷;

睡眠時,取左側卧位、雙腿屈曲,減少腰部負擔。

產後

不穿高跟鞋,避免常彎腰或久站久蹲;

做家務宜用長柄工具,並且每次時間不要過長;

餵奶時可以坐在低凳上,在膝上放一個枕頭墊高寶寶,分散腰部受重;

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

如果感到腰部不適,可洗個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平時注意腰部保暖。

尿失禁

有些新媽媽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忍不住漏尿,就連大笑或彎腰時也時常發生。

建議產後42天做盆底評估,產婦從醫院回家後,可在家做以下動作,有助恢復盆底肌功能:

激活練習:端坐床上,將瑜伽球放在會陰部,坐在球上做壓球動作,反覆收緊放鬆,由慢到快。

腹式呼吸:平躺,屈髖屈膝,深吸氣將腹部鼓至最大,呼氣將腹部肌肉收緊至最大。

夾臀訓練:平躺,屈髖屈膝,呼氣夾緊臀部,吸氣慢慢放鬆。

骨盆運動:吸氣腰部慢慢抬離床面,胸廓、臀部不離開床面;呼氣肛門收緊,腰部向下壓床。

凱格爾訓練:吸氣放鬆盆底肌,呼氣收縮尿道、陰道及肛門,縮緊不少於3秒,每次15~30分鐘,每天2~3次。反覆訓練讓肌肉產生疲勞性。

妊娠紋

妊娠紋通常會在產後幾個月到一年內逐漸消失,也有一兩年後消失或未完全消失的。如果產婦為此感到擔憂,可以嘗試下列方法:

控制體重增長。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就容易長妊娠紋。建議孕婦每個月增重不超過2公斤,整個孕期控制在11~14公斤。

遠離甜食與油炸品。孕期應攝取均衡的營養,可改善膚質,使皮膚更有彈性。

皮膚護理。孕中期至產後一個月,使用專門的抗妊娠紋乳液或橄欖油進行護理,每天1~2次為宜。

視覺模糊

坐月子期間,產婦活動範圍小,電視、平板電腦、手機、書籍等就成了打發時間的「裝備」,但這些會有損視力健康。

新媽媽應至少保證一周的眼部休息,照料孩子之餘最好「閉目養神」。

若精神體力恢復較好,1周後便可短時間看書看報,半小時左右為佳,然後到陽台遠眺一會兒。

看電視應保持在電視屏幕對角線長度的 5倍以外,時間不要超過 1小時。

要經常眨眼,以減少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避免淚液蒸發。

本期

母嬰智囊團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 劉剛

武警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夏義欣

航空總醫院盆底和生殖內分泌門診副主任 鄒春芳

編輯:榮華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有料的育兒知識

請移步「母嬰日報」翻牌子

(ID:muyingrib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你長的皺紋可能是「假」的!4種方法讓皮膚起死回生
一個熱水澡「偷走」好睡眠,這3個時刻最好別洗澡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