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有多尊重人才?周公吃一口飯要吐出三次,連他兒子都不理解!

古人有多尊重人才?周公吃一口飯要吐出三次,連他兒子都不理解!

周公,我國古代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現代人經常提到周公是因為「周公解夢」這個神奇的技能,所以人們常把周公當作是睡覺的代名詞。但真正了解周公這個歷史人物的人又有多少呢?恐怕連周公的名字都不知道吧。

說到先秦歷史,魯國這個諸侯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後世很是出名的孔聖人便是出生在這個諸侯國。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魯國這塊封地最早便是武王賞賜給周公的,所以後來的魯國國君其實都是周公的子孫。賢明的祖先出了一群沒本事的子孫也很正常,況且周公的才能本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比的上的!

相信明眼人早已看出,周公與周天子的關係非同一般,要不然哪裡會有這麼一塊肥沃的封地。周公姓姬名旦,也是周文王的兒子,但他得叫周武王一聲大哥。這下明白沒有,這可是王族,不光如此,周武王死去後,他的兒子周成王都得叫他一聲叔叔呢。這身份、這地位,難道周武王就這麼放心這個弟弟嗎?

別說,周武王還真就特別的信任這個親弟弟。在滅亡商朝之後,周公被周武王委以重任,手持大鉞,而另一位召公則手持小鉞,他們共同輔佐武王。一大一小之間,便可以看出周公的地位和位置的重要。總之在國人的觀念里,只有自己人才信得過。而周公之所以能坐上這個尊位,除了是王族,還在於對周天子的赤膽忠心,至於所謂的能力,個人覺得並不是周天子主要考慮的方向。

無論在任何時候,對皇帝的絕對忠誠是下屬的重要用人標準,即使在現代社會也是如此。周公的忠心在於他真心為周朝考慮問題,當時周朝剛剛建立,國家的基礎還不穩定,而武王也死去,政局的穩定是確保周朝延續下去的重要條件。作為周成王的叔叔,他盡心儘力的輔佐這個侄子,而沒有自己發動政變,這完全是出於周朝安穩的公心!

當古人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時,便會去求助神靈。聽到武王生病的消息後,周公便去向神靈祈禱武王能夠康復,甚至祈求神靈能夠放過武王,把所有的痛苦都讓自己一人承擔。周公這種真心為周天子祈福的行為肯定是出於對周天子的忠誠。不管是對周天子忠誠,周公禮賢下士的名聲也流傳至今。

周公曾這樣訓導自己的兒子伯禽,由於自己要輔佐周天子,所以封地魯國的事務都交給了兒子伯禽處理。周公說到:「我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我的地位在天底下算是不卑賤的。然而我洗一次頭髮要停下三次,吃一口飯要吐出來三次,這樣做為了不錯失天下的賢才。你治理魯國,要多思考,不要因為你的身份而高看自己。」後來曹操的那句「周公吐脯」便是運用的這個典故。

周公這段話的言外之意可以這樣理解,你父親我即使是地位高貴,治理國家、對待賢士都這樣,你這個小子要以我為榜樣,好好的學習下我!這種思想大概是所有中國父親的通病吧,讓自己成為子女的榜樣。而不可否認的是;周公確實是位賢臣,也正是周朝早期有這樣的賢明權臣,整個周朝的重要制度才得以確定,周朝也憑藉這些成就了八百多年的國運。

相同的歷史事實,不同的歷史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關註:廣聞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告訴自己的弟弟曾國荃: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遠離這八個字
君臣關係楷模:齊桓公與管仲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