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太空遊客17年前的今天啟程,但他這輩子最不喜歡被稱作:太空遊客
對於太空派來說,仰望星空遠遠不夠,最好能鑽到火箭里——一箭飛天,真身感受一番什麼叫太空……以太空遊客的心態,到此一游。
但,白日夢總是被現實力場牢牢拴住,除非你有足夠多的錢,足夠棒的身體,足夠燃的激情。
17年前的今天,2001年4月28日,終於有人把這種白日夢變成了現實,坐進聯盟號飛船,飛向國際空間站。
這就是歷史上第一位太空遊客——蒂托。
蒂托,全名丹尼斯·安東尼·蒂托(Dennis Anthony Tito),美國富商,航天工程師。
1940年8月8日,他生在紐約皇后區,一個貧窮的義大利移民家庭,不過人家品學兼優,1962年獲得紐約大學航空航天專業學位。
要知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可是阿波羅登月的黃金時代,最優秀的青年才俊大都被吸引到航天業。蒂托就是其中一個。
工程學碩士畢業之後,他順利進入令人膜拜的美國宇航局,最核心的研發機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從事無人駕駛航天器的研究。足夠頂尖足夠前沿,是吧。
1972年,最後一批登月宇航員返回地球後,絕頂聰明的蒂托已經嗅到了超前的味道。於是下海了。
與後來的矽谷鋼鐵俠馬斯克類似,蒂托幾乎同時同步操辦兩家公司——
威爾希爾聯合公司,經營航天技術商業化業務,如今成為道瓊斯成分指數之一;加州聖莫尼卡投資管理公司,鼎盛時期為國際客戶管理資產高達12.5萬億美元。
在他的贏商之道里,依靠數學模型,既可以計算出航天器飛行軌道,又可以定量分析預測市場風險、機會。
航天界+投資界,兩大熱門領域,他都佔了,還佔盡了先機。
儘管金錢是夢想的金枕頭,但不是夢想本身。
蒂托從小種下的太空夢,並沒有因為整天泡在商海里被淹死,相反卻像紅杉樹林那樣,越久越紅。
2000年前後,兜里沒錢的俄羅斯航天局想法變現,通過一家美俄合資公司Space Adventures(太空探險公司),開通私人太空旅行業務——搭乘聯盟號飛船,飛到國際空間站去體驗宇航員生活,全程旅費2000萬美元。
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蒂托,立馬報名。儘管那時候,他已經60歲了。
先交預付金,身體檢查,體能測試,層層考核,成為候選人之後,又被派往美俄兩地航天中心受訓,多數受訓內容跟專業宇航員都一樣。
不過,一開始他在美國約翰遜航天中心受訓時,卻屢遭白眼甚至抵制。儘管在此之前,俄方已經說服了美方,但NASA管理層和約翰遜航天中心還是有很多人反對、抵制這種商業行為。在他們看來,國際空間站是給專業宇航員提供的科學實驗室,而不是什麼到此一游的太空旅館。
甚至發展到:三位候選太空人已經來報到了,約翰遜航天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卡瓦納當著他們面,斥責道:「我們不能開始訓練,因為我們不願意訓練丹尼斯·蒂托。」
這讓蒂托一臉蒙圈。儘管他也是個美國人,還曾經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過。事先說好的同等待遇呢?怎麼說翻臉就翻臉呢?
最終,在俄羅斯航天局的交涉下,尤其在美國主流媒體、民眾輿論的支持下,NASA以及相關部門迫於壓力,開始受訓蒂托「這個非專業宇航員」。
但背地裡,他們還是不懷好意地稱他為「太空遊客」,從而導致了蒂托多年以後還耿耿於懷,他說他這輩子最討厭Space Tourists這個詞。
順便說一下,NASA反對無效,背後還有一個如鯁在喉的原因,往返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飛船,是人家俄羅斯的;空間站有一半的管轄處置權,也歸俄羅斯。
反對歸反對,訓練歸訓練。經過數月封閉式受訓後,最終蒂托作為國際空間站遠征隊2號隊員,登上了聯盟號TM32航班,歷史性時刻來了——
2001年4月28日,國際標準時間07:37:20,在全球最大航天發射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一箭飛天。
兩天後,4月30日07:58,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
5天後,5月6日,他搭乘聯盟號飛船TM31航班,返回地球。
整個太空飛行時間:7天22小時零4分鐘。
總計繞行地球128圈。
蒂托,成為人類史上第一位自掏腰包的非專業宇航員,通俗稱謂:太空遊客。
儘管他一直不喜歡這個叫法,面對媒體和公眾,他自稱太空獨立研究人員,而非太空遊客。
事實也是這樣,按照俄羅斯航天局和國際空間站科研日誌記錄,蒂托參與過很多項科學實驗。別忘了,他本人就是航天工程師,還供職過大名鼎鼎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
蒂托,也是第415位進入太空的人。截至今日(2018年4月28日),總計有556人進入太空,成為太空人。
在他之後,又有6人自費進入太空,成為太空遊客。2009年之後,再無商業化太空遊客。
迄今為止,總共只有7位太空遊客:
1.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美國,2001年
2.馬克·沙特爾沃斯(Mark Shuttleworth)南非、英國雙重國籍,2002年
3.格利高里·奧爾森(Gregory Olsen)美國,2005年
4.阿努什·安薩里(Anousheh Ansari),迄今唯一一位女太空遊客,美國、以色列雙重國籍,2006年
5.查爾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美國、匈牙利雙重國籍,2007年、2009年,迄今唯一兩度進入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遊客
6.理查德·加里奧特(Richard Garriott)美國、英國雙重國籍,2008年
7.蓋·拉利伯特(Guy Laliberté)加拿大,2009年
返回地球後,蒂托成為一個積極推動商業太空飛行的倡導者。
不僅在2003年高調出席美國「人類商業太空飛行」聽證會,大力倡導為商業化太空旅行開綠燈,甚至在10年後的2013年,創立一個火星激勵基金,計劃2018年(對,就是今年)向火星發射一艘載人航天飛船(不是火星探測器)。
儘管夢想並不總能實現,但沒有夢想才是最可怕的。
現年78歲的蒂托,每年都會把4月28日這一天,當作自己的生日。
事實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太空夢,驅動他坐進飛船,成為第一位太空遊客,這個世界並不會認得他,更不會因為有個叫蒂托的億萬富商,而被歷史銘記。
如今,馬斯克、貝佐斯、布蘭森等人開創的商業太空路徑,正在構建成型。蒂托的夢想——商業太空飛行最終就像飛機航班一樣,穿梭於天地之間,越來越真實。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