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亂世的「張子房」:三十年盡忠,一遭國滅自盡殉身

五代亂世的「張子房」:三十年盡忠,一遭國滅自盡殉身

大唐王朝飄搖風中,晃晃悠悠,也近油盡燈枯了。唐末,黃巢起義,縱橫四地,天子南去,起義掃平,各地節度使自專,皇權失勢,一片割據自立的亂象。北方出現了三個最強勢力,朱溫,李克用,李茂貞。今單說五代第一霸主朱溫,他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梟雄本色,賢妻扶持,還與一人的輔佐是密不可分的。這個人就是他的第一謀臣,宰相敬翔。

敬翔,在中國歷史上沒甚名氣,究其原因,一者他輔佐的後梁得國不正,開創者朱溫作為開國皇帝在歷史上名聲也是狼藉。二者,後梁享國日短,僅僅16年,加上朱溫做梁王時,一共也不過三十多年。三者,這樣的亂世,敬翔並沒有輔助君主達到興周八百年,旺漢四百年的豐功偉績,就連他忠義殉國,歷代也很少提及,但他在初遇朱溫時,朱溫也是待之如沛公遇張良,朱溫的成就與他密不可分。

此人祖上做過官,到他這一代,就是普通小百姓了,少年好學,才思敏捷,被人稱為天才。可是天才也有尷尬的時候,去參加科舉總是不中,正好又趕上黃巢作亂,他要避難啊,這時候保住命比較重要。他投奔了一個朋友,王發。王發是朱溫軍隊里的小領導,他接待了敬翔,竟想啥也不會呀,王發留他寫寫文書,代士兵寫家信,平時寫幾個心靈雞湯,士兵們相互傳閱,都很敬佩他的文筆。終於名聲傳到朱溫的耳朵里,朱大帥召見。

朱溫雖說父祖都是教書先生,可三個兒子里就屬他是個混不吝,這點跟劉邦一樣一樣的。他請敬翔來教他如何平定天下,此時就如劉邦遇張良,石勒遇張賓,兩人言談甚歡。朱溫安排他隨軍,他不幹,我要做文職。好吧,專干文書。其後朱溫每有軍機要務,密謀籌劃的,都諮詢他,對他很信任。朱溫平定蔡州賊寇後,請朝廷給敬翔封官。敬翔開始做官了,唐昭宗最後封他到檢校右僕射、太府卿。

朱溫也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唐昭宗被弒,立了唐哀帝,大唐喪鐘敲響時,在李振的建議下發生了臭名昭著的「白馬驛之禍」,907年,朱溫篡唐自立,建立梁朝,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敬翔從宣武軍掌書記、前太府卿,被授與檢校司空。接著改樞密院為崇政院,以敬翔掌管院中事務。敬翔自從進入仕途東下以後,遭逢霸王之主,胸懷志向深遠,有經國濟世之略,從中和年間開始,到朱溫稱帝,期間三十多年,隨從征伐,出入帷幄之中,眾務集於一身,常通宵達旦不眠,只在馬上稍得休息。每有補益之言,也不曾公開進諫,朱溫在舉止行為間對某事稍有懷疑,敬翔就察知其意,必改而行之,所以輔佐朱溫的方法,別人都不得而知。

913年,朱溫被弒,二子朱友珪襲位。朱友珪得國不正,不信任敬翔,但礙於敬翔的聲望,還是用他為宰相。沒過十個月,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貞,表哥袁象先討伐他,最終身死,朱友貞登位。這朱友貞呢,也是不信任敬翔,可能一者看他前朝老臣,二者朱友貞小小的年紀,看慣了宮中喋血,對人不信任。可是敬翔一片赤心,大大的忠臣啊,所以他很鬱悶。

北方的晉國大當家李存勖,一代大魔王,自父親死後,一心報仇,923年,王彥章在中都兵敗,末帝朱友貞慌了,急忙問策,敬翔說,那李存勖厲兵秣馬十幾年,無時不想滅了我大梁,從前我說什麼陛下不聽,現在人家打到大門口了,就是張良,陳平在世也沒救了。我效忠大梁三十幾年,不想眼睜睜看著國滅,陛下先把我賜死吧。君臣二人抱頭痛哭。

李存勖攻陷大梁,下詔令赦免梁朝大臣,同僚李振說新皇帝赦免我們了,去拜見新皇吧。李振,就是導演「白馬驛之禍」那個貨。敬翔說,新皇帝問起我們,我們能說什麼?梁晉世仇,如今國滅,我們有什麼臉走過那城門樓子。李振投降了,敬翔懸樑自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五代十國的亂世:朱溫登場!
趙匡胤扭轉了五代十國武將篡位的局面,僅僅只靠杯酒釋兵權嗎?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