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種發願,兩種迴向——凈土法門只需隨順願生

兩種發願,兩種迴向——凈土法門只需隨順願生

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 同時, 這六字名號就已經具足了「信願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發願。 《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是說明願往生、稱名號的人必定往生的道理。 並不是要你現在念佛就先發個願,等一下念佛又要發個願,不是這樣的。

從「佛」那一邊來講「發願」是:阿彌陀佛在我們都還不知道修行,甚至還在造罪造業、不曉得輪迴到哪裡去的那個時候,就主動為我們發願。 祂為我們成就一個「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送給我們。 祂把所有功德納入「六字名號」當中,然後將這句名號迴向給我們,作為我們的功德。 這個「迴向」,就是恩賜,就是「給」的意思。這讓我們沒有善、沒有修行、沒有功德,卻因為「阿彌陀佛」而使我們有了這個功德。 無形中就有了大善、大修行、大功德。 所以,是彌陀將六字名號「發願迴向」給我們。

從我們這一邊來講「發願」是:我們蒙受彌陀的救度,隨順彌陀,願生極樂。 這是一種「隨順願生」的狀態,這種功能通通具足在六字名號裡面。 所以說: 彌陀的發願迴向 ,與我們的發願迴向 ;兩者通通都具足在「六字名號」裡邊。 所以,「信願行」通通在裡邊了,我們不必另外再做迴向 。

一般人的迴向發願是:自己去念佛,累積念佛的數目、功夫,迴向給「阿彌陀佛」。 或者是累積其他的善行、功德,通通迴向到「極樂世界」去。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 自力 」的,就是不曉得這句名號的原理。 這樣做的話,要往生就困難了。 就必須「迴向」才能往生。 而且,不懂得彌陀的慈悲,當然來念這句名號,跟彌陀就不相感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世明燈 的精彩文章:

父做廚師殺生千萬 五旬癌逼稱名往生
謗佛謗法之人命終……

TAG:為世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