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懂育兒的好爸爸,我卻把你誤當「豬隊友」

你是懂育兒的好爸爸,我卻把你誤當「豬隊友」

一轉眼,我這個職場老灰領也退居二線、隱居家庭快三年了。三年里專職帶娃,做飯理家,雖說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工作,卻也是瑣事萬千,感觸良多。

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孩子們越來越粘我,尤其是兩歲多的小寶,從呱呱墜地到現在四處亂竄,他都只堅信一點:世上只有媽媽好

這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爸爸也會和他們打鬧玩耍,並且比媽媽更會玩一點,即可以扮怪獸,又可以打槍裝死,經常惹得他們尖叫大笑,四處逃竄;爸爸還會做飯,廚藝要勝過媽媽,並喜歡研究各種甜點,「變」出來哄孩子們高興,而很不喜歡吃甜食的我對此卻一竅不通。

GIF

玩歸玩,吃歸吃。這些「把戲」還是「收買」不了孩子們的心,每逢關鍵時刻,他們只堅定地認準一個人:媽媽。

女兒睡覺前,媽媽要在床前聊天掖被子說晚安;小寶早上睜眼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要是三秒鐘不在他的眼前出現,準是開始哇哇大哭,然後就滿屋裡開找,找到我之後撲過來,抱起來,摟住脖子,然後就一直不撒手。

這聽起來非常甜蜜,我也曾經暗自驕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如此,這份甜蜜又帶來了無數干擾,經常讓我叫苦不迭。說得再嚴重一點,我快要被粘得發瘋了!

有時正在如廁,本來就不太順暢,憋的臉紅脖子粗,正在用力之時,小寶醒了,大喊:「媽媽,媽媽! 」 我說你等一等,媽媽正在上廁所。他怎麼能聽,從喊轉為哭,繼而跑來撞開廁所門,蹬蹬等跑到坐在馬桶上的我跟前,爬到腿上,抱住脖子。哎,精力分散,姿勢不對,我都快要憋死了,卻還得哄孩子。

這樣的事情很多,每天都會發生數次。孩子們對媽媽愛之深切,不管什麼事第一反應就是找媽媽,我有時候弄不明白,明明爸爸就坐在那裡,他們卻要跨過他的腿,繞過那把椅子,視爸爸而不見,非要找正在集中精力、埋頭寫字的媽媽拿餅乾。

GIF

最誇張的時候,頻率基本是每隔兩三分鐘,他們就要過來「攻擊」我。這個跑來要水喝,那個跑來要糖吃,這個來告狀,那個來訴冤,女兒要我陪著做手工,小寶要我抱著看動畫片。

我有時在寫一篇文章,或是在排版校對,即便精力集中,也時常漏掉錯別字,而孩子們一個一個的輪番「轟炸 」, 更是讓我焦頭爛額,無力應對,實在難以忍受時,我會開始大喊:「去,找爸爸去!

爸爸見狀,知道我生氣了,就「假惺惺」地跑來,問:「要什麼,爸爸拿。」 小寶被我吼了,正在委屈,看到爸爸後哭聲停了一秒,轉而又跑向我:「媽媽,媽媽。」 我哭笑不得,怎麼辦,還是得要我抱啊。

爸爸兩手一攤,做無奈狀,意思是,不是我不做,是他不找我啊,然後又悠哉悠哉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羨慕嫉妒恨,那種快要發瘋、馬上爆炸混合著萬分無奈又會略有歉疚的複雜情感堵在我的心裡,讓我開始恨起那首歌來:世上只有媽媽好!

負面情緒若是不及時抒發很恐怖,就像一個容積固定的容器,不停地往裡擠壓壞心緒,擠著擠著盛不下了就會爆炸。一個媽媽爆炸後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爆炸一回,平常的努力全白費了。因此,我不允許自己爆炸,我決定時時抒發情緒,怎麼抒發呢?

想來想去,育兒道路上讓我很不爽的是爸爸,他總是那麼氣定神閑,慢騰騰,很滋潤,打打遊戲,玩玩手機,不太會被孩子激怒,也很少焦慮如我。這讓我很生氣,我決定把所有的壞情緒都發向爸爸,時不時沖他吼一下,經常罵幾句,偶爾踢一腳。

罵完之後心裡輕鬆不少,情緒恢復之後理智也跟著來了:為什麼同樣的家庭環境,面對相同的孩子,爸爸那麼放鬆,媽媽那麼焦慮呢?

GIF

是性別差異,文化差異,還是其它? 說起來,爸爸也不是甩手大掌柜,對家裡的付出也不少,雖然他不能給孩子哺乳,但是只要我指令一到,他也是馬上行動,很少推三阻四、抱怨牢騷。細細想來,還是心態重要:不管媽媽讀再多書,再怎麼自詡專業,心態若是不放鬆,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總會敗給情緒,在孩子眼裡也是費累不討好;不管爸爸玩再多遊戲,只要人家以一種輕鬆的心態對待生活,快樂就會感染孩子,事半功倍,不急不躁的他反而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好爸爸。

如此一提,甚是慚愧。我教育書籍讀得多, 時而在娃爸面前自視輕高,要麼引經據典,要麼拿成功人士的原生家庭來說事,字裡行間總是對他的不屑一顧:切,你懂個啥?

可是人家不僅懂,而且做的非常好。這真是打臉了:你是懂育兒的好爸爸,我卻把你誤當「豬隊友」。

這周孩子學校放春假,全家人去海邊玩了幾天。住的地方在二樓,樓梯在外面,小寶很喜歡這樓梯,很認真地爬上爬下,雖然小短腿比台階高度長不了多少,但他也是抓著樓梯扶手,小心翼翼。

每次出門,總是讓小寶提前出發下樓梯,即便如此,全家人都得在樓下仰望著他,就像是《蝸牛與黃鸝鳥》里唱得那樣: 蝸牛蝸牛你快快爬……

GIF

他其實很努力,腿短人小也不是他的錯。有一次出門急了,爸爸說:「兒子,我來抱你吧!」 說完,伸出手就把他「鉗」了起來,腳還未下一階,小寶就大喊抗議:「不!不!下去,下去,自己,自己!」 小孩子非要自己走,這爸爸真是熱臉貼了冷屁股。我在一旁大笑,不懷好意。

通常這也就完了,你願意自己走就自己走吧。沒想到,爸爸很真誠地跟小寶說:「對不起!」簡簡單單三個字,實實在在落在我心上,這就是尊重啊。我雖仍是笑著小寶的笨笨執著,心裡難免對爸爸肅然起敬:孩子雖小,但他也有自己的主見,他想要自己下樓,大人未經他的同意就越界提供幫助,道歉實屬當然。

GIF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因為孩子小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因為他們弱就強制性提供幫助,這樣既侵犯了孩子的自主權,又是大人自私的一種表現: 幫助他還不是為了節約自己等待的時間? 而即便大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有多少父母會真誠地對穿著紙尿布的小屁孩說一聲對不起呢?

育兒有時候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就是生活中點滴小事的尊重、公正與禮貌,是成年人與小孩子的平視對等,而不是大人對小孩的俯視與忽略。

這一誇真是不得了,「豬隊友」這些年默默承受了許多「不白之冤」,又沒有抗議,真是胸懷博大啊。

家庭里爸爸和媽媽的育兒方式多會有點差異,總是會出現媽媽急著上房揭瓦,爸爸卻閑得雲淡風清的時候,並非爸爸們不關心孩子,而是性別的差異鑄就了男人和女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有所不同。有時候,媽媽對孩子太上心未必有益,而懶爸爸們卻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中鍛煉了孩子。

GIF

小寶說話不夠利落和清楚,時常蹦一兩個詞,還咬字不清。做媽媽的我就像孩子肚子里的蛔蟲,可以聽懂寶寶的所有話,哪怕他不說,一個手勢,我就可意會孩子的意圖,立馬滿足他的需求。而爸爸呢,他聽不懂,可能是真不懂,也可能是偶爾裝不懂,但他總會一遍遍要求孩子說:「你要說你要什麼?」 「你要幹什麼,告訴爸爸?」 「你要去哪裡?」 反覆問,直到孩子表達大致清楚後,他才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表面上看,我是懂孩子的勤勞好媽媽;其實,爸爸的方式才更加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媽媽過於勤勞,孩子連話都不用說了;爸爸堅持慢幾拍,一定要和孩子對話,詢問清楚,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寶寶才可以趁機學說話啊!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仔細衡量了爸爸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後,覺得有必要把「豬隊友」的標籤改成 「懂育兒的好爸爸」,也向天底下的好爸爸們道一聲:辛苦啦!

GIF

女人孕育孩子的生理機能決定了其細膩的心思和更容易因孩子日常瑣事而焦慮的傾向,正因如此,才會對大大咧咧的爸爸們心存不滿,其實,爸爸們「滿不在乎」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深沉的愛子之心。媽媽的愛似小河流水,綿綿流長;爸爸的愛像遼闊海洋,博大寬容。 孩子即喜歡小河,也嚮往大海,育兒路上很多差異有時並非你對我錯,而更多的是帶了情緒的「看不慣」, 所以,理解重要,寬容重要,換位思考同樣很重要。

當然,孩子年齡越小時對媽媽、尤其是全職照顧自己的媽媽越依賴,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大,媽媽應該逐漸淡出,讓爸爸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這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讓他們從父親身上得到規則、紀律、勇氣和陽剛之氣;還可以使媽媽們從全能女金剛做回肉身凡人,釋放負面情緒,做一個快樂好媽媽。

很多時候,爸爸們並非想做甩手掌柜,而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做,也有時候做了而不符合媽媽的心意。男人們喜歡有話直說,女人們則更容易繞彎子、將情緒摻雜到事情中來,這樣就容易造成溝通誤解,耽誤事情。

因此,媽媽在讓爸爸參與的過程中,可以擔任起「老闆」的角色,直接告訴他需要做什麼,當然,不能用命令、抱怨和指責的口氣,而是要真誠、溫柔地示弱:「老公,我需要你的幫助。

事實上,孩子們的爸爸也經常會問我:你需要我做什麼? 那麼,我就開始一一地分配工作:去換尿布吧,去帶孩子刷牙洗澡吧,去超市買東西帶著孩子們吧,去和他們玩玩吧……

與此同時,孩子們來找我時,我也會多說:媽媽在忙,去找爸爸。

GIF

大多數時候,爸爸都會樂意幫忙,這說明人不怕被用,而是怕自己無用。 這樣一來,我也逐漸得以脫身,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做一些媽媽以外的事情。當然,我也會多向老公表示感謝。

世上沒有萬能之人,誰都需要幫助,全職媽媽也不是超人,需要自己的時間放鬆和娛樂。弦綳得過緊易斷,人的神經過於緊張了也會崩潰。因此,媽媽們要學會放手,卸下「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負擔,讓孩子們多唱唱爸爸,是不是一首歌叫:我有一個好爸爸......

GIF

作者:粒粒,著有《談談女兒,說說兒子》,《美國幼兒園那些事兒》等,各大自媒體平台常駐作者。

現居美國田納西州。 正職媽媽,副職寫作。 最好的家教是認真陪伴孩子長大,最美的文字是自己內心的真實表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育兒知識大全 這些你必須要了解
別讓「共同育兒假」成為牆上畫餅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