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長見識!看鉛字印刷時代,美國人如何出版一份《紐約時報》

長見識!看鉛字印刷時代,美國人如何出版一份《紐約時報》

1942年9月,攝影師Marjory Collins造訪了著名的《紐約時報》總部,她用鏡頭記錄下了當時一份報紙出版的完整過程:稿件分類、編輯、改寫、排版和印刷,所有一切都在出版時間點的緊壓下雜亂而高效的運作。[via]

首先,編輯們需要處理來自美國和世界各地記者發回的報道。

工作中的編輯們

收發員在整理時報記者從美國各地及海外發回來的消息

來自美聯社的一封急電

實習生們正在油印通過電報發來的報道,並分發到編輯室的各位編輯

油印出的稿件

稿件必須快速分發以趕上緊迫的時間點,油印室的地面一片雜亂

編輯室中負責處理海外消息的編輯們

負責處理美國境內消息的編輯們

阿根廷、瑞士和墨西哥記者

戲劇評論家Brooks Atkinson正在寫一篇新劇的評論

資料室中一本被翻爛的詞典和新的詞典

51歲的時任資料室主任Tommy Bracken

無線電收發室中的操作員

紐約時報的新聞每天會以摩斯電碼的形式往外發送兩次

一名無線電收發員正在記錄瑞士記者發來的報道

美術編輯正在查閱資料以繪製一份歐洲戰區的地圖

圖片部門正在處理來自全球各地記者所拍攝的照片

暗房工作人員在圖片被轉製成印刷用的鋅版前仔細檢查

頭頂的傳送裝置將已編輯完成的稿件送到排版室

完成排版的版面將被逐頁檢查,然後發去製版

黑板上記錄著當天出版的版數,每版完成後記錄下時間

– – –

1942年沒有數碼印刷,內容部分在緊張編輯的同時,製作人員需要將所有文章製作成鉛字版面。

鑄排機操作員正在錄入文章,按下鍵盤,對應字母的字模會沿著軌道落入到架子上並排列整齊,然後整行一次性被鑄造成鉛字條

放置鉛字條的格子上張貼著注意事項

製作完成的「一塊塊」鉛字文章

使用這些鉛字文章的「模塊」組成整幅版面

雖然有鑄排機的幫助,但部分版面仍需手工完成,畫面中的這位已經干這行15年了

架子上貼著報紙的印刷時間

通常報紙的頭版都是在截止時間的最後才製作完成

確認無誤的鉛字版面需要用鎚子釘實

– – –

在各部門大量員工的緊密配合下,報紙終於來到印刷車間,開始準備批量印刷。

工人將一個大型紙卷安裝到印刷機上,這個紙卷重1608磅,可以印1300份報紙

空白的紙張穿過印刷機

這台機器用於將編輯完成的平面鉛字版面,轉製成滾筒狀以方便印刷

工人們在製作完成的滾筒鑄版寫上版號,以方便識別

製作完成的滾筒狀版面

滾筒鑄版被安裝上印刷機

開始印刷前再作最後的檢查

終於開印了!

第一批報紙從機器中出來,工人在檢查印刷質量

成千上萬份的《紐約時報》

報紙被紮成捆以方便分發

工人用推車運送報紙

成堆的報紙被裝上貨車

編輯和工作人員終於可以稍作休息了

1942年9月10日星期四出版的這份《紐約時報》主要報道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戰役。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常手工 的精彩文章:

TAG:日常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