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管新規落地後的金融業眾生相

資管新規落地後的金融業眾生相

千呼萬喚之後,資管新規終於正式落地。4月27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其中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最重要的修改條款為「過渡期到2020年底」(原為2019年6月底)。消息旋即在金融江湖引發軒然大波。

仔細研究可以發現,資管新規的核心要義並沒有變化,但是在具體要求上更加重視政策推進的穩妥與審慎,更多考慮了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承受能力,嚴格程度較之前的徵求意見稿略有緩和,對股市債市的衝擊也相對減弱。

具體來看,與2017年11月發布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此次正式發布的版本做了以下修訂:

1、 私募基金適用規則更加規範、清晰

關於私募基金的適用問題,和徵求意見稿的表述相比,正式稿在正文規定和答記者問中都予以了明確規定,並且表述更加規範和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最大的變化在於對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作了另外規定。這意味著,這兩類基金不適用《意見》。目前這兩類基金主要由證監會、發改委,以及財政部在監管。

可以預測,下一步證監會、中基協,以及發改委等私募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將出台相關細則,落實資管新規的各項要求。

2、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而且過渡期內明確只要是存量資產業務,不符合新規,仍然可以新發不符合新規的產品進行對接,防範風險。

3、允許金融機構和委託人在合同中約定收取合理的業績報酬,業績報酬計入管理費。對於浮動管理費收取較徵求意見稿有所放鬆。但筆者認為,對公募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銀保監會和證監會仍然會採取較為審慎監管規定,對於私募基金,則採取相對靈活的管理費收取模式,但應當禁止100%或接近100%的浮動業績報酬模式。

4、合格投資者標準稍微有所變化,就是將之前的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的條件額外新增了一個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於300萬。從實際操作來看,一般很難區分家庭金融凈資產和家庭金融資產,因為投資人的負債數據金融機構一般很難核實,僅僅通過聲明來認定負債是唯一途徑。所以這一改動影響並不大。

5、資管產品不能直接投資商業銀行信貸資產,但可以間接投資受益權,具體間接投資都納入信貸資產受益權,規則另行制定。比徵求意見稿稍微弱化一點。

6、允許用攤余成本法投資的情形進行了詳細列舉,尤其是針對封閉式產品投資流動性不高的標準化資產也允許用攤余成本法,只是偏離度不超過5%。

7、標準化資產定義認定仍然待解,新增了幾項標準化資產的標準描述。

8、在分級產品定義上,基本沿襲了證監會關於結構化產品的要求,但是沒有提及管理人有自有資金參與認購,提供有限風險補償,關於此前券商和部分私募基金從事的墊資操作,筆者認為並不明確違反本次新規表述,因為墊資的產品收益分配仍然是按照份額比例計算無差異。當然具體仍然有待證監會後續的落地措施。

9、分級產品的槓桿比例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是固收類3:1,權益類1:1,其他是2:1的槓桿率。禁止公募基金和開放式私募分級。但是刪除了底層單一項目,和底層股票債券佔比超過50%比例的私募產品不能分級的限制,這單較徵求意見稿有所放鬆。

10、公募基金投資範圍看,和徵求意見稿比,更加嚴格了。銀行公募理財不能投資非標,但未來看可以投資股票。所以證監會公募基金和銀行公募未來高度一致。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大資管行業正式進入轉型變革的洗牌期與陣痛期,在中短期將會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過去資管行業依靠政策紅利、牌照紅利賺快錢的模式已經終結。

接下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嚴控風險的基本原則,大資管行業的發展方向必然是:拉近金融與實體的距離,消除中間繁雜冗長的套利鏈條;嚴密防控各類風險,減少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信用錯配,嚴控高槓桿。

大資管行業的變革時代已經來臨。變革並非毀滅,反是新生,資管新規正是大資管行業大破大立、重獲新生的轉折點。行業將回歸到資產管理的本質,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具有資產管理能力的優質機構將脫穎而出。對於強者而言,變革的風暴中往往蘊藏著未知的機遇。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久友合伙人 的精彩文章:

貝恩資本擬募資40億美元,華為或被美國政府制裁

TAG:久友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