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辰天合XSKY獲2.4億元C輪融資,恩頤投資NEA領投

星辰天合XSKY獲2.4億元C輪融資,恩頤投資NEA領投

36氪獨家獲悉,存儲技術廠商星辰天合(XSKY)已完成2.4億元的C輪融資,由恩頤投資(NEA)領投,在持股東北極光創投(NLVC)、紅點中國(Redpoint Ventures)、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s)跟投。

XSKY成立於2015年5月,同年7月獲得北極光創投2000萬元Pre-A輪融資。2016年5月19日,完成5200萬元A輪融資,由紅點中國領投,北極光創投跟投。2017年5月,公司又獲得1.2億元B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北極光創投、紅點中國作為持股股東繼續跟投。

第一代存儲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代表公司是IBM,當時負責計算的CPU和負責存儲的磁碟在同一硬體盒子里,擺放在大機器房內,各終端通過網路連接來共享CPU、共享存儲。

後來,CPU發展迅速,存儲為了跟上進度,就從一個磁碟,增加為多個磁碟。並且,這多個磁碟會放在單獨的硬體內,與計算分開。這就是第二代存儲,代表為80年代EMC推出的磁碟陣列。由於是專有硬體,所以售價昂貴,在當時每TB價格在2萬元以上,之後的運維服務更是一筆不小開支。若企業有擴容需求,只能靠增加物理硬體,相對複雜。

這種狀態持續了三十多年,總結下來,存儲的發展無非是更換介質增加容量,但沒有性能上的改變。由此誕生了第三代存儲——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原理是用多塊快閃記憶體晶元做成存取區域,因為快閃記憶體晶元不存在尋道時間,去掉機械裝置後,讀取速度要比傳統的機械硬碟快不少,可擴展性也增強。正式商用在2000年前後。

數據離計算資源越近,產生的效果越好,所以此時存儲又跟計算合到了一起,放在市面上最通用的x86伺服器上,硬體成本自然也下降。並且,為了保證數據可靠性,開始出現分散式存儲,即把數據分散到多個伺服器上去,每一個數據都在其他地方有副本。

XSKY(星辰天合)就是新一代存儲賽道上的成員之一,在開源項目Ceph的基礎上做了優化,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具備與傳統SAN存儲相當的豐富介面與技術,如Fiber Channel,iSCSI,SCSI,存儲多路徑等

在線擴展,全冗餘架構,互聯網化自運維特性

統一的圖形化管理,直觀、簡單、易用

軟體與硬體充分解耦,適配通用硬體;為NVMe新存儲協議與高速網路充分優化,發揮高性能

據悉,2017年XSKY整體業績實現了400%增長,截止去年年底,已累計向客戶交付了150PB容量產品。其客戶已覆蓋金融、電信、政府、廣電、製造、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促進技術快速產品化,存儲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推廣布局,以及加速下一代全棧自主的分散式存儲系統研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OKCoin創始人徐明星:隨時準備捐給國家
自創樓中店模式,從中小養生門店切入實現行業互聯網升級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