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蔡姓多出巨儒 家訓遵從儒家的「慎獨」思想

蔡姓多出巨儒 家訓遵從儒家的「慎獨」思想

親愛的蔡氏宗親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兩大蔡氏家族是不容忽視的。

一支是蔡襄家族,僅進士就有23人。蔡襄本人更因書法造詣高深,與蘇軾、黃庭堅、米沛合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另一支則是南宋時期的蔡元定家族,「蔡氏九儒」說的便是他們。蔡元定本人,則是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蔡襄家族

蔡襄:北宋名臣,流芳後世。

2012年農曆九月初九,蔡襄千年誕辰慶典大會在仙游縣蔡襄陵園舉行,海外及港澳台1000多位宗親代表遠赴福建進行祭拜。

時隔千年,為何蔡襄的威望仍然這麼高?福建省莆田市蔡襄學術研究會副秘書長蔡春華說,在蔡家後人心裡,老祖宗蔡襄是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官:「他為大家辦了很多實事,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石橋洛陽橋,就是他修建的。」

據介紹,蔡襄是集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科學家於一身的北宋名臣。他不但精於政事,而且多才多藝,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其中的蔡,一說便指蔡襄(另一說為蔡京)。

他撰寫的《荔枝譜》和《茶錄》,是世界上較早的植物學專著,被收入《四庫全書》。

他建造了我國第一座跨海石橋

蔡母暗暗許願:「這胎若能生男,長大後讓他在洛陽江上修座大橋。」後來,蔡母果然產下男孩,這便是蔡襄,他20歲中進士,官拜端明殿大學士。

「洛陽江在出海口,海潮洶湧,江寬流急,以那個時候的科學技術,想架起一座大橋相當困難。」蔡春華說,蔡襄先在江底築起20多米寬的石堤,再用條石壘砌橋墩。為使橋樑牢固,他讓人在橋下養殖大量牡蠣,巧妙利用其生長速度快、外殼附力強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黏結在一起。這種用生物加固橋墩的方法,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據報道,福建洛陽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石橋,堪稱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

蔡襄的子孫們也不是等閑之輩,僅宋代,便出了23個進士。

蔡京:一門三宰輔

說起蔡襄一族,他的同族堂弟、赫赫有名的權臣蔡京不能不提。

史料記載,宋徽宗在位期間,蔡京曾5次出任宰相,累計超過18年。他與弟弟蔡卞、長子蔡攸以「一門三宰輔」之尊榮極一時。

此外,蔡卞還是王安石的女婿;他的第五子蔡鞗,娶了宋徽宗的女兒茂德帝姬為妻,成為駙馬。

作為一代奸臣,蔡京沒少幹壞事,家族中,許多人與他政見不合。蔡卞就經常和他意見相左,為此蔡卞還被蔡京貶放。蔡攸與父親蔡京也一度不和,幾乎成為仇敵。

蔡氏九儒

蔡發:南宋巨儒

到了南宋,蔡氏雖然在政界不再耀眼,卻成為顯赫一時的理學世家。如今,在建陽蔡氏的祠堂,依然有「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的楹聯,這是表彰建陽蔡氏九儒對宋儒學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所謂五經三注,指的是易經、詩經、書經、禮經、春秋五論。其中建陽蔡氏注易經、書經、春秋五論。

四世九賢,是建陽蔡氏始祖爐公的九世孫蔡發,十世孫蔡元定,十一世孫蔡淵、蔡沆、蔡沉,十二世孫蔡格、蔡模、蔡杭、蔡權。他們祖孫四代人,崇尚孔孟所倡導的儒家學說,探討自然界與社會淵源長達150餘年。共著述48書,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理學、易象、天文、地理、禮樂等,堪稱南宋巨著。

蔡元定: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蔡元定在四世九儒中起核心作用。「蔡氏後裔中,認蔡元定為祖的有100多萬人。」福建省建陽市蔡氏九儒學術研究會會長蔡春壽說,蔡元定最大的貢獻在理學方面,他是「朱門領袖」、「閩學干城」。

蔡元定,人稱西山先生,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學家、堪輿學家,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大學說》、《易學啟蒙》等。

他從小聰穎過人,八歲能詩。《宋史·蔡元定傳》記載,他25歲拜朱熹為師。朱熹與他交談,大驚說:「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之列。」

「他與朱熹亦師亦友,一起研究學問40年。」蔡春壽說,朱熹的很多學術思想就是與蔡元定探討完成的。

蔡元定涉獵甚廣,但不重功名。著名詩人楊萬里曾聯名保薦蔡元定入朝為官,但他不為心動,以生病為由推掉了。也許正是這種與朝廷不合作的態度惹惱權貴,「偽學案」風波時,蔡元定首先被流放。

蔡襄與茶

品茶、辨茶水平一流

鮮為人知的是,在茶史上,蔡襄有兩大貢獻:一是創製了「小龍鳳團茶」,二是撰寫了《茶錄》。

蔡襄品茶、辨茶在宋代很有名氣。建州能仁寺里,一株茶樹生長在石縫中,產的茶葉被稱為「石岩白」,品種稀有。寺內和尚仿照龍鳳團茶的製法,製作了八餅團茶,分別饋贈給蔡襄和朝臣王禹玉。

一年後,蔡襄拜訪王禹玉時,王禹玉就命人用「石岩白」來招待他。

蔡襄端起茶甌,先聞了聞茶的香氣,然後說:「您怎麼會有能仁寺的『石岩白』?」

王禹玉說:「真不愧是『茶博士』呀,什麼茶都瞞不過你。」他對蔡襄的佩服溢於言表。

蔡氏家訓

遵從儒家的「慎獨」思想

蔡元定是理學家中「慎獨」的典範。曾對諸子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這句話被蔡氏子孫作為祖訓,載入族譜之中代代相傳。蔡春壽說,「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獨自一個人走在路上,不愧對自己的影子;獨自一個人睡覺,也不愧對自己保暖的被子。

「其實就是告誡子孫後代,就算一個人獨自活動,沒有人監督,也要憑著高度的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不做任何違背道德、信念的事。」

蔡姓多出巨儒 家訓遵從儒家的「慎獨」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防禦性能那麼差,宋朝的士兵為什麼卻經常在頭上戴一頂笠子
你若穿越到宋朝,定要帶上此物,它是身份的象徵,如今卻沒人稀罕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