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格強如《犬之島》,導演套路不能少

風格強如《犬之島》,導演套路不能少

上回壞人老師講了講韋斯·安德森的風格和作品主題,這次孔老師另外找了個高人,給你們一起聊聊《犬之島》這部電影。隆重介紹「不是荷西轉世」,孔老師的一個南加大師妹,供稿不定期,美人不常在,還請各位多捧。

時隔9年再次執導定格動畫,韋斯安德森一舉拿下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這部給他帶來榮譽的《犬之島》,一如既往地顏色夢幻、構圖精準,充滿了童話式的角色、寓言式的隱喻。

《犬之島》講述的是12歲的日本小男孩阿塔里為了找回愛犬而和一群狗狗展開的冒險之旅。故事發生在20年後一個虛構的日本城市Megasaki,由於市長的個人癖好,而製造犬流感恐慌,最終下令將所有寵物狗全都送到垃圾島流放。

不算是韋斯安德森的粉絲,但即使沒有入迷或狂熱,但是作為導演,韋斯安德森還是擁有了我這個路人的所有尊敬和欣賞。

最大的感受就是,導演是一個獨立的工種,它有關一套成體系的學問和個人的審美。真的真的不是其他崗位做紅了,就可以來客串的。

比如韋斯安德森為人著稱的用色和構圖,鮮艷明麗的色彩在韋斯安德森的電影里構建了一個個超現實世界,既非常統一地彰顯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又通過具體的取捨而與各自所屬的故事氣質暗合

GIF

在《犬之島》中,城市主要是紅色,在視覺上比較突出,也凸顯著人類的權力,垃圾島的色調則是以白色和灰色為主,天空也不是純凈的藍色,大多是偏灰暗壓抑的顏色。就像黑白濾鏡一定是修片的保守之選,顏色越亮麗反而越挑戰。

上兩張圖主色調差不多對不對!但哪個更高級也一下就看得出對不對!

很多韋斯安德森的影迷都非常喜歡他嚴謹的軸對稱構圖,堪稱是強迫症的福音,但除了軸對稱的構圖,安德森在其他構圖方式上也很優秀,基本功非常到位。隨便甩兩張截圖給你們看一下!

圖中榻榻米的接縫處正好穿過三座太鼓的正中,而中間的鼓、鼓手、立柱、上方牆的折角處、形成一線,且最右的鼓離鏡頭更近,實現了很好的畫面平衡。

而這張圖中,圖右黑狗「首領」的腦袋正好和左邊「君主」的眼珠形成一條橫線,而中間遠方的山和三條狗形成一個大致等邊的三角形。

而且,即使是軸對稱這種聽上去很簡單的東西,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這些帶有個人風格的構圖和色彩的選擇,固然是韋斯的審美偏好。但即使用同樣的色彩組合和技術手段,導演自己的手法和功力卻能使效果大相徑庭。

除了畫面,《犬之島》也提供了聽覺上的享受。除了包括愛德華·諾頓、斯嘉麗·約翰遜在內的超豪華配音陣容,以鼓點為主的配樂,不僅讓人更沉浸在日本文化中、也讓觀眾時刻感受到一種緊張的氛圍。

影片中甚至還用了把《七武士》的配樂「Kanbei & Katsushiro–Kikuchiyo』s Mambo」用在了阿塔里找愛犬「點點」的段落中,暗合了《七武士》中相同配樂下的尋找武士的劇情。

同樣是玩兒致敬梗,相比請古惑仔穿回皮衣走貓步,韋斯·安德森的手法就高級的多了。

當然,除了聲畫,對於韋斯內容的拿捏也非常到位。通過對語言和字幕的小設計,韋斯首先把觀眾置於了和片中狗狗一樣的視角 —— 狗話和翻譯(英語,有字幕)都聽得懂,人話(日語,無字幕)像天書(會日語的朋友可能會折損一點觀影體驗)。

從狗狗的視角經歷情節,再從人類的視角看狗狗,有一種善意的戲謔感和對角色奇特的親近感。詼諧幽默的對白和角色刻畫奠定了影片前半部分輕鬆愉快的觀影體驗。

隨著劇情的深入,事情變得不再簡單,披著童話外衣的《犬之島》里充滿了很多政治隱喻,比如「小男孩」墜機後的蘑菇雲,如Big Brother一樣的小林市長,象徵邊緣族群的貓貓狗狗等等。看下來,前半部分帶著微妙的內疚很想養狗,後半部分帶著細思恐極的不安思考現實。

而這觀眾的情緒起伏不但歸功於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也歸功於韋斯·安德森對呈現方式的選擇——定格動畫

定格動畫特有的斷裂感,使人物動作更怪異、更僵硬、給人一種」不完美感「,配合場景的設計,更能帶出全片詭異,暗流涌動的感受。

而選擇定格動畫,也體現出導演對風格的極致追求和可貴的工匠精神。因為定格動畫往往就意味著超高的製作難度和巨大的人力成本。《犬之島》耗時兩年完成,有240個實物拍攝場景,光製作團隊就有670人,其中包括38人的動畫部門和70多人的木偶製作部門。

另一個優秀導演的特質,調研能力,也很好的體現在這部《犬之島》中。作為黑澤明的忠實粉絲,韋斯不只參考使用了《七武士》的配樂和構圖,也參考了大量其他的日本電影,將自己沉浸在日本文化和影像符號中,櫻花、廟宇、浮世繪等元素充斥在本片中。

除此之外安德森還多次前往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搜羅了一大批木刻版畫圖像及故事版藝術家,只為了做出開頭原汁原味的浮世繪風格動畫。這樣的導演,絕對稱得上是既專業又敬業了。

儘管在我看來《犬之島》不是一部完美之作,尾聲部分的節奏處理和人物的轉折都有欠缺之處,但它仍是一部質量上乘的成熟作品。極高的完成度也帶來了非常不錯的觀影體驗。

韋斯的作品總是有著深刻的導演烙印,即使只看過他的兩三部影片,你也能輕易地從一堆電影中挑出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最能告訴觀眾——所謂導演,究竟是做什麼的。

回到我開頭說過的話,導演是一個獨立的工種,它有關一套成體系的學問和個人的審美。

審美是一件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事情,也是把導演本人投射到作品中的要素。天真者作品自然天真,而油膩者作品自然陳思成。

GIF

而一套成體系的學問,可能都有一些類似規律、定律看上去很「套路」的東西。在技術學科,大家普遍覺得實用,在藝術學科,大家容易覺得庸俗。

雖然「文化圈」的套路不像解物理題一樣,只要背了公式,即使不懂背後的含義,還是能得出正解。但當時為了高考作文,我們不也是老老實實學修辭、勤勤懇懇擼結構嗎?靠個人風格橫行的韋斯·安德森,首先也是一個基本動作過關的導演。

我們總在鄙視文化作品的套路化,但我一直覺得套路不是個問題,套路是一種最低保障,做不做得好套路是一個問題,而所謂個人的東西是一種漫長的修鍊。運用好套路,是導演的及格線,而創新和獨特是90分的要求。

當然,自主的思考是好的電影作品的必要條件,但不要拿什麼「個性表達」作借口了,尤其不要做其實並沒有什麼思考的障眼法。再退一步, 公式是物理學家反覆琢磨試驗出來的,當然後來的物理學家或者物理天才可以去推翻或完善,但這一定是建立在他們摸透了現有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的。

寫了這麼多的我無非也就是想告訴那麼多別的干煩了,就想當導演過癮的 「藝術家們」,把基本功和工作態度學好再玩兒花活兒,在藝術圈也依然適用。

GIF

作者:不是荷西轉世

編輯修改:孔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hatFM 的精彩文章:

奧斯卡評的是好萊塢的舊日情懷

TAG:What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