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香港成功研發抗艾滋病藥物,這次為什麼沒有舉國歡騰?

香港成功研發抗艾滋病藥物,這次為什麼沒有舉國歡騰?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啞巴兔

最近幾年,中國在軟實力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先是莫言憑藉長篇小說《蛙》,拿下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緊接著,屠呦呦又憑藉治療瘧疾特效藥青蒿素,拿下了諾貝爾醫學獎。

莫言和屠呦呦相繼拿下諾獎,使當時的中國,真的稱得上是舉國歡騰。雖然熱度很快就被流量明星給壓了下去,但是莫言和屠呦呦,這兩個名字,已經被永遠地載入了史冊。

本月的26號,香港大學也創造了一項足以衝刺諾記成果——該校宣布,其研發團隊,研製出一種新型的抗艾滋病藥物。

抗艾滋病藥物?那可了不起!自1981年艾滋病正式被記錄在冊起,人類同這種死亡率幾乎100%的疾病抗爭了30多年,不知道已經抓破了多少個世界最頂尖的腦袋瓜。

因此,如果信息屬實,那港大對於斬獲諾貝爾醫學獎,完全就是「捨我其誰」狀態。

但是,這麼重大的科研發現,為什麼沒有再次引起舉國歡騰呢?

大致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歡騰疲勞。

莫言和屠呦呦斬獲諾獎,很多國人,真的是卯足了勁兒地拍巴掌。第一次,拍得驚天動地;第二次,拍得地動山搖;第三次,沒什麼勁兒了。

因為有很多國人認為:中國已經崛起,搞個這發明、那發現,已經非常的正常,默默地點個贊就可以了。

第二,覺得港大的成功理所應當。

很多國人,潛意識裡,會覺得香港比內地發達,取得任何科教文衛方面的研究成果,自然順理成章且理所應當。實際上,香港在很多方面,確實有值得內地借鑒的地方。

不過,這種潛意識還是要不得的,香港再怎麼發達、起步再怎麼高,任何科教文衛方面的成果,都是付出過汗水的。

第三,兩岸依然存在著心理隔閡。

雖然香港已經回歸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兩岸的心理隔閡依然還是存在的。很多時候,香港同胞會覺得內地不夠「開化」,而內地同胞會覺得香港不夠「中國」。

舉個例子:假如港大這次研發的抗艾滋病藥物,屬於中藥或者是從中藥中提取出來的,那麼,內地的同胞,是不是會有不同的熱情呢?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祝賀港大、祝賀香港、祝賀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