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說滿清統治下根本沒出現過盛世?只因缺少這個關鍵……

為何說滿清統治下根本沒出現過盛世?只因缺少這個關鍵……

通常所謂的「盛世」,是指中國歷史上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而只要說起中國古代有哪些盛世,大家必然會談到清朝的「康乾盛世」,甚至還有一些滿清粉將所謂的「康乾盛世」列為中國古代盛世之首,認為它比漢唐的盛世還要威風八面!真是無稽之談。

在小編看來,這滿清韃子的所謂「康乾盛世」根本就不存在,現實不過只是一個「吃糠咽稀」的時代罷了。那麼,我這裡又何以見得呢?只因為,這「康乾盛世」缺少一個關鍵東西,歷代都有,但唯獨清朝沒有!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無論是最早的漢朝文景之治,還是後來最巔峰時期的隋朝開皇之治、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亦或者明朝的仁宣之治,它們雖發生在不同的年代,但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盛世之下,因為國力不斷蒸蒸日上,所以當時社會上下的民族精神都非常高昂,大有「犯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氣魄。但看滿清韃子呢?恰如當時龔自珍詩中所言:萬馬齊喑究可哀。敢問這樣一個死氣沉沉的社會,還能被稱為盛世嗎?

要知道,漢朝的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里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誕生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要知道,在漢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對匈奴的恨所產生的一種恥辱感,整個社會上下一直想要洗刷。但到了漢武帝劉徹時代,經歷了文景之治的漢朝,全國上下民族鬥志昂揚,並在漢武帝的帶領下終於拉開了一場對匈奴的反擊戰。可以說,從漢武帝之後,漢朝精神就一個字:強!

在唐朝開元年間,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餘萬人。唐代的商業亦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中國封建社會也由此達到了全盛的階段,中國古代進入最頂峰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人也因為處於盛世而胸懷寬廣,整個社會氣勢如虹,如今的「唐人街」,就說明了唐朝的深遠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從唐朝眾多邊塞詩上,可以看到唐朝那種昂揚的精神!

到了明朝時期,朱棣在位時,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進一步提升,史稱永樂盛世。因此明朝人更是表現得非常剛硬,最典型的是後來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明朝卻拒不交贖金,而是選擇重新立一個皇帝。可以說,至少從明朝永樂盛世之後的情況來看,明朝的民族精神依然非常強硬。

然而,到了滿清韃子的所謂「康乾盛世」時期,眾所周知,文字獄之下,天下萬民麻木不仁。其實,只要從當時滿清韃子的文學作品,或留下的書籍中,就可以看到這一點:有昂揚的精神嗎?即便有一點沾邊,也只是愚蠢的自高自大和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當然,元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漢人精神高昂了,那麼當權者就麻煩了。所以,小族臨大族,就必然要死死的壓制,最好將大族變成一群「行屍走肉」的奴隸,先讓其不敢思考,再讓其不會思考,如此才能安穩統治!

縱觀滿清韃子的歷史,一開始屠殺、文字獄等,瘋狂的壓制社會思想進步,讓人不敢思考。鴉片戰爭之後,滿清統治下的全國人民都已經不會思考了。即便是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也只是時無英雄豎子成名,「矮個子里的將軍」而已!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我們如今所熟知的「盛世」,滿清韃子之前一般呈現兩個特點,一方面一般被稱之為「某某之治」,而不敢說「盛世」,另一方面是「是否功過,留有後人評說」,而不是自己誇自己,比如李世民不會說自己時代是「貞觀之治」。然而,滿清韃子的「康乾盛世」,是愛新覺羅玄燁及他孫子愛新覺羅弘曆還在當皇帝時就自稱的盛世,這就明顯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不要臉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他被後世稱為「賢明聖君」,卻人為製造了4大冤案,這是為什麼呢
這一戰,戰果豐碩,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東北亞地區的格局!

TAG:唐朝 |